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說明:孫學錫(右)年輕時與恩師楊福江的合影。
在青島市北區麗景苑小區,有一位體態壯實身手矯健的老人,每天都會練一種亦剛亦柔、變化多端的拳術。這名老人名叫孫學錫,今年已經74歲了,他所練的拳術有一個響亮的名字:燕青拳。孫學錫老先生介紹說,他從7歲開始拜郝清桂師父的高徒管海云、楊福江學習燕青拳,至今燕青拳已經陪伴他六十七年時間。如今他正在推動青島燕青拳申請非物質文化遺產,讓這套拳術能夠更好地傳承,造福島城的武術愛好者和喜歡傳統文化的市民。
小學文化老拳師寫出十五萬字書稿
在老先生家里,記者看到厚厚的五大摞各類資料。這些資料中最新的一份,是老先生花了四年時間,撰寫的《燕青靠打地龍鏡門派紀實匯編》。全書共十冊,十五萬字,詳細記載了“青龍擺尾破刀螳螂路長拳短打燕青靠”及“地龍鏡”所傳承的燕青拳和地功拳。書中不僅詳細記載了燕青靠、地龍鏡的套路、腿法、長短器械、對練、擒拿術、女子防身術、三回九轉排打氣功等內容,還有燕青拳的傳說、介紹,祖師郝清桂、蒙師管海云、恩師楊福江等門派內主要拳師的人物介紹等。可以稱作是一本武林秘籍。
圖片說明:《燕青靠打地龍鏡門派紀實匯編》已經成書。
“我只有小學文化,寫這本書實在是太不容易了。”孫學錫老先生感慨地說:“但是我已經七十多歲了,我們門派的這些資料再不整理出來就真要失傳了。”于是從2013年開始,平時操弄刀槍劍戟的老拳師拿起毛筆,開始學寫初稿。這一寫就是四年,前后修改了三次,終于在2017年底完成了第四稿。
中華武術博大精深,各類拳術門派眾多,最講究門派正宗,師承完整。孫學錫老先生介紹說,燕青靠打、地功拳最早是由祖師郝清桂從原籍平度帶到青島的。后經管海云、楊福江等青島武術名家的發揚光大,到孫學錫、楊佩林、衣明生等人已是第三代。
30年前拍攝的武術套路成絕版資料
燕青拳技擊性強,講究身法,拳手在交手過程中,會把握機會突然發招制勝。其套路均可單練又能對打,套路變化多端、剛柔并濟,步法輕快矯健,手腳配合緊湊有力。“雖然本門技藝獨特優秀,內容極其豐富,只可惜文字性的史料奇缺,大都是師長們的口傳身教。”孫學錫老先生說:“個別文字記錄也是只言片語,不僅不成體系而且多有誤傳。”
圖片說明:拍攝于1984年-1985年間的燕青拳套路。
為了宣揚與傳播燕青拳,孫學錫老先生同門師兄弟楊沛林、衣明生等人,從1984年就開始了搜集整理工作。當時他們三人用了一年多時間,拍攝了上千幅照片,全面展現了燕青拳的套路、對打的影像資料。“那時候我們的工資一個月才50多塊錢,照相機和膠卷都是奢侈品,為了拍攝這些資料,省吃儉用吃了不少苦頭。”孫學錫老先生回憶說,后來實在買不起膠卷了,就買了一些便宜的電影膠帶來拍攝。
由楊佩林執筆編寫的《燕青拳》書稿約三十余萬字、拍攝的武術套路,1986年在北京舉行的全國武術挖掘整理成果展覽會上得到武林同行的高度好評。當年師兄弟三個人都是40來歲的壯年,身體素質好,動作也到位。如今這些拍攝于30年前的武術套路照片,已經成為絕版,也成為研究整理燕青拳的珍貴資料。
燕青拳門派傳承有序在青島已傳四五代
二十多年前,一部《霍元甲》電視劇的熱播,讓人們記住了那套充滿神秘色彩的拳法——迷蹤拳。之后,有人提出迷蹤拳就是燕青拳。對此,也有人持反對意見,認為燕青拳是燕青拳,迷蹤拳是迷蹤拳。其來歷有嵩山少林寺和尚緊那羅創拳之說,也有《水滸傳》中的梁山好漢小乙燕青創拳說。如今,燕青拳在北方地區主要是河北滄州和山東青島兩地傳播,青島傳承的燕青拳門派叫“青龍擺尾破刀螳螂路長拳短打燕青靠”。
青島的燕青靠打、地功拳來歷,島城武術界觀點比較統一,那就是由島城武術名家郝清桂先生于上世紀30年代從原籍平度帶到青島的。郝清桂先生1874年出生于平度大澤山下的大田鎮郝家村,自幼跟隨一名因躲避追捕而留在村中的外鄉人學拳習武。上世界30年代左右,他在東鎮(今臺東)成立了青島國術館第五練習所,在島上頗負盛名,學員眾多成績突出,多人成為島城武壇的佼佼者。
圖片說明:青島一代武術名宿楊福江(中)與徒弟們的合影。
郝清桂的弟子中比較優秀的有:郝宏勛、張金堂、楊福江、李寶賽、馬金海、刁洪發、管海云等人。郝清桂在去世前將武學悉數傳授于愛徒楊福江,他也成為青島燕青拳的第二代嫡傳掌門人。楊福江曾任青島107國術練習所武術教練,1942年因打抱不平教訓了一名日本憲兵隊的翻譯,而被當局通緝,被迫離開青島到即墨鰲山衛繼續教武術,抗戰勝利后才返回青島。解放后先后擔任青島市武術協會委員、原四方區政協委員、原四方區業余武術學校校長,區武術協會主席,多次帶領武術隊在區、市、省、全國武術比賽中獲得好成績。
張金堂、楊福江、管海云等人后來也開設武館,將燕青靠打、地功拳發揚光大,在島城弟子眾多。青島燕青拳第三代嫡傳人有孫學錫、楊佩林、逄志杰、喬儒意、馬玉君、徐國川、代義成、衣明生、劉錦明、華澤鵬等人。這些人也都到了六七十歲的年齡,在青島教授的徒弟、徒孫已經是青島燕青拳的第四代、第五代。
老拳師希望燕青拳能夠申遺成功
孫學錫老先生原先住在東吳家村,因為從小身子弱,七歲時師從同院居住的啟蒙老師管海云學習燕青靠打、地功拳。后又師從恩師楊福江,習練燕青拳以及長短器械、套路對練至今。多次在青島市、山東省等舉辦的武術比賽取得好成績。
圖片說明:孫學錫老先生獲得的部分獎牌和證書。
“我練拳的目的就是為了強身健體,傳承燕青拳的武術套路和武學精神。”孫學錫老先生說。但是在教徒弟們練拳的過程中,他也發現單靠言傳身教一來效率太低,再就是擔心傳承的過程中走樣。所以他才下定決心整理文字資料,另外也想能夠將青島燕青拳申請非物質文化遺產,讓這么好的拳術能夠傳承有序,繼續發揚光大。
據了解,燕青拳在河北滄州、山東濱州等地已經申遺成功,所以孫學錫老先生更迫切希望能夠在青島也申請非物質文化遺產,為島城市民和武術愛好者服務。經過孫學錫老先生的不斷奔走呼吁,如今,青島燕青拳已經得到了有關部門的重視,目前他正在積極準備材料,爭取能夠早日申遺成功。(文/修相科)
[編輯:洛克]大家愛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