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網8月31日訊 2015年8月份,青島市工商局12315投訴舉報指揮中心共受理各類投訴舉報案件2400件,八大類商品和服務消費維權指數(CCI)案件1137件,平均消費維權指數為73.19,較去年同期上升22.86%,環比上升18.26,消費環境等級總體評定為“放心”。其中,“家用電器及計算機產品”、“網絡交易”消費環境等級評定為“鬧心”。區域平均消費維權指數66.19,區域消費環境等級評定為“放心”。十區(市)消費維權指數分別為:黃島區92.41、嶗山區76.68、李滄區72.89、即墨市72.56、市北區71.41、城陽區69.23、膠州市62.5、市南區53.99、平度市50、萊西市40.22(消費維權指數直觀地標識著當下市場消費環境狀況與新《消法》實施月---2014年3月份消費環境狀況的比較值:指數為100,表示狀態相同;指數越高,表明侵權違法現象越多,維權執法壓力越大)。
八大類商品和服務消費維權指數:
家用電器及計算機產品類維權指數
8月份,家用電器及計算機產品投訴舉報量為390件,平均涉案金額為3125.3元,維權指數為133.98,環比上升91.93%。市場消費環境等級評定為“鬧心”。八月氣溫的升高,空調風扇的銷售迎來高峰期市場,反映的主要問題有:個別商家對服務投入相對不足,服務能力無法支持快速增長的銷量的要求,特別是在夏季銷售高峰期,因經營者供貨不及時、安裝延遲、服務響應慢等情況,引起消費者不滿;個別售后服務態度差,收費高,以各種借口推遲維修或不按規定計算“三包”時間,從而推脫自身責任;少數平板電腦等電子產品經常出現黑屏、死機、電池待機時間短等性能故障。
典型案例:尹先生在某商場購買的空調,在三包期內該空調一直出現故障共修了6次也沒有修好,遂投訴至12315要求換貨。經調解,經營者已為消費者換貨。根據《部分商品修理更換退貨責任規定》第十一條規定,在三包有效期內,修理兩次仍不能正常使用的產品,憑修理者提供的修理記錄和證明,銷售者負責為消費者免費調換同型號同規格的產品。
網絡交易類維權指數
8月份,網絡交易類產品投訴舉報量為40件,平均涉案金額為1948.4元,維權指數為127.47,環比上升19.12%。市場消費環境等級評定為“鬧心”。市場反應的主要問題:個別電商未告知優惠限制條件,以優惠吸引不兌現;個別電商在向消費者推銷商品或服務過程中隱瞞缺陷,夸大宣傳,致使消費者在信息了解不充分的情況下做出非理性購買決定;個別商家對出售的商品不出具正規發票,不承擔“三包”責任,售后服務難保證等。
典型案例:消費者近期網購了一個電餅鐺,收到貨后發現該電餅鐺的外觀與網頁上宣傳的不符,遂投訴至12315要求退貨。經執法人員調解,商家已給消費者退貨。
農業生產資料類維權指數
8月份,農業生產資料類產品投訴舉報量為8件,平均涉案金額為35002.8元,維權指數為97.67,環比下降0.84%。市場消費環境等級評定為“放心”。市場反映的主要問題有:個別化肥、種子、農藥、飼料等存在質量問題,如有效成分含量不足、虛假標注使用范圍等;有的農用機械出現故障進行維修時,維修時間長,影響正常使用等。
典型案例:張先生在某農機經銷處購買了水泵,后發現該水泵抽出的水有油污(經過自來水廠鑒定非水質問題),商家更換了3次依舊出現該問題,遂投訴至12315。經執法人員調解,雙方達成協議,商家已給消費者退貨。
家居用品類維權指數
8月份,家居用品投訴舉報量為156件,平均涉案金額為4444.8元,維權指數為71.37,環比上升80.15%。市場消費環境等級評定為“放心”。市場反映的主要問題有:消費者定做的家具個別商家不能按要求送貨;新購家具出現變形、起鼓、裂縫等質量問題,個別經營者不給處理或拖延解決;個別商家的收據內容書寫不規范,混淆家具概念(如實木家具、全實木家具)等。
典型案例:消費者唐先生在某商場購買了床,商家承諾半個月內送貨,結果至今沒有送貨,遂投訴至12315。經過調解,商家已給消費者送貨并安裝。
通訊器材類維權指數
8月份,通訊器材類產品投訴舉報量為205件,平均涉案金額為1800.1元,維權指數為63.32,環比上升13.74%。市場消費環境等級評定為“放心”。市場反映的主要問題有:個別商家手機修理時間長,經營者不提供備用機,維修收費隨意性大,不按規定填寫維修記錄,曲解“三包”規定,不履行“三包”義務;個別手機出現非正常關機、通話質量差、顯示亂碼、外殼破裂等問題等。
典型案例::張女士在某數碼廣場購買的手機,使用不到三天,就發現其按鍵不靈而且開不了機,消費者拿著售后給出具的相關證明找商家退貨,商家不退,遂投訴至12315。經執法人員調解,商家已給消費者退貨。
交通工具類維權指數
8月份,交通工具類產品投訴舉報量為159件,平均涉案金額為23424.6元,維權指數為43.25,環比下降37.28%。市場消費環境等級評定為“放心”。市場反映的主要問題有:個別商家用樣車、試駕車、瑕疵車加以修飾后,謊稱是新車賣給消費者;個別商家存在捆綁銷售行為,強制消費者必須通過車行辦理車輛手續、購買保險等;個別汽車銷售企業利用消費者急于提車的心理,對緊俏車型采取在車價以外另行加價收取款項或者搭售車用裝飾品和車輛裝潢等附加不合理條件的行為;個別商家不能及時提供車輛必備材料、手續,導致消費者無法掛牌等。
典型案例:消費者管先生在某汽車銷售服務有限公司交1000元訂金購買車,商家承諾2-3天有現車,結果去商家提車結果車被別人提走,又承諾2-3天可有現車,可是等了一周也沒有消息,遂投訴至12315要求退訂金。經執法人員調解,商家已經為消費者退款。
服裝鞋帽類維權指數
8月份,服裝鞋帽類產品投訴舉報量為132件,平均涉案金額為435.3元,維權指數為29.37,環比上升10.39%。市場消費環境等級評定為“放心”。市場反映的主要問題有:個別服裝鞋帽商品號碼標識與實際不符;個別商家利用虛假宣傳,欺騙消費者。如個別商家承諾購鞋送大禮包,但消費者付款之后商家稱此款鞋是特價款不參加促銷活動等;少數服裝存在質量問題,如面料起球、褪色、變形、開線、破洞、拉鏈損壞、紐扣脫落等;個別鞋制品出現脫膠、脫皮、斷底、斷面、色差、鞋跟高低不同、號碼大小不一、內里破損開裂等現象。
典型案例:周女士在某商場購買一雙涼鞋,穿了不到一天鞋跟就斷了,遂投訴至12315要求退貨。經執法人員與商家聯系協調,商家同意退貨。
美容美發類維權指數
8月份,美容美發類產品投訴舉報量為47件,平均涉案金額為1220.9元,維權指數為19.07,環比下降34.22%。市場消費環境等級評定為“放心”。市場反映的主要問題有:少數商家銷售的會員卡、打折卡、優惠卡存在免除商家責任的霸王條款,例如“本店擁有本卡的最終解釋權”等;個別商家使用質量不合格的美容美發產品造成消費者皮膚過敏等;個別商家以免費試用為誘餌,將消費者騙至店內后,強迫消費者購買美容產品或者辦理美容卡等問題。
典型案例:王女士在逛街時被某美容院的工作人員拉住,稱現在有免費測試皮膚的活動,在該店工作人員的極力推薦下,王女士前去做免費的體驗活動,結果做完之后卻被商家強制收費500多元,王女士認為商家打著免費的幌子欺騙消費者強制消費,遂投訴至12315。經執法人員調解,商家已給消費者退款。
九月消費提示:
隨著中秋節的臨近,消費購物進入高峰期。為此提醒廣大消費者注意以下幾點:
選擇好的商家,保存好購物憑證。選擇一些規模較大,有一定市場信譽、質量可靠、能夠保證品質、售后服務好的商場超市購買。消費者購買商品時后要保留發票等憑證,以便在遇到所購商品出現問題時提供退換貨憑證,以維護自身合法權益。
面對促銷,理性消費。購物前要詳細了解活動規則和使用返券的相關事宜,對參加優惠活動的商品要明確;將平時了解的商品價格與節日促銷價格進行比較,對于商家的口頭承諾,盡量要以書面形式標注,以免發生糾紛時責任無法確定,謹防商家設置的優惠陷阱。
提倡生態消費。市場上有些商家推出豪華、高檔禮品等過度包裝的商品,不僅虛增價格,而且會浪費資源。倡導消費者樹立健康文明、節約環保的消費理念,切實增強資源意識、節約意識、環保意識,自覺抵制過度包裝和奢侈之風,為加快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貢獻一份寶貴力量。
信媒體記者 杜康平 通訊員 蘇莎
[來源:信網 編輯:于軒]大家愛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