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網1月29日訊 1月23日,寒潮降臨青島,也凍裂了青島許多小區的自來水管。市民劉女士就向信網(0532-80889431)反映,因為青島遼寧路科技街信息城三期科技大廈4樓走廊上的公共自來水管破裂,店內電器被淹,初步估算損失2.5萬元,但至今索賠無主。對此,青島聚源物業有限公司與青島市海潤自來水集團有限公司(海潤自來水集團)的工作人員稱,這一事件正在協商當中,如協商不成商戶可尋求法律途徑。
自來水管破裂多家商戶遭殃
劉女士介紹,她在青島遼寧路科技街信息城三期科技大廈三樓做電子產品生意,1月26日,樓上走廊的公共自來水管破裂漏水,導致樓下多家做電子產品生意的商戶損失慘重。
“26日早上,我到店里嚇了一大跳,水深近兩厘米,房頂的石膏板還在稀稀拉拉地往下滲水,擺在店里好多款電器都被水浸濕損壞了。”劉女士告訴信網,此次被淹的商戶還有4家,他們損失5萬多元。事情已發生三天,至今還索賠無門。“我們找過物業,但物業一直說還在研究當中,讓把需要賠償的商品列出來,可列出來之后他們又不收,我們這到底找誰賠償?”
責任劃分還未明確
隨后,信網從聚源物業孫先生處得知,自來水管破裂漏水是源于前幾天低溫寒潮導致的,目前水管已于1月28日維修完畢。“因自來水管是由海潤自來水集團負責,具體的理賠還需雙方協商決定,但目前還未有具體的解決方案。”
海潤自來水集團的李先生告訴信網,所有自來水管的產權屬于業主,按照產權關系,管道破裂的責任主體是產權人,但目前因產權人比較寬泛,所有業主都是產權人,而海潤自來水集團作為供水企業,只是一個委托指派管理者,并不是產權人。
“因科技大廈居民樓的管道在2012年前一直存在地漏和質量問題,形成了大量積水,拖欠不少水費。而這部分水費是國有資產,為了盡可能的減少國有資產的浪費,2012年政府、街道辦事處、社區以及物業對科技大廈的管道進行了協商,決定由海潤自來水集團對科技大廈的自來水管道進行托管。而托管之后,我們也只是對科技大廈每戶的水表進行了計量,形成秩序化,并不代表海潤自來水集團為水管的產權人,產權人因是科技大廈的所有業主,賠償的費用應由所有產權人共同承擔。”
李先生稱,事發之后物業與海潤自來水集團一直在積極的和業主交涉協商當中,但目前還未達成一致。“如協商不成,受損商戶可委托第三方進行司法仲裁,尋求法律途徑解決。”
律師:由法院根據事實判決責任
隨后,信網針對此事采訪了山東元鼎律師事務所的單正國律師,據單律師稱,雖然水管的產權人為科技大廈所有業主,但自來水集團和物業是水管的管理者,也應承擔部分責任。
“目前在商戶、物業、自來水集團責任劃分不明確、協商不成的情況下,商戶可將該事情的所有有關聯的人,包括科技大廈所有業主、物業、自來水集團全部列入被告,向法院提供相關證據,讓法院判決誰該向商戶賠償,從而維護自身權益。” 信媒體記者 顧青青
[編輯:夜樓]大家愛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