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dress id="brzxx"><nobr id="brzxx"><progress id="brzxx"></progress></nobr></address>

    <address id="brzxx"></address>

    <address id="brzxx"></address>

    <noframes id="brzxx"><form id="brzxx"></form>

    搜索
    信網手機版移動繼續看新聞

    北京路縣故城遺址公園迎新進展 計劃2025年對外開放

    原標題:大運河北京段沿線備案博物館172家 路縣故城遺址公園計劃明年開放

    大運河北京段沿線博物館正有序增加。記者29日從北京市文物局獲悉,截至目前,大運河北京段沿線七區共有備案博物館172家,7家類博物館正式掛牌開放。北京大運河博物館去年向公眾開放,擬依托該館建立北京大運河文化中心。

    北京市文物局考古處副處長劉海寧介紹,近年來,北京通過考古調查發掘工作,基本明確了昌平區白浮泉遺址九龍池范圍及白浮泉歷史流向,在此基礎上建設大運河源頭遺址公園一期工程,并對社會開放;開展2024年路縣故城遺址考古發掘工作,目前開展考古發掘面積470平方米,清理明清時期至魏晉北朝時期房址11座、灰坑22座等,出土陶器、瓷器、錢幣和建筑構件等。

    2016年,北京市文物研究所在通州區潞城鎮開展了大規??脊殴ぷ?,發現漢代路縣故城城址及其周邊的墓葬群,這對研究北京城市副中心早期城市發展史具重要意義。

    北京城市副中心,一處融入公眾考古理念的遺址公園將和市民見面。總體保護范圍113公頃的路縣故城遺址公園正開展核心區域建設,預計2025年對外開放,與路縣故城遺址博物館“館園一體”講述副中心歷史。

    北京市園林綠化局相關負責人介紹,作為北京城市副中心唯一的漢代城址,路縣故城遺址公園將展示良好的綠化環境和悠久的人文環境,為周邊人員提供一處感受歷史、休閑游憩的場所,提升北京城市副中心魅力。

    負責人稱,公園正在進行城市風貌和園林景觀建設,根據已經確認的考古發現,復原城址內的場景。不同于北京現有的郊野公園,該公園強調文化屬性,計劃打造農耕景觀區、文化體驗區、休閑游憩區及考古展示區,通過科普互動吸引游客,在綠色生態中形成遺址考古公園氛圍。

    在公園內的路縣故城遺址博物館,陳列展廳、遺址展廳等功能區已清晰劃分,為保護歷史遺跡,該館以最小干預原則將大部分功能置于覆土之下,僅以地上二層最小化體量的一字展廊立于覆土景觀上,塑造出小而精、小而美的意境。博物館預計與公園同步開放,屆時觀眾可在展品間,感受北京地區從諸侯國文化、區域文化向帝國文化、大一統文化的轉變之路。

    當前,路縣故城遺址公園一期建設已經完成,正在開展二期綠化工程。由此,路縣故城城址將成為北京地區首個在城市基本建設考古中完整保護下來,并建立遺址公園的大遺址。

    記者 徐婧

    [來源:中國新聞網 編輯:趙清琳]
    精彩美圖 更多 >>
    2024 08/30 15:29
    · 來源 ·
    中國新聞網
    · 責編 ·
    趙清琳
    閱讀量
    掃描到手機
    用手機或平板電腦的二維碼應用拍下左側二維碼,可以在手機繼續閱讀。

    青島話題 更多 >>

    深度報道 更多 >>

    大家愛看

    信網手機版

    信網小程序

    青島網上辟謠平臺

    AI調解員

    Copyright ? 2014-2025 信網 All rights reserved. 魯ICP備14028146號-1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7120180021 增值電信:魯B2-20180061 魯公網安備:37020202000005號
    手機版 | 媒體資源 | 信網傳播力 | 關于信網 | 廣告服務 | 人才招聘 | 聯系我們 | 版權聲明|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
    亚洲欧美精品一区二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