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網11月22日訊 “我被他們一步一步指引著,稀里糊涂地接觸了天然氣現貨。”2016年9月份,賀先生通過上海冀榮投資有限公司,在湖南省澳鑫商品交易有限公司(下稱湖南澳鑫)投資現貨天然氣,虧損了22500元。后來經過協商,賀先生拿到了2萬元退款,但剩余的2500元,卻未退還,賀先生指其“利用欺詐手段才導致虧損”。12與27日,信網(0532-80889431)就此事聯系湖南澳鑫,但投訴部門的客服工作人員僅稱“將讓負責此事的人員回應”,之后便再未置評。
客戶被反復游說投資天然氣
2016年9月初,賀先生經常接到一些陌生電話,詢問是否做現貨投資,“其中一個自稱是湖南澳鑫的會員單位,做的產品是天然氣。”賀先生說,他之前就接觸過此類投資,所以對此并不感興趣,“剛開始我就說不做,他也沒催我,還跟我聊起了家常。”賀先生說,他是河南人,對方是湖北人,“為了更加近乎,他還提議用家鄉話聊天。”
第二天,賀先生又接到了此人的電話,“還是讓我投資,說既然之前接觸過這個市場,就要把虧掉的賺回來。”賀先生依然拒絕了,“他說不做沒關系,讓我先觀察一下,又說之前是我自己不會判斷,重新整理一下,懂了之后,就能賺回來。”賀先生說,當時的他雖然經歷過虧損,但一直認為是正常的虧損,并無任何質疑。
“我就跟他繼續聊了起來,他非要先給我開個戶,說可以先不投資,看看盤面,等我看懂了再考慮是否投資。我想既然這樣了,就看看吧。也就抽時間看了下,但并沒決定要投資。”賀先生說。
一直到9月16日左右,這名莫名的好友讓賀先生去銀行辦理個U盾,幫他先開戶激活賬號,“說這樣以后我要操作也方便。”
賀先生沒有拒絕,提供了身份證和銀行卡,在沒有任何風險提示和簽字確認的前提下,在湖南澳鑫開了戶。
操作一次虧損22500元
開戶之后,賀先生當天也投入了3萬元,但當晚就撤出來了,“我就是投進去看看能不能正常撤出,并非想操作。”
就在賀先生撤出資金后,這名陌生的好友打來了電話,“他埋怨我怎么把錢撤出來了,他說他那邊還沒激活。”賀先生當時并未在意,為何他投入了資金,這名好友就能知道。
“他又說本來激活需要5萬元,他非要降到3萬元,讓我把錢投進去給我激活賬戶。”賀先生說,他再次拒絕了。
9月22日下午,在這名好友的一次次的勸說下,賀先生又投入了3萬元,“他可能害怕我再撤出資金,就馬上就給我激活了賬戶,然后告訴我,找老師帶我操作。”
22日晚上10:27分,賀先生跟著老師開始操作,他按照老師的要求,跟著買了漲,并將截圖發給了老師,“他一直催我,語氣比較急迫,我就跟著做了一單,結果走勢正好相反,一直下跌,老師說這只是小波動,可結果就這一單,我就虧損22500元。”賀先生趕緊平倉,將剩下的7500元撤了出來。
“直到后來我才知道所謂的老師還有好友,都是上海冀榮投資有限公司的業務員,我上網查詢才得知,湖南澳鑫所謂的老師做單,都是故意喊反單,并且指點重倉操作以賺取高額手續費以便造成更多虧損。”賀先生多次找湖南澳鑫協商,最終,他拿到了2萬元退款。但剩下的2500元卻未退還,至于原因,賀先生也不清楚。
湖南澳鑫無相關資質
對此,信網聯系到湖南澳鑫客服投訴人員,然而,對于賀先生的情況,工作人員僅詢問了其賬戶號碼,隨后稱“會讓負責此事的工作人員回復此事”,但是,之后便無回應。對于喊老師喊單,現貨交割等問題也未置評。
信網從湖南澳鑫的網站上看到,11月18日,湖南澳鑫發布了《關于液化天然氣產品退市的公告》,而全國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湖南)中顯示,湖南澳鑫的經營范圍僅為稀貴金屬、有色金屬、礦產品、農產品的銷售及其相關的信息咨詢服務,能源化工的信息咨詢服務,網上經營農副產品,文化藝術品(不含文物)、收藏品(不含古董及其它限制項目)的信息咨詢及網上銷售。其中并無天然氣相關經營資質。
湖南澳鑫的客服工作人員曾稱其有相關資質,但卻未出示。下架原因則解釋為:“公司產品的架構調整。”
信網大宗商品頻道記者 杜杲燃
[編輯:亞麥]大家愛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