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dress id="brzxx"><nobr id="brzxx"><progress id="brzxx"></progress></nobr></address>

    <address id="brzxx"></address>

    <address id="brzxx"></address>

    <noframes id="brzxx"><form id="brzxx"></form>

    搜索
    信網手機版移動繼續看新聞

    交了5600元費用 做好的公眾號卻不是自己的

    2018-01-02 07:52:00
    來源:信網
    作者:張孝鵬
    責任編輯:光影

    信網1月2日訊 近日,江蘇省泰州市的葉先生向信網(熱線0532-80889431)反映,他與青島印象網絡信息技術有限公司(簡稱“印象網絡”)簽訂合同,要做一個自己出版圖書的公眾號,但開通后葉先生才發現,自己并不是公眾號的所有人。印象網絡負責人李先生說,現在公眾號的后臺信息已經全都給了葉先生,包括公眾號的賬號、密碼。

    \

    交費5600元做的公眾號不是自己的

    2017年9月,葉先生通過微信認識了自稱是印象網絡負責人的李先生, “當時他對我說微信公眾號做好了可以月入上萬,而且我正好想通過微信賣書,所以就與李先生簽訂了一份5600元的開發運營協議,做一個圖書銷售的微信公眾號。”

    11月12日,葉先生看到了李先生做好的微信公眾號,不料卻發現公眾號主體是芝罘區定表網絡科技咨詢服務部,法人是劉智慧,但葉先生壓根就不認識這個人。“我問李先生是怎么回事,他說個人是不能申請這個類型的公眾號。但我自己花錢請人做的公眾號卻不屬于我,這一點也不合理。”葉先生認為,如果個人不能申請注冊微信公眾號,李先生應該在簽訂合同前就進行說明,“如果那個時候我知道了這個情況,肯定就不會花這筆錢了。”

    信網在葉先生所簽合同中看到,印象網絡為葉先生所開發公眾號類型為服務號,只適用于媒體、企業、政府或其他組織,個人無法申請開通,開通時須提交組織機構代碼、營業執照等相關組織信息。

    印象網絡并未在工商部門登記注冊

    根據葉先生所簽合同上的公章,信網在全國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網查詢“青島印象網絡信息技術有限公司”,但是并未查詢到結果。隨后,信網聯系到了印象網絡負責人李先生,李先生卻表示印象網絡實為虛構,“當時為了增加信任度,就以這個公司的名字跟客戶簽訂的開發合同。”

    “主體法人確實不是葉先生,我們在申請開通時使用的是自己合作公司的信息,而且也得到了這家公司授權的。不過現在公眾號的后臺信息已經全都給了葉先生,包括公眾號的賬號、密碼。”李先生解釋,在他們行業里使用既有公司的信息來進行注冊很常見,而現在該公眾號的權限都已經交給了葉先生,如果葉先生想要更改賬號主體,隨時可以進行操作。

    律師:虛構公司私刻公章涉嫌詐騙

    山東誠遠律師事務所的郝律師告訴信網,私刻公章、虛構公司與葉先生簽訂合同,李先生一方涉嫌詐騙,“但是開發方確實為當事人做出了這樣一個公眾號,鑒于這個情況,當事人可以先和開發方進行協商,要求退費,如果協商不成,當事人可以向法院起訴主張合同無效,同時向公安部門舉報開方詐騙。” 信網全媒體見習記者 張孝鵬

    [編輯:光影]
    信網版權稿件,歡迎轉載。轉載時請保留完整信息,否則追究侵權責任。
    精彩美圖 更多 >>

    青島話題 更多 >>

    深度報道 更多 >>

    大家愛看

    信網手機版

    信網小程序

    青島網上辟謠平臺

    AI調解員

    Copyright © 2018 信網. All Rights Reserved 魯ICP備:14028146號 新聞備案:魯新網201653205魯公網安備:37020202000005號
    亚洲欧美精品一区二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