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dress id="brzxx"><nobr id="brzxx"><progress id="brzxx"></progress></nobr></address>

    <address id="brzxx"></address>

    <address id="brzxx"></address>

    <noframes id="brzxx"><form id="brzxx"></form>

    搜索
    信網手機版移動繼續看新聞

    勤學加苦練 萊西木偶第六代傳承者讓木偶戲走向世界

    原標題:“曼”工細活 “偶”遇天下客

    在6月19日舉行的亞洲文化遺產保護聯盟理事會第二次會議暨青島市文化遺產保護成果展上,萊西木偶藝術團團長展曼曼帶領團隊,以其創新的木偶長綢舞《天女散花》驚艷亮相,精湛的藝術表演和深厚的文化底蘊吸引了來自亞洲各國的與會者駐足觀賞。近年來,在以展曼曼為代表的第六代傳承者不斷創新下,萊西木偶戲積極拓展傳播思路,深受國內外觀眾的喜愛。日前,青島早報記者采訪新一代“女木匠”展曼曼,聽她講述苦練木偶制作、傳承木偶文化的故事。

    偶然接觸讓她愛上木偶戲

    連日來,展曼曼正帶領藝術團成員們身著各類演出服裝緊鑼密鼓地排練著,為即將到來的出國演出做準備。在隊伍里,展曼曼表演的木偶戲尤為精彩,不時博得陣陣掌聲。

    “暑假期間,我們這里每天都有來實踐體驗的大學生木偶愛好者,當我們的表演贏得他們的陣陣掌聲時,心里別提有多高興了。”展曼曼和記者聊起了她鐘愛的木偶藝術,2012年,從中國農業大學畢業的她,本來可以選擇留校工作,然而一次偶然的機會,讓她接觸了木偶戲并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就毅然選擇了木偶戲表演這行,至今已整整12個年頭。“當時,在博物館看到萊西杖頭木偶的造型,在木偶演員的操作下,毫無生氣的木頭疙瘩就像被賦予了生命一般,表演起來活靈活現,感覺這種藝術形式很有趣。”展曼曼回憶道,從小就喜歡做手工和表演的她,懷揣著好奇心踏上了萊西木偶戲的傳承之路。

    “剛開始和大家一起制作木偶,我負責糊報紙。”木偶藝術分為木偶制作和木偶表演兩大板塊,初進藝術團的展曼曼先是做起了學徒工。然而,杖頭木偶的制作極其繁瑣,涉及泥塑、彩繪、木工、雕刻等幾十道工序,一個新劇目,光是木偶制作至少要耗時2個月。她一邊做著學徒工,一邊聽師父姜玉濤講萊西木偶的故事,閑暇時,她則跟著演員們學習表演。“學習木偶表演很不容易,最考驗技術的是捻功,木偶的一舉一動都要靠表演者捻動桿子來實現,當初為了盡早掌握捻功技巧,我的手指捻得起滿了血泡。”展曼曼述說她和木偶之間“愛的初體驗”。如今的她,表演起木偶戲來出神入化,“人偶合一”??僧敵酰瑸榱司毢没竟?,她可是下了一番苦功夫。

    勤學苦練木工制作技藝

    最初的展曼曼,只是想從事木偶制作方面的工作,然而對當時的她來說,想要制作出一個個精致的木偶并非易事。做泥塑、糊報紙、縫合……作為木偶制作的“小白”,展曼曼不僅服裝做得粗糙,就連給木偶刮膩子、打磨這些工序,也沒法做平整。“有時候得打磨好幾遍,只能在網上學習別人的制作方法,實在弄不明白就請教師父。”展曼曼說,大多數人了解的只是木偶的表演技藝,很少知道手工制作在木偶藝術中占有更大比重。萊西木偶制作主要以木頭雕刻、木工制作為主,木偶頭、手都是藝人一點一點雕刻出來,骨架和撐桿都是用木桿、木條制作,完全依靠手工制作完成,既要有耐心,還非常考驗手工技藝。

    “吱、吱、吱……”短暫而間歇的木旋聲從展曼曼的木偶制作車間傳來,那是木偶們最初誕生的地方。在車間里完成好前期的木工工序,展曼曼會帶著初具雛形的木偶來到她的工作室,給木偶做造型并安裝機關,比如,會轉動的眼珠和會開合的嘴巴。有時候,她在工作室里一待就是一天。“給木偶化妝的時候,眉毛、眼睛都是一筆勾勒出來,這樣看起來才自然。”為了避免妝容互相剮蹭,平時她會用毛巾或者特制的小口罩包好木偶的臉。在她的一雙巧手下,已經誕生了數不清的木偶,每一個都是獨一無二的。她就像是木偶們的“女媧娘娘”,每一個木偶都是她的孩子。

    從庫房里平平無奇的一塊木頭到成為一個栩栩如生的木偶,在展曼曼的手下,要經過設計、木工、雕刻、造型、上彩妝、縫制衣服等諸多步驟,若是木偶的服裝需要精細的繡工,程序繁瑣的要花費數月時間。成功“出道”的木偶們會被并排掛在一個小房間里,推開門便仿佛從現實世界穿越到了一個話本世界?!段饔斡洝防锏奶粕?、孫悟空,《白雪公主》里的白雪公主和小矮人等經典角色在這里“排排坐”,甚是有趣。

    用創新傳承萊西木偶戲

    一分汗水,一分收獲。就這樣,展曼曼從一個對木偶一無所知的“外行”,成為在團里“挑大梁”的團長。“別看是團長,實質上什么都要干。團里要求每個人必須一專多能,除了演員身份,還要負責攝影、音樂制作、舞美、劇本創作等。我在團里做的事情非常多,木偶戲演員、木偶制作、演出業務的聯系、參與配音和舞美設計……”這些年,展曼曼隨著劇團“南征北戰”,表演技藝日漸精湛,舞臺經驗也日益豐富。而最讓她難忘的是2017年第一次出國的經歷。“那是萊西木偶戲第一次走出國門,也是我第一次出國??吹酵鈬藢ξ覀兊娜R西木偶戲頻頻豎起大拇指時,我的內心很驕傲、很自豪。”說起當時的情景,展曼曼至今仍歷歷在目。那次出國演出的經歷讓她深有感觸,也更加堅定了傳承好萊西木偶戲的決心。

    展曼曼始終認為,傳承是木偶藝術生存的基礎,創新是木偶藝術保持活力的根本。說到傳承與創新,展曼曼有很多的“新點子”,比如積極參加各種文化活動和非遺交流會,舉辦木偶戲藝術節以及“送戲下鄉”“非遺進校園”等活動,研發木偶玩具類產品等。根據時代特點和大眾需求,劇團改革木偶制作工藝、創新演出劇目,在劇目中融入童話、動漫、神話等元素,讓木偶戲表演形式更加貼近當代生活。在剛剛過去的禁毒日宣傳教育晚會上,劇團自編自導的禁毒節目《我想有個家》,起到很好的社會教育作用,受到群眾的一致好評。

    展曼曼說,不論是木偶制作還是木偶戲表演,她的成功離不開師父姜玉濤的指導。在萊西木偶第五代傳承人姜玉濤的帶領下,如今團員們個個身兼數職、能演能做。

    “我們今天要傳承非遺,就要讓非遺時尚起來。今后,我們還計劃在國外設立萊西木偶繼承中心,將我們的木偶戲演出國門,邁向世界。”展曼曼說。這兩年,隨著文化“出海”越來越熱,形式新穎有趣、內容豐富多彩的萊西木偶戲尤為吸睛,以展曼曼為代表的新一代木偶戲傳承人逐漸走上國際舞臺。展曼曼表示,自己將在萊西木偶戲傳承這條路上一直走下去,用創新精神將萊西木偶戲發揚光大。

    本版撰稿 觀海新聞/青島早報記者 康曉歡 袁超 受訪者供圖

    [來源:青島早報 編輯:王熠冉]
    精彩美圖 更多 >>
    2024 07/24 08:08
    · 來源 ·
    青島早報
    · 責編 ·
    王熠冉
    閱讀量
    掃描到手機
    用手機或平板電腦的二維碼應用拍下左側二維碼,可以在手機繼續閱讀。

    青島話題 更多 >>

    深度報道 更多 >>

    大家愛看

    信網手機版

    信網小程序

    青島網上辟謠平臺

    AI調解員

    Copyright ? 2014-2025 信網 All rights reserved. 魯ICP備14028146號-1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7120180021 增值電信:魯B2-20180061 魯公網安備:37020202000005號
    手機版 | 媒體資源 | 信網傳播力 | 關于信網 | 廣告服務 | 人才招聘 | 聯系我們 | 版權聲明|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
    亚洲欧美精品一区二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