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網1月12日訊 一分鐘的時間,賺取本金的75%作為收益或者虧掉全部本金,這樣的投資在微信上就能操作,不需要下載新軟件,更不需要身份信息的驗證,75%的高收益更是吸引著不少投資者。然而,湖南的徐先生在進行了三個月的微交易后,卻在湘商商品交易中心開發的湘商微交易上虧損了4萬余元,他認為這種所謂的微交易實際上就是國家明令禁止的“二元期權”交易。信網(熱線0532-809889431)發現,微信公眾號湘商微交易平臺的賬號主體居然是一家位于深圳的裝修公司,而客服人員也坦言公司做的不是現貨投資,這與湘商微交易以及湘商商品交易中心所宣稱的現貨投資、實物交割大相徑庭。
投資微交易三個月損失4萬元
“本來以為是個靠譜的投資,誰能想到最后還是虧了錢。”徐先生是湖南人,2016年9月初在微信上認識了湖南湘商商品交易中心的業務員,對方很熱情地推薦了交易中心的新型投資產品——湘商微交易。“在微信上直接投資,不用下載軟件,開戶也很方便,連身份證和銀行卡都不用。業務員說這種投資的盈利在75%以上,我就心動了。”徐先生告訴信網,在微信上搜索公眾號“湘商微交易平臺”,關注之后就能獲得邀請碼,操作十分方便。
徐先生之前沒有接觸過微交易,更沒有在微信上做過投資,但湘商微交易似乎很了解投資者的心理,特意安排了專業的分析師每天三次在QQ群里喊單。“上午九點到十點一刻,下午兩點到三點,還有晚上七點到八點,群里就會有分析師直播喊單,我都是按照分析師說的操作。”徐先生投資的產品是銅和烷烴,從9月初到11月底一直都在做單,可現實的投資情況并不像業務員說的那樣,雖然有時也能賺到錢,但與虧損的錢數相比,只是杯水車薪。
“剛開始只買100元的,可是看到別人賺了錢,自己也會心動,后來就越買越多,虧的就越多。每次看到虧的錢多了,心里就想著不再做了,可是群里就會看到別人賺了錢的信息,我以為是自己沒有完全按照分析師說的做,就想繼續做幾單,能回本就行。”抱著這種想回本的心態,徐先生在湘商微交易里投入的錢也越來越多,等到他被朋友點醒的時候,在湘商微交易里虧掉的資金已經有4萬多元了。
做微交易一分鐘就能虧5000元
根據徐先生提供的信息,信網也在微信上搜索到了“湘商微交易平臺”這個公眾號,可賬號主體卻是一家名為“深圳市大師兄裝飾工程有限公司”的單位,留的客服電話也是一個深圳的座機,但根據公眾號自動回復的信息,這個公眾號的確可以提供在線開戶、代理加盟等服務,信網根據提示操作,發現只要想要做微交易簡直易如反掌,不需要任何身份驗證,只要填寫姓名、手機號,獲得驗證碼后再設置交易密碼就可以了,系統默認的邀請碼為541018。
“如果有業務員聯系客戶,他就會介紹在微交易上賺錢是將很容易的事,不管買漲買跌都能賺錢,可實際上并不是這么回事,虧錢的風險比賺錢的機會大得多。”劉先生說,以1分鐘的操作為例,前一分鐘客戶下單,如果買漲就要看1分鐘之后的價格變化,如果價格比買入的價格高,就能獲得75%的本金作為收益,如果價格跌了全部的本金就虧掉,“一手最多買5000元,也就是說如果買錯了方向,1分鐘就能虧掉5000元。”
徐先生認為,所謂的微交易就是一種“二元期貨”交易,平臺打著“交易簡單、便捷、回報快”的口號,利用互聯網招攬投資者,從根本上說就是一種違法行為,“而且我到過湘商商品交易中心,公司里就只有幾名客服和幾臺電腦,根本沒有貨物的倉儲,壓根就沒有實物。”
湘商微交易:我們不做現貨
湘商微交易在其公眾號羅列了一系列微交易投資的好處,表示在利潤空間、資金靈活性、產品選擇、交易時間等方面都有著股票投資無可比擬的優越性。
為了弄清楚徐先生操作過的這種微交易究竟是什么,信網撥打了公眾號上的客服電話,“那家裝飾公司只是用來注冊賬號的,我們是新澤投資,湖南湘商商品交易中心是交易所,我們是下面的會員單位。”短短幾句話,工作人員就梳理清楚了湖南湘商微交易與湘商商品交易中心的關系,而關于在微交易上投資的產品類型,工作人員的答復卻讓人有些驚訝,“我們不做現貨,也不做期貨,這就是一些投資品。”交談中,工作人員只字不提投資風險,只表示賺錢后可以順利出金,而且在投資過程中入金十分方便,無論是微信支付還是銀聯支付都可以完成入金操作。
然而,信網在嘗試開戶操作時注意到,在客戶協議書里提到了《湖南湘商商品交易中心有限公司現貨商品微交易管理辦法》,并且在甲方的權利異物中寫明“甲方依照交易中心的規則提供現貨商品和參加商品微交易活動并為互動提供服務”。隨后,信網又瀏覽了湘商商品交易中心的網站,在微交易的模式優勢中,也寫明是“把線上交易與實物交割相融合,實現了投資娛樂+商品消費的體驗功能”。
宣稱是現貨投資,還有實物交割,可工作人員卻直接表示微交易不做現貨,這其中又隱藏著怎樣的問題呢?信網嘗試聯系湘商商品交易中心,但無論是客服電話還是投訴電話均無人接聽,關于微交易的產品類型如今也只能是個謎團了。
據了解,目前徐先生已經將全部的交易記錄發送給了湘商商品交易中心,工作人員也承諾會跟進處理,徐先生究竟能否要回自己的4萬余元虧損,信網將繼續關注后續進展。 信網大宗商品頻道記者 于曉
[編輯:光影]大家愛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