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dress id="brzxx"><nobr id="brzxx"><progress id="brzxx"></progress></nobr></address>

    <address id="brzxx"></address>

    <address id="brzxx"></address>

    <noframes id="brzxx"><form id="brzxx"></form>

    搜索
    信網手機版移動繼續看新聞

    時尚與老建筑相交融 青島庭院藝術為何“一火再火”

    原標題:藝術庭院為何“一火再火”

    入夏以來,在年輕人經常用到的社交App上,搜索“青島庭院藝術”,上萬條信息撲面而來,時尚青春的庭院文化話題一直保持著高居不下的態勢。尤其太平角的庭院,草木葳蕤、憑海臨風,迎來了一年中的“高光時刻”。

    去年,庭院藝術季意外大火,并破題國內時尚庭院沉浸式體驗。最近,2024年青島(市南)庭院藝術季又在夏日的芬芳里,徐徐打開濃墨重彩的文旅新畫卷。不一而足的文化活動在有著老建筑做背景的庭院里粉墨登場,實景話劇表演、潮流藝術展、爵士樂演出、庭院市集等庭院藝術活動繽紛無限、熱情互動,消弭了院墻的邊界,對周邊業態的提升及整片區域的文旅消費提振十分顯著。

    潮流市集頻上新

    “動搖風景麗,蓋覆庭院深。”“庭院深深”四字之于中國人,一直是神秘又美好的終極意象。“春有繁花秋有月,夏有涼風冬有雪。”院墻環抱中,簇擁起一方獨立又兼容并蓄的小天地,四時之景不同,庭院之秀美亦讓人回味無窮。

    夏日的太平角,海風習習,綠意盎然,當爵士樂奏起,生活中的一切似乎都被放慢了腳步。近日,爵士小鎮初夏“醉”計劃在此拉開帷幕。爵士花園、咖啡庭院爵士樂、搖擺舞會等活動將爵士樂文化融入百年老建筑,在藝術與庭院文化的交流碰撞中,品類豐富的潮流市集從二者之間飄逸而出。

    海風微醺。此次爵士小鎮在去年冬日爵士小鎮的基礎上,融合了太平角西側四個獨具風格的庭院,推出了“醉”生活、“醉”微醺、“醉”爵士、“醉”美食、“醉”花園、“醉”趣味六大板塊主題活動,共吸引63位商家攤位入駐。其中,郭沫若書房一側為主舞臺區,比利時領事館舊址一側為市集區,卡爾爵士皇家啤酒坊為濱海市集區和萌寵游樂園地,剎那芳華為休閑沙龍區,通過四處彼此相連的海邊庭院,形成了一處新月狀的大場地,為游客提供了多層次的新奇游園感受。

    時尚的氛圍感,在不經意間,為年輕人提供了若有似無的輕靈情緒價值。其中,各個商家紛紛推出的限定產品在“商品”的意義之外,擁有了更多清新而溫暖的新人文色彩。在青島地區首次參與市集的冰激凌店“PUJO淇跡”店主表示,“作為一家來自外地的品牌,我們采取了在地化研發策略,推出了具有青島特色的嶗山綠茶口味新產品。在這次爵士小鎮市集上,我們特別推出了西瓜芝士和森林玫瑰兩種新口味,它們活潑的風格與市集的氛圍相得益彰,受到了消費者的高度評價。此外,我們還特別推出了具有傳統糯米風味的‘稻花香’系列產品,以滿足節日市場的需求。”

    無獨有偶,作為潮流市集“固定搭配”的精品咖啡廠牌,也在市集期間充分發揮自身能動性,為豐富游客體驗,打出花樣“組合拳”。在青島本地咖啡市場打拼了14年的李想珈主理人高振貴向記者坦言,團隊以往參加的咖啡市集和展會,往往會在制作設備上面臨激烈的比拼,這些設備既會帶來一定的心理壓力,也容易讓人感到乏味。此次市集,他們特地帶了一臺不插電的拉桿式手壓咖啡機,在保證出品穩定的同時,還能為顧客提供觀賞性和體驗感十足的意式濃縮咖啡制作過程。“從爵士樂演出的視覺、聽覺到咖啡的味覺和海風輕拂的觸覺,這次市集其實提供了一種非常立體的多感官體驗,從消費者的角度考慮,一杯咖啡不能太喧賓奪主,享受當下,一杯日常生活中的好咖啡已然足夠。”高振貴說。

    值得一提的是,太平角內的各個庭院已經打破了此前孤立存在的處境,為了讓庭院之間產生更多鏈接,主辦方推出了庭院打卡集章活動,游客可以根據活動地圖前往各個指定地點參與集章打卡,連點成線后即可獲得相應獎勵。“今年,我們特地準備了一個集章環節的小驚喜,是重慶三峽博物館和重慶考古研究院聯合授權的限定紀念章,這也剛好配合上了6月8日的文化和自然遺產日活動。”比利時文化體驗館主理人張森說。

    藝術交流與碰撞

    “我算是一個剛剛入門的爵士樂愛好者,以前聽爵士樂大多是通過在線音樂平臺和黑膠唱片,今天能在百年建筑旁的庭院里欣賞到一流的爵士樂表演,實在是意外之喜。”端午節假期期間來青旅游的陜西游客李睿軒如此評價爵士樂隊的演出現場。

    夏日的海風,令人沉醉。爵士音樂環繞的夜晚,擁有了更加迷人的松弛感。爵士音樂節的四場演出分別為Frank Bray四重奏、Lucas Gabric四重奏、夏侯倩文和她的朋友們及蘇扔旺四重奏,表演陣容中既有來自國內的頂尖爵士樂組合,也有來自奧地利、美國的國際音樂人,在演出規格上印證了爵士文化的本土化傳播和這座城市對國際文化的認同感。

    擁有百年歷史的比利時領事館舊址與爵士樂結緣,并不是一個偶然的過程。據張森介紹,比利時的爵士樂發展程度較高,同時還是薩克斯的發源地。“比利時中國文化藝術學會為我們提供了豐富的爵士樂藝術家資源,同時,我們與國內眾多爵士樂手、高校及相關機構也建立了合作關系,這是爵士音樂會能夠常態化舉辦的基石所在。”張森說。

    離開比利時領事館舊址庭院,沿著太平角一路向南走100米即可到達太平角18號藝術中心,這里正在舉辦“FUN肆玩家——潮流藝術邀請展”,中國潮流藝術領域極具代表性的四位藝術家丁文堯、任萌、王樂和張超級的多個作品在此一并呈現。

    建于1928年的王民生別墅,在過去通常被稱為“首富樓”,現為藝術中心的首富樓藝術館,本次潮流藝術邀請展也是在此舉辦。進入樓內,一眾年輕人熟悉的動漫人物映入眼簾,這里既有“80后”和“90后”的回憶——鐵臂阿童木,也有不少“Z世代”熟悉的DC漫畫著名角色,如哈莉奎茵、小丑等,都經過了藝術家的二次創作,呈現出其人物性格的內在肌理。登上二樓,透過半圓形的觀景窗可以看到庭院中近1000平方米的陽光草坪,墻外的爬山虎繞窗纏繞生長,宛如大自然對庭院建筑的扎染痕跡,與靠窗擺放的雕塑藝術品相映成趣。

    人、建筑、庭院、自然四位一體完美融合,人在景中,景在園中,作為集合了文化、藝術、文創美食等多樣業態的文化藝術空間,太平角18號藝術中心在用自己的前沿實踐探索著青島庭院文化的發展潛力。主理人呂佳一介紹,藝術中心的兩棟老建筑面積只有520平方米,卻擁有占地4200平方米的典型的歐式庭院。在夏季,他們經常舉辦庭院音樂會、話劇演出、納涼音樂會和露天電影等藝術活動。

    商業模式的積極探索

    與太平角18號藝術中心一墻之隔的遇園·有茶庭院內,端午節假期期間也舉辦了一場別開生面的國風游園會。在裝扮一新的寬敞庭院中,國風市集、古箏演奏、非遺手作教學、針灸文化體驗、漢服游園、美食品嘗……讓人一瞬間仿佛來到“姹紫嫣紅開遍”的昆曲場景中。

    在市南區文化館館長董婷看來,為老庭院引入新潮的文化活動,讓這些原本冷清落寞甚至是大門緊閉的庭院注入活力,是一件非常有意義的事情。“我們準備的一系列庭院文化活動,就是為了能夠讓庭院火起來,將這種中西結合的青島獨有的空間打造為一種文旅產品,讓游客們來到青島,不僅能看到大海、棧橋、沙灘,還能在庭院和里院中感受到歷史建筑帶來的文化底蘊。”董婷說。

    “我在青島生活了40多年了,自打談戀愛的時候就在八大關這一帶散步,卻從來沒有進來參觀過這個院子。這次進來發現真是別有洞天,院子里的地質之光紀念館也十分有看頭。”端午節當天,市民趙先生來到太平角公園散步,被遇園·有茶庭院內的活動吸引,參觀后他向記者感慨地說。

    “通過打開大門,降低門檻,讓更多的市民游客發現庭院的存在,才能推動他們走進庭院,繼而打造庭院內的完整的商業模式,這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目前,我們已經走出了關鍵的第一步。”董婷對記者坦言,在文化氛圍與商業模式的平衡這一層面,商家仍需要持續的磨合與探索,可以有一部分公益屬性的對外開放的部分,但也需要一些價格親民的服務項目來維持運營。

    “在青島,海邊的庭院是彌足珍貴的景觀資源,但其局限性在于室外溫度問題,冬季較長,即使到了5月下旬,夜間仍然有些寒冷。對于我們商家來說,庭院的時間利用率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從經濟角度來看,我們需要突破這種局限,找到實現庭院最大價值的方法。”張森對于八大關、太平角一帶的庭院活化利用深有感觸,“我們希望在整體氛圍的打造方面做得更多,不僅局限于庭院,還包括周邊的海灘、木棧道,甚至是一棵樹木,只要是能夠讓外地游客在這里愉快度過一整天的創新方法,我們都會積極嘗試。”

    庭院又有“各國風情的看臺”這一別稱,從形態、功能各異的庭院中,能夠讓游覽者們一窺當地的哲學、文學、藝術、建筑風格及生活方式。

    以青島本地來說,就存在著西式庭院、中式里院兩種截然不同的建筑形態,而放眼全國各地,無論是北京四合院、蘇州園林還是上海的石庫門,都是別具特色,承載著當地人的生活狀態。

    在歐洲的“庭院之城”——柏林,眾多的庭院如同城市中的隱秘花園,以分散化的方式為市民提供著聚會和休閑場所。其中,始建于20世紀初的哈克庭院是柏林庭院文化的代表,它是德國最大的院落群之一,也是最早的商住混合區域。哈克庭院由8個相互連接的院落構成,每個院落都設計有花園、綠地或噴水池,實現了辦公、居住、購物和娛樂的完美融合,營造出共享和諧的氛圍。如今,這里不僅是柏林人喜愛的社交和夜生活場所,也吸引了眾多游客。庭院內聚集了40多家企業、文化機構和高檔公寓,包括電影院、畫廊、工作室、餐廳、咖啡館、酒吧和俱樂部,以及眾多出售特色商品的商店。同時,私人住宅和家庭花園得以保留,商業招牌簡約,旨在為游客提供一種賓至如歸的親切體驗感。

    “歷史”與“現代”交織,“經典”與“時尚”融合。今年端午節假期,市集、音樂、美食、古風游園等各種特色文化活動在青島老城區相遇。在草木繁盛的院落中與藝術邂逅,在不同空間形態里與文化藝術碰撞,為市民游客帶來了全新的沉浸式體驗。

    通過將“舊庭院+新經濟”“老建筑+新消費”“原場景+新體驗”相結合,庭院深處的老建筑們正在迎接新生,煥發新活力,為青島市文旅發展帶來新的風口與機遇。“庭院開闊的場地條件天然適合一些戶外項目。在暑期旺季,我們將舉辦更加豐富、多元的庭院文化活動。”呂佳一如是表示。

    青島日報/觀海新聞記者 崔燕 實習生 王若昕

    [來源:青島日報 編輯:王熠冉]
    精彩美圖 更多 >>
    2024 06/19 08:06
    · 來源 ·
    青島日報
    · 責編 ·
    王熠冉
    閱讀量
    掃描到手機
    用手機或平板電腦的二維碼應用拍下左側二維碼,可以在手機繼續閱讀。

    青島話題 更多 >>

    深度報道 更多 >>

    大家愛看

    信網手機版

    信網小程序

    青島網上辟謠平臺

    AI調解員

    Copyright ? 2014-2025 信網 All rights reserved. 魯ICP備14028146號-1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7120180021 增值電信:魯B2-20180061 魯公網安備:37020202000005號
    手機版 | 媒體資源 | 信網傳播力 | 關于信網 | 廣告服務 | 人才招聘 | 聯系我們 | 版權聲明|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
    亚洲欧美精品一区二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