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網1月12日訊 1月10日上午,青島市第十六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二次會議在市人民大會堂正式召開。當日下午,信網(0532—80889431)見到了青島市即墨區家庭服務業協會名譽會長王文華代表。她提出促進家政服務業健康發展,推進社會組織承接政府服務的相關建議并對此做出了詳細說明。
促進家政服務業健康發展
據了解,即墨區家庭服務業協會是集月嫂、鐘點工,陪護和家政保潔服務等板塊組成的一個社會團體。“這部分人群大多是社會上的弱勢群體,我們通過對他們進行相關的心里輔導,技能上的培訓學習等,幫助他們樹立自信,逐漸融入進社會,從而使他們得到再就業。”王文華告訴信網。。
家政服務業是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而在近年迅速崛起的新興服務業,它對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改善生活質量、促進就業、擴大內需具有積極的作用。實踐證明,規范發展家政服務業契合了黨和政府工作的重點、社會關注的熱點和群眾期盼的焦點,也拓展了婦女創業帶動就業的領域,更是積極探索“4050”婦女、城市下崗女工、女大學生、零就業家庭婦女就業和農村富余勞動力轉移新途徑。 目前,隨著城鄉居民生活方式的轉變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家政服務業已成為目前我國社會需求增長最快的行業之一,
王文華通過自己親身的工作經歷和調研后發現,在此行業發展中的過程中,也存在不少需要改善的問題,家政服務企業普遍小而散、管理混亂,相當多的企業只管收介紹費;從業人員絕大部分來自偏遠農村地區,文化程度較低,基本上沒有接受過職業道德、專業技能培訓,且流動性很大,這會導致諸如虐待嬰幼兒和老人事件屢屢事件的發生,甚至產生更為嚴重的后果,
同時,家政服務標準缺失,雇主利益受損也難以追責,大量家政服務人員反映無法獲得養老、醫療、工傷等社會保障問題也有所顯現。
“對于從業人員,不一定要求其本人喜歡這個職業,但對其的職業道德必須進行教育和把關,這也是根本需要解決的問題。”王文華說。
對于上述現況,王文華建議,應盡快建立和完善家政服務行業需要的專業技術人才培養和人員培訓相結合的教育培訓體系,推動家政服務業從低端的保姆市場向現代服務業轉變;對從業標準和職業規范進行全面完善,使從業人員的職業道德、技能有質的提升,可以制定相關行業細則,對上崗后的從業人員,進行資質服務跟蹤考核管理。 另外,還應建立健全從業人員技能培訓和考核制度,從業人員需具備相關資質,視其實際從業表現情況核發從業資格證書,達到持證上崗。
推進社會組織承接政府購買服務
信網獲知,社會組織承接政府購買服務,多集中在養老服務、教育服務和就業創業的幫扶服務等專業領域。而公共衛生和基本醫療、保障性住房服務、法律援助服務等領域幾乎為零。對此,王文華建議,應該拓寬購買服務的領域和范圍,例如向社工組織購買社區服務,專業的社工根據社區自身的問題和情況進行直接有效地幫助,從而使得社區工作順利進行。真正建立起一個“政府扶持監督,社會組織承接,專業社工引領,項目化運作,志愿者參與”的社區服務新模式。
王文華說:“在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中強調了要充分發揮社會組織的作用,合理將社會組織和社區工作融合起來,讓社會組織進入到社區,幫助百姓解決問題,才能真正讓百姓有幸福感和滿足感。”這樣一來,將大大激發了社會組織活力,有利于更好促進社會組織的健康有序發展。
近幾年,隨著即墨區的經濟飛速發展,相關產業鏈正在逐步完善和發展,家政服務業等社會組織憑借自身作用和優勢,不斷加快促進民生和社會事業建設健康發展的進程。 信網全媒體記者 叢黎
[編輯:芃芃]大家愛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