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dress id="brzxx"><nobr id="brzxx"><progress id="brzxx"></progress></nobr></address>

    <address id="brzxx"></address>

    <address id="brzxx"></address>

    <noframes id="brzxx"><form id="brzxx"></form>

    搜索
    信網手機版移動繼續看新聞

    早產兒用人造子宮有望進行臨床試驗

    原標題:早產兒用人造子宮有望進行臨床試驗

    美國科學家說,為早產兒設計的人造子宮最早有望于今年獲得批準進入人體臨床試驗階段,為更多早產兒帶來生存的希望。

    據英國《每日郵報》4日報道,費城兒童醫院主治醫師埃米莉·帕特里奇帶領團隊用早產小羊對人造子宮進行了測試。之所以選擇小羊,是因為有關人類胎兒發育的大部分知識,包括胎兒的血液循環和發育過程,都來自于它們。

    這些小羊出生于妊娠106天到113天,相當于妊娠23周到24周出生的人類早產兒。

    研究人員發現,在人造子宮環境中生活了一段時間的早產小羊“睜開了眼睛,變得更加活躍,呼吸和吞咽動作明顯正常”。

    經過超過300次測試,研究人員得出結論:人造子宮可以幫助早產小羊大腦正常發育、維持穩定營養狀況,“運動、睡眠及喚醒周期、間歇性呼吸和吞咽均表現正?;蛟黾?,總體上看起來舒適無壓力”。

    母體妊娠37周以前出生的嬰兒被稱為早產兒。早產兒通常肺部沒有發育完全,出生后呼吸困難,是造成死亡的最主要原因之一。而這種人造子宮可以模擬胎兒在母體中的環境,讓早產兒仍像在媽媽肚子里那樣吞咽羊水,不斷地刺激肺泡的成熟和擴張。

    美國食品和藥物管理局已經與相關專家和生物倫理學家商討進入人體臨床試驗的相關步驟,預計會在今年晚些時候公布結果。

    人造子宮的開發者之一艾倫·弗萊克說,開發人造子宮的目的并不是要代替人類懷孕過程,這種可能性“簡直就是技術上和發展上幼稚的、聳人聽聞的空想”。

    世界衛生組織估計,2020年全球共有1340萬早產兒,占新生兒總數十分之一以上。2019年大約有90萬名兒童死于早產并發癥。許多幸存嬰兒面臨終生殘疾,包括學習障礙以及視力和聽力等問題。

    (荊晶)

    [來源:新華社 編輯:王熠冉]
    精彩美圖 更多 >>
    2024 01/08 08:42
    · 來源 ·
    新華社
    · 責編 ·
    王熠冉
    閱讀量
    掃描到手機
    用手機或平板電腦的二維碼應用拍下左側二維碼,可以在手機繼續閱讀。

    青島話題 更多 >>

    深度報道 更多 >>

    大家愛看

    信網手機版

    信網小程序

    青島網上辟謠平臺

    AI調解員

    Copyright ? 2014-2025 信網 All rights reserved. 魯ICP備14028146號-1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7120180021 增值電信:魯B2-20180061 魯公網安備:37020202000005號
    手機版 | 媒體資源 | 信網傳播力 | 關于信網 | 廣告服務 | 人才招聘 | 聯系我們 | 版權聲明|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
    亚洲欧美精品一区二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