<address id="brzxx"><nobr id="brzxx"><progress id="brzxx"></progress></nobr></address>

    <address id="brzxx"></address>

    <address id="brzxx"></address>

    <noframes id="brzxx"><form id="brzxx"></form>

    搜索
    信網手機版移動繼續看新聞

    中國空間站第三代“太空水稻”即將收獲

    原標題:期待!中國空間站第三代“太空水稻”即將收獲

    神舟十八號乘組即將返回,又有一批新的太空實驗樣品返回地球。太空科學實驗,究竟能給我們帶來怎樣的期待呢?我們下面就來關注中國空間站太空水稻的最新科研進展。

    2022年在神舟十四號乘組任務期間,我國在國際上首次完成了水稻從種子到種子全生命周期空間培養實驗,獲得了成熟的太空水稻種子。近日,這批太空水稻的種子已經在大田里試種,獲得豐收。

    在位于上海松江的中國科學院分子植物科學卓越創新中心作物育種與栽培基地,記者看到播種的太空水稻在生長100多天后,稻穗基本全部變黃成熟,即將收獲第三代“太空水稻”。

    中國科學院分子植物科學卓越創新中心研究員 鄭慧瓊:開始就是6粒種子隨問天艙上天以后,收到了59粒種子,回來以后這59粒種子因為它比較珍貴,我們就從中拿了部分在人工氣候室進行繁殖。人工氣候室繁殖之后,獲得的種子就比較多,大概有將近1萬粒種子,然后我們在其中再拿出了一部分,到大田里面進行繁殖,這就是大田里面收到的稻穗。

    專家介紹,空間站獲得的59粒水稻種子是第一代,人工氣候室繁殖獲得的近1萬粒是第二代,農場大田里即將豐收獲得的是第三代。通過對三代太空水稻種子進行研究,已經取得初步研究成果。

    中國科學院分子植物科學卓越創新中心研究員 鄭慧瓊:我們得出了這樣一個結論,首先我們在天上收獲到了有活力的種子,然后通過人工氣候室實驗證明這個有活力的種子它可以長出后代,證明太空收到的種子還仍然有繁殖能力,在大田里面繼續穩定進行繁殖,證明我們在太空環境當中,通過水稻來生產糧食是可行的途徑之一。

    據介紹,后續科研人員還將對太空水稻大田生長的產量和農藝性狀進行綜合分析和評估。(總臺央視記者 帥俊全 竇韻筠)

    [來源:央視新聞客戶端 編輯:王榮]
    精彩美圖 更多 >>
    2024 11/03 11:03
    · 來源 ·
    央視新聞客戶端
    · 責編 ·
    王榮
    閱讀量
    掃描到手機
    用手機或平板電腦的二維碼應用拍下左側二維碼,可以在手機繼續閱讀。

    青島話題 更多 >>

    深度報道 更多 >>

    大家愛看

    信網手機版

    信網小程序

    青島網上辟謠平臺

    AI調解員

    Copyright ? 2014-2025 信網 All rights reserved. 魯ICP備14028146號-1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7120180021 增值電信:魯B2-20180061 魯公網安備:37020202000005號
    手機版 | 媒體資源 | 信網傳播力 | 關于信網 | 廣告服務 | 人才招聘 | 聯系我們 | 版權聲明|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
    亚洲欧美精品一区二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