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dress id="brzxx"><nobr id="brzxx"><progress id="brzxx"></progress></nobr></address>

    <address id="brzxx"></address>

    <address id="brzxx"></address>

    <noframes id="brzxx"><form id="brzxx"></form>

    搜索
    信網手機版移動繼續看新聞

    新西蘭最大城市遇洪災 科學家認為與“大氣河流”有關

    原標題:新西蘭最大城市遭遇洪災 科學家認為與“大氣河流”有關

    新西蘭最大城市奧克蘭近日遭遇創紀錄的暴雨洪災。新西蘭科學家認為,奧克蘭這次持續強降雨與“大氣河流”有關,他們還警告稱“變暖的地球將出現更多極端降雨”。

    當地媒體援引惠靈頓維多利亞大學地理、環境和地球科學學院教授詹姆斯·倫威克的話分析認為,新西蘭和其他地方的許多最嚴重的降雨事件都與“大氣河流”有關,即從熱帶地區延伸到高緯度地區的巨大“水分走廊”,就像天空中的河流。他說,隨著大氣層中的水蒸氣越來越多,這些“大氣河流”將運輸更多的水分。目前一條重要的“大氣河流”運送的水量已經和亞馬孫河一樣多。

    新西蘭奧塔戈大學地理學院研究人員丹尼爾·金斯頓也認為,奧克蘭這次遭遇的創紀錄暴雨與“大氣河流”有關,而且這一“大氣河流”在新西蘭上空的通過速度相對緩慢,類似于去年8月在新西蘭南島北部造成的那次極端降雨災害。

    空氣中水蒸氣的含量隨著溫度的升高而成倍增加。隨著氣候變暖愈加嚴重,發生極端降雨的可能性也在增加。“降水量實際增加的幅度,取決于還有多少溫室氣體將被排放到全球大氣層中。”倫威克進一步解釋說,如果全球升溫能控制在2攝氏度以下,那么大氣中的水分將整體增加10%左右。然而,當水分集中到一場風暴或一條“大氣河流”時,很容易轉化為增加20%至30%或更多的降雨。

    惠靈頓維多利亞大學教授伊蘭·諾伊說:“我們不應得出結論——這場災難是不可避免的,或者說是保險公司所謂的‘天災’。”他說,可吸取的教訓包括增加對基礎設施的投資,以便“為不斷變化的氣候可能給我們帶來的影響做好準備”。

    新西蘭氣象局1月27日為奧克蘭地區發布了最高紅色暴雨警告,并記錄了24小時內高達249毫米的降雨量。當地此前24小時降雨紀錄為161.8毫米。

    創紀錄的降雨在奧克蘭引發大規模洪災,目前洪災已導致4人死亡,并在上周末迫使高速公路以及奧克蘭機場關閉,奧克蘭市進入緊急狀態。

    (記者李惠子 盧懷謙)

    [來源:新華社 編輯:王熠冉]
    精彩美圖 更多 >>
    2023 02/03 09:15
    · 來源 ·
    新華社
    · 責編 ·
    王熠冉
    閱讀量
    掃描到手機
    用手機或平板電腦的二維碼應用拍下左側二維碼,可以在手機繼續閱讀。

    青島話題 更多 >>

    深度報道 更多 >>

    大家愛看

    信網手機版

    信網小程序

    青島網上辟謠平臺

    AI調解員

    Copyright ? 2014-2025 信網 All rights reserved. 魯ICP備14028146號-1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7120180021 增值電信:魯B2-20180061 魯公網安備:37020202000005號
    手機版 | 媒體資源 | 信網傳播力 | 關于信網 | 廣告服務 | 人才招聘 | 聯系我們 | 版權聲明|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
    亚洲欧美精品一区二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