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dress id="brzxx"><nobr id="brzxx"><progress id="brzxx"></progress></nobr></address>

    <address id="brzxx"></address>

    <address id="brzxx"></address>

    <noframes id="brzxx"><form id="brzxx"></form>

    搜索
    信網手機版移動繼續看新聞

    23年巡山路 平度天柱山文物管理所負責人守護千年石刻

    原標題:23載,他傾情守護千年石刻

    他甘為天柱山的“看山人”,一條巡山路一走就是23年;他甘做穿越千年的守望者,一片癡心融入了摩崖石刻的肌理……他就是53歲的馬龍騰,平度市天柱山文物管理所負責人。無論寒暑,他用腳步丈量著這片歷史遺跡,化身為“活地圖”,將自己的生命與文物保護緊密相連,成為千年文化的忠誠信使。憑借對文物的深沉熱愛,他曾榮獲“全省最美基層文物工作者”及青島市“文明市民”等榮譽稱號。

    初心如磐

    一條巡山路一走23年

    “江山留勝跡,我輩復登臨”。天柱山位于青島平度市大澤山鎮,山上遍布漢魏以來各類摩崖石刻,其中以北魏鄭文公上碑最為珍貴。1988年,天柱山摩崖石刻成為第三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青島首個“國字號”文物保護單位。

    歷史的沉淀延展著時代責任。“一天見不到文物心就懸著、就惦記。”“天氣炎熱,地表溫度達到了40攝氏度。上午到山上巡視,發現這幾天野草長得很快,用了一個小時拔除野草。山頂石刻安全……”這是2023年8月馬龍騰的一段巡山日志。比這天氣還火熱的,是他巡山的熱情。一把笤帚、一只鐵鏟,是他巡山的標配;一天兩趟、雷打不動,是他必修的功課。一路巡山、清掃山路、查看文物……這條路,馬龍騰一走就是23年。寒來暑往,千年的摩崖石刻已融入了他的生命,不知磨破了多少雙鞋子,他已踏遍天柱山的角角落落,腳量步行走出了天柱山文物保護的“活地圖”。

    癡心守望

    在歷史中穿越千年

    23年,不過是天柱山摩崖石刻1500多年歷史中的一瞬,卻凝聚著馬龍騰的牽掛與守望。剛到文管所沒多久,為防止文物夜間遭破壞,他穿上軍大衣,在山上一蹲就是一整夜。有一年秋天感冒高燒不退,渾身酸痛無力,還是爬起來堅持例行巡山。沒有私家車時,馬龍騰上班都是公共汽車加步行。逢惡劣天氣公共汽車停發只能騎摩托車前往,有一年大雪冰封,一路上不知摔了多少跤,連騎帶推整整走了5個小時。

    春去秋來,時光變換,不變的是執著專注和耐得寂寞。天柱山文物管理所的房屋建于上世紀九十年代初,當時條件異常艱苦,寒冬臘月甚至要砸開水缸冰面取水。馬龍騰曾經在朋友圈里調侃:“山中值守,砸冰化水,忽然想到了飲冰室主人梁啟超和他的《飲冰室合集》,也當一回飲冰室主人。知足常樂,豈不妙哉?”配圖是水桶里大大的冰圈圈。逢上雨雪天,山中常常一天到晚空無一人,像是被遺忘的孤寂角落。

    你跨越千年而來,我傾盡所有守護。對于馬龍騰而言,守護的魅力是每天可以和文物“對話”,傾聽文物聲音、感知石刻溫度、體會生命意義。他對文物的“愛”深沉而執著:“守護文物的使命既然傳到了我們身上,用心用力就是唯一的選擇。”

    丹心見行

    一生為文物一世“護碑”情

    文化是魂。為了更好傳承文化,美術繪畫出身的他,自費購買各種石刻書法和魏碑書籍,不斷“充電蓄能”,在空閑時間查閱資料,有專家學者來考察就請教……他對石刻的歷史如數家珍,每當有人前來參觀學習就義務講解,用心用情把文物講“活”——不僅僅停留在對文物的介紹上,而是講出了中華文明的博大精深。在他看來,這就是對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播與傳承,而這也是工作的意義所在。

    2020年,國家文物局實施天柱山摩崖石刻加固工程,對27處危巖進行了修繕;2021年—2022年,平度市實施天柱山摩崖石刻保護性設施建設和文管所維修工程。“都是為了文物。”他想把對千年摩崖石刻的愛護、對歷史文物的敬畏帶到更多人心里、傳承下去。

    青島晚報/觀海新聞/掌上青島記者 馬丙政 通訊員 劉亞寧

    [來源:青島晚報 編輯:王熠冉]
    精彩美圖 更多 >>
    2025 03/19 07:19
    · 來源 ·
    青島晚報
    · 責編 ·
    王熠冉
    閱讀量
    掃描到手機
    用手機或平板電腦的二維碼應用拍下左側二維碼,可以在手機繼續閱讀。

    青島話題 更多 >>

    深度報道 更多 >>

    大家愛看

    信網手機版

    信網小程序

    青島網上辟謠平臺

    AI調解員

    Copyright ? 2014-2025 信網 All rights reserved. 魯ICP備14028146號-1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7120180021 增值電信:魯B2-20180061 魯公網安備:37020202000005號
    手機版 | 媒體資源 | 信網傳播力 | 關于信網 | 廣告服務 | 人才招聘 | 聯系我們 | 版權聲明|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
    亚洲欧美精品一区二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