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網1月10日訊 1月9日,信網(0532-80889431)從平度市召開的“改革深化提升年”動員大會上獲悉,該市在全面總結2016年綜合改革工作的基礎上,對中小城市綜合改革有突破的單位進行表彰獎勵,并確定了2017年改革深化再提升事項。會上還印發了《關于貫徹落實國辦發〔2016〕82號文件精神鼓勵改革創新干事創業的六條意見》、《2017年國家中小城市綜合改革試點工作要點》等文件。
據了解,平度市獲批山東省唯一的國家中小城市綜合改革試點市以來,以“政、產、人、地、錢”五大特色為統領的26項改革順利推進,相對集中行政許可權改革、“農創平度”、農村金融聚集區建設、城市管理體制、教育體制、衛生體制等一系列改革,全面開花結果。
在綜合改革的推動下,去年平度“國家現代農業示范區農業改革與建設試點評價”位居全國第5名,連續三次獲得青島市群眾滿意度電話調查第一名,青平城際、濰萊高鐵、奧體中心、醫療中心、青農大平度校區建設等一批事關平度長遠發展,關系民生改善的重大項目積極推進。
“2016年平度的綜合改革主要實現了行政審批局組建、農村金融聚集區建設、農創平度建設三大改革重點的率先突破。”平度市相關負責人介紹。據了解,這三個率先突破主要是:
率先組建行政審批局,行政體制改革實現突破。為實現“一枚印章審批、一個平臺服務”的目標,平度市在省內率先開展相對集中行政許可權改革,組建行政審批局,并作為改革“一號工程”推進,將27個部門226項事項統一納入行政審批局,重新設置經濟審批、建設審批、社會審批、綜合審批4條線,加快職能調整和流程再造。同時,在行政審批中探索投資便利化改革,項目審批時限壓縮77%,39個項目從中受益。
率先建設農村金融聚集區,金融體制改革實現突破。突出“涉農、增信、普惠”三大特色,著力實現政策和資源、產品和信用、機構和服務“六個聚集”。 41家企業在藍海股權交易中心掛牌,涉及機械制造、食品加工、網絡科技、橡膠農業、現代農業等多個領域。保險、小貸、擔保、證券、典當等非銀行金融機構達到51家。PPP投融資模式走在前列。共篩選PPP項目12個,10個項目入選青島市PPP項目庫,總投資約90億元。省內首推“政銀保”等模式。通過“政銀保”、“助保貸”、企業扶持基金、產業引導基金等,累計撬動實體經濟發展資金24億元,運作棚戶區及重大項目貸款額度逾百億元。
率先打造農創平度品牌,產業發展機制改革實現突破。突出“農創+科技、農創+品牌、農創+旅游、農創+電商、農創+脫貧”五種模式,通過優勢產業和新興業態、先進引領和推廣孵化、機制創新和要素聚集的有機結合,形成1+1>2效應,農民創新創業風生水起,“農創平度”漸成品牌。去年以來農民創業人數達到13354人,增長42%。全市涌現出一批農民創業明星,如培育出“中國最甜葡萄狀元”的昌云軍、“發明達人”劉德波等。
信網了解到,今年平度開展“改革深化提升年”活動,將重點抓好“兩個一批”。即繼續深化一批。圍繞“3+N”等重點改革,繼續深化提升,“3”即行政審批局組建、農村金融聚集區建設、農創平度建設三大改革重點,“N”即推進以特色小鎮建設為抓手的產城融合機制改革、推進以輸血式扶貧與造血式扶貧并舉為抓手的精準脫貧推動機制改革、推進以園區擴容升級和招商引資為抓手的項目聚集機制改革、推進以擴大教育醫療等公共資源有效供給為抓手的民生保障機制改革等。創新探索一批,即主要對國家農村產業融合發展試點、國家支持農民工等人員返鄉創業試點、省中等城市試點、國家城鎮化試點等,在實踐中不斷創新探索。
信網全媒體記者 杜杲燃 通訊員 張德杰 李培強
[編輯:可可]大家愛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