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dress id="brzxx"><nobr id="brzxx"><progress id="brzxx"></progress></nobr></address>

    <address id="brzxx"></address>

    <address id="brzxx"></address>

    <noframes id="brzxx"><form id="brzxx"></form>

    搜索
    信網手機版移動繼續看新聞

    即墨區將非遺文化引進校園 學生動手體驗“葛村榼子”

    原標題:引進來走出去 傳統文化潤童心

    近日,青島市非遺“葛村榼子”進校園活動走進即墨區創智實驗學校,非遺傳承人王承厚圍繞葛村榼子的歷史、制作方法、圖案紋樣等方面進行講解,并現場展示雕刻技藝?;顒蝇F場,學生們被高超的傳統技藝吸引,紛紛動手體驗。

    致力于大力弘揚和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即墨區以學校為主陣地,在扎實開展戲曲、書畫、武術、中醫進校園等活動的同時,將各類非遺“搬”進校園,景泰藍工藝畫、剪紙、葫蘆畫、豆面燈等特色校本課程深受學生喜愛。其中,即墨區第四實驗小學將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即墨柳腔引入校園,打造“梨園潤童心”特色名片,創作的柳腔劇目登上中央電視臺“國學春晚”等大型活動。

    6月8日,2024年青島市未成年人“我們的節日·端午”主題活動在即墨古城舉辦。“天地玄黃,宇宙洪荒;日月盈昃,辰宿列張……”學宮前,孩子們齊聲誦讀《國學禮贊》等國學經典名篇;文廟內,身著漢服的學童們在老師與家長的見證下開筆立志、啟智破蒙,開啟人生求知之路;戲臺上,《又逢艾香時》《蓮鼓越歌行》《朝代詩詞會》等節目盡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魅力。

    “即墨古城具有千年歷史文化底蘊,在這里舉辦端午節活動意義深遠,孩子在參加開筆禮、包粽子、制香囊的過程中了解了端午節的傳統習俗,感受到了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市民陳蓉說。

    近年來,即墨區充分利用各種優秀文化資源,將課堂“搬”到校外,著力打通校內校外、課內課外育人路徑,“我們的節日”“中華經典誦讀”“國學知識競賽”“開筆禮”“成人禮”等各類主題文化活動競相開展,在實踐中提升未成年人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情感認同,讓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薪火相傳。

    “下一步,即墨區將不斷創新活動形式,豐富活動載體,凝練活動品牌,引導廣大未成年人在豐富多彩的活動中感受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魅力,不斷增強文化自覺和文化自信,努力成為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即墨區委宣傳部文明科負責人王斐說。

    通訊員  溫立燕

    [來源:青島日報 編輯:趙清琳]
    精彩美圖 更多 >>
    2024 08/30 08:45
    · 來源 ·
    青島日報
    · 責編 ·
    趙清琳
    閱讀量
    掃描到手機
    用手機或平板電腦的二維碼應用拍下左側二維碼,可以在手機繼續閱讀。

    青島話題 更多 >>

    深度報道 更多 >>

    大家愛看

    信網手機版

    信網小程序

    青島網上辟謠平臺

    AI調解員

    Copyright ? 2014-2025 信網 All rights reserved. 魯ICP備14028146號-1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7120180021 增值電信:魯B2-20180061 魯公網安備:37020202000005號
    手機版 | 媒體資源 | 信網傳播力 | 關于信網 | 廣告服務 | 人才招聘 | 聯系我們 | 版權聲明|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
    亚洲欧美精品一区二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