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dress id="brzxx"><nobr id="brzxx"><progress id="brzxx"></progress></nobr></address>

    <address id="brzxx"></address>

    <address id="brzxx"></address>

    <noframes id="brzxx"><form id="brzxx"></form>

    搜索
    信網手機版移動繼續看新聞

    炒長江油虧20萬 上海長江聯合:沒義務提供倉儲地

    2017-03-19 20:05:24
    來源:信網
    作者:于曉
    責任編輯:亞麥

    信網3月19日訊 搭上自己的全部積蓄,又從父母那里借來了養老錢,煙臺的毛先生將20萬元全部投進了上海長江聯合金屬交易中心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長江聯合”),但四個月后這筆本金幾乎全部虧損殆盡。毛先生告訴信網(熱線0532-80889431),自己投資的是“長江油”和“長江銀”,幾乎每次下單都有分析師提供喊單指揮,而根據分析師的指揮操作往往會有大額虧損甚至全部爆倉。信網了解到,毛先生是在長江聯合的140號會員單位江蘇中博財富管理有限公司開戶入金的,長江聯合否認之前喊單的分析師是平臺的人,并稱平臺沒有提供倉儲的義務。對于毛先生的投訴,長江聯合法務部工作人員稱之后會有工作人員與客戶聯系。

    投資長江聯合四個月虧掉20萬

    “到現在我也沒敢跟家里人說實話,只說是炒股賠了錢,爹媽的養老錢都被我借來了,現在真不知道該怎么辦了。”說這話的是山東煙臺的毛先生,在上海長江聯合開戶時,他沒有想到自己大半輩子的積蓄加上父母的養老錢都會在四個月的時間里虧損殆盡。

    2016年7月,毛先生無意間添加了一位名叫“夢婷”的微信好友,夢婷嘴甜心細,在得知毛先生炒股后表示可以幫他賺錢。“這個女孩很會說話,不會讓人覺得她是在推銷東西,而是真心實意地想幫人賺錢,讓人沒有辦法拒絕她。”就這樣,毛先生在長江聯合開戶,有了一個140開頭的賬號,并投入了10萬元的多年積蓄。

    “夢婷介紹了一個姓周的老師,我們互相加了QQ。第一次做單就是周老師在QQ上指揮我買的長江油,讓我賺了15000元。不過做了這一次之后,周老師很長時間沒跟我聯系,我都急得主動找他,過了好久他才又帶我做了一次單,這一次也賺了有兩三萬。”毛先生說,他炒股的時候虧過兩萬多,結果跟著周老師做單,七八天的時間就把在股票上虧的都賺了回來,這讓他非常滿意。

    可在這兩次之后,能讓毛先生賺錢周老師像是消失了一樣,提供的信息跟之前相比完全不準確,幾乎每一次重倉操作都是鎩羽而歸,“一爆倉就虧七八萬,擱誰誰也受不了。”

    從2016年7月到11月,毛先生一直聽從周老師的指揮,虧的錢多了就想回本,不惜借錢追加資,但最終結果還是讓毛先生失望不已,虧損已經達到了20萬元。

    分析師喊單滿倉操作導致爆倉

    毛先生回憶說,在沒有周老師喊單的時候,自己也操作過幾單,但都只是買一兩手,不管是賺是虧對自己的影響都不大。“比如我賬戶有10萬,我自己操作的時候頂多買一兩萬,就算虧損也沒有多少。”但就是這樣小的操作,也能被周老師知道,事后毛先生不得不認錯道歉。

    與毛先生自己的操作不同,在周老師喊單時基本都是滿倉操作,幾乎讓毛先生押上了全部資金。“有一次做滿倉,建倉以后確實賺錢了,可周老師不讓拋,結果一會兒的工夫行情就變了,賺錢直接變虧錢。虧的少的時候,周老師還讓我再堅持一下,可最后結果就是直接爆倉。”毛先生說,爆倉一次虧損就得有七八萬,而做單的近四個月時間里,爆倉的情況也不止一次發生。

    到了2016年11月,毛先生投入的自己幾乎虧損殆盡。“我一直以為是我做的不好才虧錢,可是后來上網查了一下,關于長江聯合的投訴有很多,經過也跟我一模一樣,我才知道自己是被騙了。”

    根據長江聯合官網上提供的會員查詢項目,信網得知毛先生的會員單位是140號江蘇中博財富管理有限公司。

    在毛先生提供了QQ聊天記錄中,“不用考慮10手多單干進去”、“進場3手1000桶原油多單”、“長江油阻力位303-308,支撐位300-294”……分析師周老師不斷指揮毛先生做單。而根據長江聯合發布的《關于進一步加強會員單位合規經營 做好交易商風險提示的公告》,明確要求會員單位“切實做到向交易商充分提示交易風險,不虛假宣傳,不代簽協議,不代客理財,不提供指導性操作建議”,而分析師周老師已經有了明顯喊單的行為。

    長江聯合:平臺沒有義務提供倉儲地

    信網就馬先生反映的相關情況采訪了長江聯合法務部的孫女士,她介紹說,馬先生投資的“長江油”屬于燃料油產品,是石油石化產品,并不像原油、成品油那樣需要特許經營。

    長江聯合在其官網上特意介紹了現貨交易與期貨交易的區別,稱現貨交易的目的是實物交收,而期貨交易則是為了賺取差價利潤。但在毛先生的實際操作過程中,他從未提出過交收,分析師也沒有提及交收這一步驟,所有的操作都是圍繞賺錢這一目的進行的,長江聯合是否真的有“長江油”和“長江銀”這兩種商品存在,也是他心中的疑團。

    對此,孫女士解釋稱:“我們搭建平臺的目的是實物交收,但賺差價是一些交易商的想法。而且我們平臺沒有提供倉儲地的義務。”孫女士說,正常情況下,投資人提請交收,應該是會員單位進行供貨;如果會員單位斷貨,應該提前找買家補貨或者通過平臺進貨。

    對于毛先生的投訴,孫女士表示會記錄下相關情況,“給毛先生喊單的肯定不是平臺的人,我們從來不做展業宣傳。”孫女士說,毛先生的具體情況還需要根據他提供的一些證據來落實,之后安排專人聯系毛先生。毛先生究竟能夠討回自己的損失,信網也將繼續關注后續進展。 信網大宗商品頻道記者 于曉

    當您遭遇消費維權難題時,可通過以下途徑向信網反映投訴。

    1、撥打信網新聞熱線:0532-80889431

    2、通過信網官方微博:@信網

    3、通過微信公眾號:青島信網(xinwangquanmeiti)

     

    [編輯:亞麥]
    信網版權稿件,歡迎轉載。轉載時請保留完整信息,否則追究侵權責任。
    精彩美圖 更多 >>

    分享到

    青島話題 更多 >>

    深度報道 更多 >>

    大家愛看

    信網手機版

    信網小程序

    青島網上辟謠平臺

    AI調解員

    Copyright © 2017 信網. All Rights Reserved 魯ICP備:14028146號 新聞備案:魯新網201653205魯公網安備:37020202000005號
    亚洲欧美精品一区二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