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網6月19日訊 2015年11月,浙江的錢先生在貴州西南大宗商品交易中心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貴州西南大宗)開戶,在居間商張源的介紹下陸續入金,投資西商油和現貨瀝青,不到五個月的時間里就虧了234萬元,其中手續費更是高達近90萬元。2016年4月,錢先生開始了維權路,半年后才拿到了100萬元退款。信網(熱線0532-80889431)聯系了貴州西南大宗的客訴負責人鄭先生,他表示錢先生的問題目前公安部門正在調查,不方便透露公司的具體情況。
從盈利50萬到虧損234萬
2015年下半年,錢先生認識一位名叫張源的居間商,當時對方介紹自己是貴州西南大宗嘉湖運營中心的工作人員,代理貴州西南大宗的現貨產品,主推原油產品“西商油”,后來又推薦了現貨瀝青。謹慎的錢先生在最開始沒有聽信張源,直到張源拿出了一份紅頭文件,以此說明貴州西南大宗是一家合規合法的交易平臺,錢先生才放下了戒心。
2015年11月6日,錢先生通過張源注冊貴州西南大宗的交易賬戶,錢先生完全不懂行,第一次只投入了4萬元,但這一出手就賺了錢。“后來我就慢慢增加入金,差不多增加到50萬時,我趕上了好行情,一下次就賺了50萬。那個時候,我真的很感謝張源,覺得他給我介紹了賺錢的門道,還特意買了禮品送給他。”錢先生說,于是他就聽從張源的指揮不斷增加資金,但好運并沒有再次降臨到錢先生身上,賬戶里的100多萬很快就虧光了,只能繼續入金。
錢先生稱,最后一次增加資金是2016年3月,他抱著最后試一把的心態投進50萬元,但三天后就虧損殆盡。3月26日,他決定結束這種想賭博一樣的日子,把賬戶里剩余的8萬多元全部轉出,可此時他的累計虧損已經到達了234萬元。
貴州西南大宗退還100萬元
從2016年4月份開始,錢先生開始了漫長的維權道路。“我先是想起來開戶時沒見過任何書面合同或者協議,當時我就對資金第三方監管的事提出過疑問。按理說這種監管必須得本人到銀行辦理,可當時張源說他能代辦,我還以為是他們的服務好,可現在看資金第三方監管就是個幌子,完全是騙人的。”信網了解到,錢先生開通了中國建設銀行的“E商貿通”業務,但“E商貿通”只是提供了出入金的途徑,并不存在監管或者托管功能。
除了質疑貴州西南大宗宣稱的資金第三方監管是名不副實外,錢先生還認為貴州西南大宗的盤面也是假的。“應該是2015年12月5日和6日,是交易所所說的非農行情日,是做單的好時機。可那天不管我怎么嘗試,系統就是登不進去。”錢先生說,自己有時也會通過其他途徑看外盤,可當外盤沒有任何變化時,貴州西南大宗交易系統里的盤面卻已在飆漲。
“為了投資現貨,我在做單的時候還交了高額的手續費,虧了的這234萬中有將近90萬元都是手續費。”錢先生說,每次做單都要交納8個點位的點差費用和5-6個點位的手續費,而這些費用都是在自己開始做單之后才知道的。
為了要回自己的損失,錢先生跑去貴陽待了半年多,終于在2017年2月拿到了退還了100萬元。但這筆錢對錢先生來說是遠遠不夠的:“投資的錢有一部分是借的,為了還錢我還低價賣掉了房子。而且為了這件事,妻子差點跟我離婚。”
貴州西南大宗已被要求整改
根據錢先生的交易賬號,信網了解到他所在的會員單位是112號綜合類會員單位貴州大時代商品經營有限公司,業務員張源所屬的嘉湖運營中心又叫做貴州大時代商品經營有限公司嘉湖分公司。
信網電話聯系了貴州西南大宗客訴負責人鄭先生,對于錢先生反映的問題,鄭先生不愿透露公司之前上線經營原油產品的情況,對于交易所如今的運營狀況也不便回應。但對錢先生所說的已經退還100萬,鄭先生沒有否認,但表示這是會員單位的行為,與交易所無關。“反正錢先生已經報警,公安部門也已經開始了調查,后面怎么處理就根據警方的調查結果來吧。”
信網了解到,實際上早在2016年1月,貴州省商務廳就已經對貴州西南大宗下達了整改通知,要求交易所停止經營原油及成品油、不能進行期貨及類期貨交易、停止經營法律法規及規章制度明確福鼎不能經營的事項。隨后,信網電話聯系了貴州省商務廳,工作人員稱貴州西南大宗的現貨原油交易早已被叫停,目前交易所也應該處于被整頓的狀態。
信網大宗商品頻道記者 于曉
[編輯:光影]大家愛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