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dress id="brzxx"><nobr id="brzxx"><progress id="brzxx"></progress></nobr></address>

    <address id="brzxx"></address>

    <address id="brzxx"></address>

    <noframes id="brzxx"><form id="brzxx"></form>

    搜索
    信網手機版移動繼續看新聞

    雷軍回應SU7車禍致三人死亡:無論發生什么 都不會回避

    原標題:雷軍回應SU7車禍致三人死亡:很多問題此刻還沒辦法回答,承諾不會回避

    澎湃新聞記者 范佳來

    4月1日晚間,小米CEO雷軍回應廣受關注的“小米SU7高速車禍”事件。

    雷軍表示:29日晚上的這起事故,我的心情非常沉重。三位年輕女孩不幸離世,這樣的消息,對她們的家人、朋友,乃至我們每一個人,都是難以承受的悲痛。我代表小米,表示最深切的哀悼,也向她們的家人致以誠摯的慰問。我們團隊第一時間成立了專項小組,30日趕赴了現場,31日配合警方調取并提交了我們掌握的車輛數據。由于事故還在調查,我們一直沒有接觸到事故車,很多問題此刻還沒有辦法回答。

    “等到此時,我覺得我不應該再等了,我必須站出來,代表小米承諾:無論發生什么,小米都不會回避,我們將持續配合警方調查,跟進事情處理的進展,并盡最大努力回應家屬和社會關心的問題。謝謝大家的關注和批評,你們說的每一句話,我們都聽見了,記下了,我們會用行動回答大家的問題。”雷軍表示。

    4月1日上午,有網友發消息稱,一輛小米SU7在3月29日晚間在高速發生車禍撞上護欄并爆燃,導致車內三人遇難。網友公布的照片顯示,小米汽車車頭撞毀嚴重,燃燒后只剩下部分車架。

    4月1日午間,小米稱,2025年3月29日晚,德上高速池祁段發生一起涉及小米SU7標準版的嚴重交通事故。車輛檢測出障礙物后發出提醒并開始減速。隨后駕駛員接管車輛進入人駕狀態,持續減速并操控車輛轉向,隨后車輛與隔離帶水泥樁發生碰撞,碰撞前系統最后可以確認的時速約為97km/h。

    根據小米公布的摘要信息,從“NOA發出風險提示‘請注意前方有障礙’”到“車輛與水泥護欄發生碰撞”,僅2-3秒鐘。

    事故曝光后,引發不少網友討論和質疑,包括車輛行駛狀態、小米為何不主動聯系家屬、爆燃原因,有聲音稱事發后小米汽車車門鎖死無法打開。

    此前遇難者羅某母親在接受澎湃新聞記者采訪時表示,根據小米現有的公開聲明,無法解釋車門為何無法打開、車輛和水泥護欄相撞后因為什么原因自燃、智能駕駛切換時間為何只有2秒等一系列問題,顯得避重就輕,“我的訴求是早一點把事情的真相厘清。”

    1日晚間,小米汽車也發布了對網友的回應。

    小米汽車發布微博稱,碰撞發生后,立即與車主取得聯系,了解到非車主本人在駕駛。同時,緊急救援呼叫車上乘員,并報警、呼叫120急救服務。

    按上述回應,3月30日,小米汽車的專項小組趕赴銅陵,配合調查、取證等工作,并于31日晚向警方提交車輛行駛數據及系統運行信息。

    “3月31日,在警方指導下,我們嘗試于4月1日下午與家屬會面。截止此次答網友問發出時止,我們仍在等待會面通知。我們將在警方的許可與指導下,全力協助善后事宜,并提供支持與幫助。”

    對于外界關心的焦點問題,小米汽車表示,基于目前已知情況,我們僅能確定,事故車起火并非部分網傳的“自燃”,推測系猛烈撞擊隔離帶水泥樁后,整車系統嚴重受損導致。我們尚未接觸到事故車輛,目前暫時無法進行進一步的深入分析。

    此外,對于AEB等主動安全功能是否觸發等問題,小米稱,本次事件中,NOA提示“注意障礙”后已啟動減速。約1秒后,駕駛員接管,NOA功能退出了。小米SU7 標準版有前向防碰撞輔助功能包括碰撞預警 (FCW) 和緊急制動 (AEB) 兩個子功能,作用對象是車輛、行人、二輪車三類目標,其中AEB功能工作速度在8-135km/h之間。該功能和行業同配置的AEB功能類似,目前不響應錐桶、水馬、石頭、動物等障礙物。

    對于網傳車門無法打開一事,“尚未接觸事故車輛,就事故時車門是否能夠打開,沒有準確的結論。”小米表示。

    [來源:澎湃新聞 編輯:孫寶震]
    精彩美圖 更多 >>
    2025 04/02 08:53
    · 來源 ·
    澎湃新聞
    · 責編 ·
    孫寶震
    閱讀量
    掃描到手機
    用手機或平板電腦的二維碼應用拍下左側二維碼,可以在手機繼續閱讀。

    青島話題 更多 >>

    深度報道 更多 >>

    大家愛看

    信網手機版

    信網小程序

    青島網上辟謠平臺

    AI調解員

    Copyright ? 2014-2025 信網 All rights reserved. 魯ICP備14028146號-1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7120180021 增值電信:魯B2-20180061 魯公網安備:37020202000005號
    手機版 | 媒體資源 | 信網傳播力 | 關于信網 | 廣告服務 | 人才招聘 | 聯系我們 | 版權聲明|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
    亚洲欧美精品一区二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