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網1月11日訊 在青島市第十六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二次會議開幕式上,市長孟凡利向大會作政府工作報告,將努力使群眾享有更高水平的醫療作為2018年的工作目標之一,提出“實施健康青島2030行動,為群眾提供全方位周期健康服務。規范醫聯體建設,推進分級診療,實施‘互聯網+健康醫療’行動,促進群眾就醫便利化。”青島市人大代表付鋼是百洋醫藥集團的董事長,作為現代醫療行業里的領頭羊,他建議在青島啟動醫療機構處方信息共享平臺,以患者為核心,同時實現醫保部門對成本的控制和衛生行政主管部門對藥品質量的監管。
處方共享將成為醫改落地的有力推手
“對患有慢性病的老年人來說,定期到醫院排隊拿藥其實是一件挺有負擔的事情。既然青島市已經全面取消了藥品加成,破除了‘以藥養醫’,也應該盡快嘗試建立處方共享平臺,真正解決看病難的問題。”在百洋醫藥集團董事長付鋼看來,隨著國家醫療體制改革的持續深化,“兩票制”、降低“藥占比”、醫保支付方式等政策的相繼出臺,破除以藥補醫、推動醫藥分開、處方信息外流已成為必然趨勢。
付鋼告訴信網,由百洋智能科技推出的處方信息共享平臺處方共享平臺已經在廣西梧州市成功實施,“在廣西梧州,處方共享平臺已經成為全國示范性項目,到目前已經有21家二級以上的醫院接入,在區域內300多家連鎖藥店實現處方信息共享。平臺還成為2016年國務院《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2016年重點工作任務》、推動醫藥分開成功案例,并建議全國范圍內推廣復制。”
有了試點的成功,付鋼認為處方共享平臺在青島也完全有落地實施的可能。“2017年取消的藥品加成為全市人民省去了21億元的藥品支出。但一些患有慢性病的老年人還是需要反復到醫院排隊拿藥,對他們自身和子女來說都不方便。而處方共享平臺建成后,患者可以自由選擇到醫院還是藥店拿藥,有的藥店還可以提供送藥上門服務。”付鋼說,處方共享平臺不僅解決了拿藥方便的問題,更重要的是通過數據的互聯互通,能夠讓大型醫療機構與基層醫療機構的數據實現共享,醫院跟藥店能夠共同聯系起來,為慢行病患者提供一種數字化的、可持續的、全過程可監管的、透明的服務體系,社保部門也可以在這種數字化的服務體系內很好地控制成本,對于這種過度處方或者不合理的用藥,也能得到很好的監管。
處方共享平臺的建設要以患者為核心
付鋼所建議的處方共享平臺是以患者為核心,聯合醫院、政府衛計委、食藥監、人社局等部門以及社會藥店共同實現醫療機構處方信息、醫保結算信息、藥品銷售信息的互聯互通,是實時共享的信息化平臺。平臺通過與醫院HIS系統對接確保處方來源真實性,通過合理用藥系統確保處方合理性,通過與藥店庫存及銷售系統對接確保患者購藥的可及性,通過多種形式主動向患者提供處方信息,確?;颊咧闄嗪瓦x擇,同時提供藥事服務及政府運營監管入口。
“我建議啟動處方信息共享平臺試點,由市衛計委、市食藥監局、市人社局共同牽頭,以市立醫院等3所試行‘一票制’的醫院為試點,以全市管理規范的部分社會藥店為參與試點藥店,搭建以醫院為建設核心的處方共享平臺。”付鋼表示,通過處方信息共享平臺建立藥品處方真實性回溯機制,提升藥店處方真實性管理水平,推動藥店藥事服務水平,同時為進一步進行藥店分級管理探索標準和依據;還可以在試點藥店開放慢病病種藥品社保統籌賬戶的報銷,為慢病患者購藥報銷提供保障。
而在完成試點后,付鋼還建議協同區域管控的醫療機構及區域內管理規范的社會藥店,共同建設市級區域的藥品處方信息共享平臺,實現青島全市醫療機構處方信息、醫保結算信息和藥品零售銷售信息的互聯互通、實時共享的信息化平臺。在區域處方共享平臺運行穩定的情況下,搭建“慢病藥品福利管理(PBM)”醫保控費模式,為慢病患者節省藥品開支、社保合理化控費提供手段。
未來醫療行業還看人工智能
“從互聯網到大數據再到現在的人工智能,IT技術的發展實際上是提高了人對海量數據的處理能力。以腫瘤二代的高通量測序為例,有五百多種突變和十幾個表達通道,原本要依靠人力來判斷患者表達方式的工作完全可以由人工智能替代,為醫生治療方案提供科學的決策支持。”付鋼認為,隨著IT技術的發展,醫療行業的信息化技術水平會有著明顯的提升,人工智能在醫療行業里的應用也會越來越廣泛,這將會推動青島的醫療水平持續走高。
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到了“率先發展”這個關鍵詞,“不僅青島的經濟社會發展要走在前列,醫療水平的發展也要走在前列,人工智能就是一個很好的突破口。”付鋼表示,2018年人工智能將會在醫療行業里發揮突破性的作用,以百洋醫藥集團為例,目前已經引進了IBM Watson,在腫瘤治療的決策支持和基因測序數據解讀上發揮了重要作用,下一步集團還將在影像決策支持和重大疾病篩查等方面進行全面布局。
“全國已經有近50家三甲醫院開始和百洋一起建立了百洋沃森多學科會診中心,青島的市立醫療集團跟青醫附院是最初的兩家。目前,我們正在市北區的大健康產業園里打造智慧醫院的樣板。我認為,青島在醫療行業的智能化應用方面已經走在了全國的前列。”信網全媒體首席記者 于曉
[編輯:光影]大家愛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