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網4月5日訊 生活垃圾分類是城市管理、環境保護、公共服務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改善城鄉生態環境,保障城市安全運行,促進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的重要內容,是社會文明程度的重要標示。隨著《國務院辦公廳關于轉發國家發展改革委住房城鄉建設部生活垃圾分類制度實施方案》(國辦發〔2017〕26號)的正式印發,青島市的生活垃圾分類工作即將踏上新的征程。
日常生活垃圾實施干濕分離
在《青島市環境衛生專項規劃(2014-2020)》《青島市"十三五"城市管理發展規劃》等規劃的制定中,將垃圾分類工作的目標進行統籌考慮,明確到2020年末,實現垃圾回收利用率達到35%以上的目標。
對“日常生活垃圾”實施“干濕分離”,突出“餐廚垃圾”分類處理。在城區全面推進餐廚垃圾單獨收集工作。全市有近5000余家黨政機關、大中型餐飲單位、食品加工企業以及農貿市場簽訂了收運協議,餐廚垃圾實現了分類收集,大中型餐飲單位餐廚垃圾收集率達到86%,每日收集餐廚垃圾140余噸,全部運到餐廚垃圾廠單獨處理,實現了餐廚垃圾資源化利用。
在市南區全部10個街道辦事處的近300個封閉式小區和1500個開放式樓院,開展家庭生活垃圾“干濕分類試點”,參與居民超過15萬戶。同時,李滄、城陽等區也根據各自情況選擇有條件的小區進行“試點”,全市創建了41個各具特色的垃圾分類示范小區。
廢棄油脂生產生物柴油
組織“廢棄油脂”分類回收。授予6家廢棄食用油脂收運單位特許經營權,納入統一監管,與4000余家餐飲單位簽訂了“餐廚廢棄油脂收運協議”,日均收集餐廚廢棄油脂10噸左右,全部進入廢棄油脂處置廠處理,生產生物柴油。廢棄油脂進行無害化處理,有效防止了“地溝油”向餐桌的回流,確保食品的安全。
“非日常生活垃圾”實施源頭大類分流
對“非日常生活垃圾”實施源頭大類分流,建立和完善“三大體系”。建立了覆蓋全市的再生資源回收系統。落實商務部批復的《青島市再生資源回收體系建設實施方案》的要求,市區建設了近1000個標準化“再生資源回收站點”、并建立了分揀中心和綜合回收利用園區,廢紙類、廢塑料、廢金屬等基本進入再生資源回收網點,實現資源化利用。
建立和完善“有毒有害”垃圾單獨收運系統。建立專業的回收公司,對醫療垃圾等有毒有害垃圾進行處理,通過社區及沿街的“醫藥店”,將居民過期的藥品進行回收處置。建立大件垃圾、裝修垃圾單獨收運體系。印發《關于加強城市居民裝修垃圾收運處置管理的通告》,利用各區專業清運隊伍和社會清運公司,初步實現大件垃圾和裝修垃圾單獨收運。
完善垃圾分類處理體系
首先是垃圾綜合處置園區功能日臻完善。先后投資近12億元,建設了集“填埋、焚燒、堆肥、填埋氣體收集、污水集中處理”等功能于一體的生態循環、可持續發展的小澗西大型生活垃圾綜合處置園區,主要處理市區生活垃圾。二是餐廚垃圾處理廠投入運行。通過BOT方式,由青島十方生物能源有限公司建設了餐廚垃圾處理廠,負責處理城區分類的餐廚垃圾,為在全市黨政機關、餐飲單位分類餐廚垃圾資源化利用和無害化處理奠定了基礎。2016年青島市順利通過全國餐廚廢棄物資源化利用和無害化處理試點城市驗收,爭取到國家補助資金704萬元。青島市目前餐廚廢棄物處理能力200噸/日。2016年青島市順利通過全國餐廚廢棄物資源化利用和無害化處理試點城市驗收,成為全國首批6個通過驗收的城市之一,也是唯一一個副省級城市。
按照污染者付費原則完善收費制度
國家《生活垃圾分類制度實施方案》(以下簡稱“《方案》”)主要亮點為到2020年底,基本建立垃圾分類相關法律法規和標準體系,形成可復制、可推廣的生活垃圾分類模式,在實施生活垃圾強制分類的城市,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率達到35%以上。
實施強制分類?!斗桨浮访鞔_在城區范圍內實施強制分類的城市的,包括:直轄市、省會城市、計劃單列市;住房城鄉建設部等部門確定的第一批生活垃圾分類示范城市,共46個城市。
上述區域內的公共機構和相關企業是實施強制分類的主體,主要包括黨政機關;學校、科研、文化等事業單位;協會、學會、聯合會等社團組織;車站、機場、碼頭等公共場所管理單位;賓館、飯店、購物中心等相關企業。這些機構和企業主體責任清晰,實施范圍明確,適宜先行實施強制分類。
按照污染者付費原則,完善垃圾處理收費制度。發揮中央基建投資引導帶動作用,采取投資補助、貸款貼息等方式,支持相關城市建設生活垃圾分類收運處理設施。嚴格落實國家對資源綜合利用的稅收優惠政策。地方財政應對垃圾分類收運處理系統的建設運行予以支持。
信網全媒體記者 劉裕
[編輯:亞麥]大家愛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