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dress id="brzxx"><nobr id="brzxx"><progress id="brzxx"></progress></nobr></address>

    <address id="brzxx"></address>

    <address id="brzxx"></address>

    <noframes id="brzxx"><form id="brzxx"></form>

    搜索
    信網手機版移動繼續看新聞

    公共法律服務“黃島模式”幫扶民生“零距離”

    2017-02-27 21:37:12
    來源:信網
    作者:劉裕
    責任編輯:光影

    信網2月27日訊 “這幾起案件判決后,村委會根據判決書的判決,及時將賠償款發放給了村民,村民們都足額領到了賠償款。”近日,山東省青島市青西新區律師援助團律師張寶清拿著厚厚的一疊判決書告訴信網,他擔任援助律師兩年多來,已經幫老百姓打贏了80多起“民告官”官司。青西新區區委書記王建祥說,法律援助團是構建公共法律服務體系中的一項新舉措,為此重點構筑了“六大工作體系”,建立起了適合新區發展的公共法律服務體系基本框架,為群眾提供公益性、均等性、普惠性、便利性的基本公共法律服務。

    構建三級服務機構,六大體系全覆蓋

    全國第九個國家級新區青島西海岸新區覆蓋整個青西新區,轄26個鎮(街道、園區),城市社區65個,村(社區)1156個,10大功能區,常住人口180萬,地區生產總值列全國十八個國家級新區第3位。

    “近年來,青西新區以‘率先在全國建成覆蓋城鄉的公共法律服務體系,打造中國法治先行區’為目標,建立健全了區級、鎮街、社區三級法律服務機構。首先建立了區級公共法律服務中心,將法律咨詢、人民調解、法律援助、司法鑒定、普法宣傳、律師公證、社區矯正等多項司法行政職能納入到法律服務中心,為市民提供‘窗口化’‘一站式’便民法律服務,打造了‘半小時服務圈’。”青西新區司法局局長車貴正向信網介紹。

    同時,青西新區依托全區26家鎮街司法所、27家基層法律服務所資源,在每個鎮街都建立了公共法律服務站,打造成“15分鐘服務圈”;在村居設立司法工作室,打造“零距離服務圈”。

    “社區(村、居)有司法行政工作室、街道有公共法律服務站、區里有公共法律服務大廳,全區每個社區(村、居)都有一名專業的法律顧問,法律服務實現了‘一線通’‘一網通’。”青西新區區委常委、政法委書記柴方利說。

    該區通過構建聯動配合的社會矛盾糾紛調解、科學規范的社區矯正、職責明確的法治宣傳教育、應援盡援的法律援助、高效便民的公證服務、覆蓋城鄉的法律顧問“六大工作體系”,讓城鄉群眾在遇到法律問題或者權利受到侵害時都能獲得及時有效的公共法律服務。

    “政府買單”,城鄉一體惠民生

    “真沒想到,徐律師沒收一分錢,不僅為我討回了公道,也為我討回來了明白。”村民張宗軍的喜悅感激之情溢于言表。

    張宗軍所在的村莊4年前實施了拆遷改造。由于對拆遷政策的理解存在偏差,他屢次向村委反映自家的宅基地測量面積與實際不符,一直沒有得到滿意的答復。

    村里建立了司法工作室后,他向法律顧問訴說了自己的委屈,并在法律顧問的幫助下,找回了少算的補償款。

    “這幾年,我們在每個鎮街都設立了公共法律服務站,在全區213個中心社區建立了社區司法工作室,并通過政府購買服務的方式,為每個社區配備了1名法律顧問。”車貴正說,我們還將法律服務向企業延伸,在青島瑯琊臺集團、青島圣元乳業、福田雷沃重工等20多家駐區大型企業建立23處企業法律服務工作室。

    “居民有什么糾紛或者有什么不明白的事兒,都會給我打電話,簡單的我就在電話里解答;稍微復雜一點兒的,不出半個小時我就趕到居民家里。對60歲以上的老人,一律實行上門服務;對法律援助案件,全程跟蹤服務。”隱珠街道辦事處朝陽山路社區律師薛惠麗說道。

    建設鎮街級公共法律服務站,是青西新區構建覆蓋城鄉公共法律服務體系中的關鍵一環,發揮了承上啟下的重要作用。同時,將服務觸角延伸到村居,設立村居司法行政工作室,采取法律服務人員輪流駐點、現場辦公方式,將法律咨詢、矛盾糾紛調處等法律服務送到老百姓家門口,使城鄉居民都能就近、方便、快捷地獲取公共法律服務。

    暢通“最后一公里”,普惠服務聚民心

    在構建公共法律服務體系過程中,青西新區整合資源,完善了矛盾糾紛排查、預警、化解、處置機制,努力構建人民調解、行政調解、司法調解、仲裁調解、社團調解等多種調解模式,實現了調解工作全覆蓋;強化源頭管理,繼續保持社區矯正人員重新違法犯罪率為零;不斷加強法治宣傳教育工作,形成了全社會尊法學法守法用法氛圍;對老弱病殘等弱勢群眾提供公證、法律援助上門服務,實現了全區各社區(村、居)法律顧問全覆蓋。

    “過去,村里左鄰右舍之間,有個臉紅脖子粗的事兒,動不動要跑好幾里地甚至十幾里地,到區里、鎮上或者街道請求介入調解。”家住隱珠街道香榭麗景小區的桑女士深有體會,“現在方便了,街道將每一位調解員、社區法律顧問的手機號碼,全部印制在《健康養生手冊》《安全防范手冊》上,分發到每家每戶。有個什么事情,打個電話就解決了。我們私下里都叫它‘服務名片’。”

    “公共法律服務的全覆蓋,使法律走進社會基層,融入百姓生活,暢通了遇事找法、解決問題靠法的渠道,能夠讓老百姓在最快的時間、最短的距離找到法律明白人,有效地解決了法律實施中‘最后一公里’問題。”青島西海岸新區管委會主任、青西新區區長李奉利說。

    目前,青西新區三級公共法律服務已覆蓋全區。新區成立以來,累計接待法律咨詢2萬余人次,免費代寫法律文書1。7萬余份,化解各類矛盾糾紛2。6萬多起,全區律師、公證、司法鑒定、法律援助以及基層法律服務機構年辦理各類法律服務事項接近12萬件,為群眾避免和挽回損失4。5億元,城鄉群眾紛紛“點贊”。

    信網全媒體記者 劉裕

    [編輯:光影]
    信網版權稿件,歡迎轉載。轉載時請保留完整信息,否則追究侵權責任。
    精彩美圖 更多 >>

    分享到

    青島話題 更多 >>

    深度報道 更多 >>

    大家愛看

    信網手機版

    信網小程序

    青島網上辟謠平臺

    AI調解員

    Copyright © 2017 信網. All Rights Reserved 魯ICP備:14028146號 新聞備案:魯新網201653205魯公網安備:37020202000005號
    亚洲欧美精品一区二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