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dress id="brzxx"><nobr id="brzxx"><progress id="brzxx"></progress></nobr></address>

    <address id="brzxx"></address>

    <address id="brzxx"></address>

    <noframes id="brzxx"><form id="brzxx"></form>

    搜索
    信網手機版移動繼續看新聞

    8月22日22時55分迎處暑 “三伏”將盡涼爽愈加明顯

    原標題:節令之美 | 處暑將至,出暑了嗎?

    “離離暑云散,裊裊涼風起。”北京時間8月22日22時55分將迎來處暑節氣,“三伏”將盡,涼爽愈加明顯。即使在被酷熱“折騰”了一個夏天的南方,新涼也會大膽地現身。

    處暑是秋季的第二個節氣。民俗學者、天津社會科學院研究員王來華說,二十四節氣中帶“暑”字的節氣一共有三個,分別是小暑、大暑和處暑。處暑,即所謂的“出暑”,標志著夏季漸漸走向尾聲。

    不過,今年“三伏”的天數多、時間長。7月15日入伏,8月24日出伏,整整四十天期間涉及小暑、大暑、立秋、處暑四個節氣。雖然出伏在即,但不少地方氣溫并未下行,依然暑氣蒸騰。

    “處暑天還暑,好似秋老虎”“處暑天不暑,炎熱在中午”……這些民諺或俗語生動描述了處暑后的天氣特點。但當時令的指針來到處暑,人們還是會大出一口氣,畢竟,這期間雖仍會再熱上不多的日子,但由熱轉涼卻是天氣變化的主基調,天地間那一派舒爽就要來到。

    “根據往年的經驗來看,真正涼爽的天氣一般要等到白露節氣,彼時的清涼‘恰到好處’,讓人頓覺神清氣爽。”王來華說。

    “最愛新涼滿袖時”,古人對“新涼”情有獨鐘,佳作迭出。“水滿田疇稻葉齊,日光穿樹曉煙低。黃鶯也愛新涼好,飛過青山影里啼。”宋代詩人徐璣這首詠新涼的詩作通過動靜結合,寫出了歡快啼鳴的黃鶯在新涼中的愜意與悠然。整首詩清新明快、靈秀天然,讀罷令人如飲佳釀,回味悠長。

    “四時俱可喜,最好新秋時”,處暑時節,嫵媚的秋色開始彌漫,漸漸可見秋天獨有的黃色,其后還將有濃到極致的楓葉紅……如此,何不尋得片刻閑情,趁著美好新涼,暢游郊野,觀云卷云舒,看天高云淡。

    [來源:新華社 編輯:王熠冉]
    精彩美圖 更多 >>
    2024 08/21 08:01
    · 來源 ·
    新華社
    · 責編 ·
    王熠冉
    閱讀量
    掃描到手機
    用手機或平板電腦的二維碼應用拍下左側二維碼,可以在手機繼續閱讀。

    青島話題 更多 >>

    深度報道 更多 >>

    大家愛看

    信網手機版

    信網小程序

    青島網上辟謠平臺

    AI調解員

    Copyright ? 2014-2025 信網 All rights reserved. 魯ICP備14028146號-1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7120180021 增值電信:魯B2-20180061 魯公網安備:37020202000005號
    手機版 | 媒體資源 | 信網傳播力 | 關于信網 | 廣告服務 | 人才招聘 | 聯系我們 | 版權聲明|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
    亚洲欧美精品一区二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