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dress id="brzxx"><nobr id="brzxx"><progress id="brzxx"></progress></nobr></address>

    <address id="brzxx"></address>

    <address id="brzxx"></address>

    <noframes id="brzxx"><form id="brzxx"></form>

    搜索
    信網手機版移動繼續看新聞

    買房首付突漲20萬 Q房網與顧客因退費起沖突

    2017-04-10 16:40:48
    來源:信網
    作者:于曉
    責任編輯:帛幼

    信網4月10日訊 “從我知道這房子買不成到現在已經一周時間了,Q房網一直沒有把3萬元中介服務費退給我。連合同都沒簽怎么能收錢呢?”2017年3月上旬,程女士通過Q房網中海臨安府店看好了一套更名房,在沒有簽訂購房合同和居間服務合同的情況下,程女士先行支付了3萬元中介服務費和5萬元定金。然而,在辦理購房手續時,由于房子首付款上漲,程女士不得不放棄購房,但Q房網遲遲未退款,雙方在發生沖突之后錢才退了。Q房網店長于女士表示,中介并不是要扣押這筆錢,只是因為退款要走公司流程,需要一定的時間。

    買房不成中介費遲遲沒退還

    2017年3月上旬,市民程女士通過Q房網中海臨安府門店看中一套更名房,也就是常說的開發商用于給施工方頂賬的房子。房款總計210萬元,Q房網的工作人員打聽一番后,告知程女士首付要交90萬元,剩余房款則通過貸款支付。“我是真的看好這套房子了,中介說的總房款和首付也在我的承受范圍內,我就和開發商直接達成購買意向,等著辦手續簽合同了。”

    程女士說,在這次房屋買賣過程中,Q房網的確提供了居間介紹服務,收取中介費也是理所應當的??墒?,這邊程女士剛與開發商達成購房意向,連合同都沒簽,Q房網要求一次性支付6萬元中介服務費。“除了6萬元的中介服務費,Q房網還讓我交5萬元定金??晌矣X得買房子是件大事,連購房合同都沒簽就交中介費風險太大。”經過協商,程女士最終交給Q房網5萬元房屋定金和3萬元中介服務費,剩下的中介服務費要等買房的各項手續都辦好后再支付。

    然而,正在程女士與開發商辦手續時,Q房網卻傳來消息,首付款從90萬漲到了110萬,這多出的20萬元讓程女士措手不及,最終也導致程女士無法順利買下這套房子。既然交易沒有達成,程女士隨即向Q房網提出退款,5萬元定金也很快打到了銀行卡上,可3萬元中介服務費卻遲遲沒有到賬。

    “我在清明節假期之前就知道房子買不成了,到現在已經過了一周,這筆中介服務費還是沒給我。”程女士說。

    Q房網:退款需要走流程

    4月7日下午,程女士來到Q房網中海臨安府店,要求工作人員當天支付3萬元中介服務費。雙方一言不合發生沖突。隨后,程女士撥打110報警,在警方的調解下,Q房網的工作人員自掏腰包,墊付了這3萬元的中介費,這場退款風波算是得到了解決。

    雖然拿回了3萬元中介費,可程女士回想起來,還是認為Q房網在整個操作過程中有不合理之處。“中介收取服務費是正常的,可這筆錢按照什么標準收取、什么時間收取都應該有明確的說明,還得落實到紙面上才對??蓪嶋H上Q房網全憑嘴說,沒有任何書面說明,我交錢的時候,不光沒有跟開發商簽購房合同,也沒有跟中介簽訂居間服務合同。”程女士甚至還認為,房子首付款從90萬元突然漲到110萬元也與Q房網沒有了解清楚房子的實際情況有關。

    Q房網中海臨安府店于女士說,“得知房子買不了是4月1日的事,程女士是4月5日到店交的退單,正好趕上放假,并不是我們不退中介服務費。”于女士說,程女士交的錢分為定金和中介服務費,在交易成功的情況下,定金是直接轉交給甲方也就是開發商的,不會進入Q房網的走賬程序,所以在退單的時就能很快退還給程女士。“但中介服務費是我們作為房屋中介應該收取的費用,這3萬元無論是收取還是退還,都要經過公司多個部門審批,退款速度肯定不會像定金那么快。”于女士說,但程女士非要在4月7日收到錢,無奈之下才安排了工作人員墊付這筆錢。

    而對于程女士質疑的不簽合同就收錢的問題,于女士表示,由于程女士購買的是更名房,不是一般意義的二手房,在價格上有一定的優惠,所以對這種房源都是不簽合同的。

    居間服務沒成功中介理應退費

    對于程女士的這筆中介服務費,北京京師律師事務所青島分所的李升成律師認為,Q房網無理由不予退還。“中介提供的是居間服務,只有居間成功才能收取服務費。像程女士這樣沒有跟開發商簽訂購房合同,從法律層面上看就是沒有交易成功,中介的居間服務也沒有達成,因此中介服務費是肯定要退的。”李律師說,如果雙方已經簽訂購房合同,后因某種原因房屋買賣沒有完成,中介服務費則應該由違約方支付。

    而對于中介沒簽合同先收費的情況,李律師認為這應該根據國家政策法規、行業內規定和Q房網公司內部規定綜合考慮,不能單憑收費與簽合同的先后順序直接斷定中介是否存在不妥行為。

    信網全媒體首席記者 于曉

    當您遭遇消費維權難題時,可通過以下途徑向信網反映投訴。

    1、撥打信網新聞熱線:0532-80889431

    2、通過信網官方微博:@信網

    3、通過微信公眾號:青島信網(xinwangquanmeiti)

    [編輯:帛幼]
    信網版權稿件,歡迎轉載。轉載時請保留完整信息,否則追究侵權責任。
    精彩美圖 更多 >>

    青島話題 更多 >>

    深度報道 更多 >>

    大家愛看

    信網手機版

    信網小程序

    青島網上辟謠平臺

    AI調解員

    Copyright © 2017 信網. All Rights Reserved 魯ICP備:14028146號 新聞備案:魯新網201653205魯公網安備:37020202000005號
    亚洲欧美精品一区二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