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網3月2日訊 2月23日—3月1日,紅島經濟區2018年機關建設“學習大講堂”活動正式舉辦。作為工委“出去看、聽人講、關門議”工作思路的重要舉措,信網(0532—80889431)獲悉,紅島經濟區堅持舉辦機關建設“學習大講堂”,今年更是邀請到了十九大文件起草者之一的岳慶平教授、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產業經濟研究部副部長楊建龍等重量級專家學者,圍繞黨的十九大精神解讀、黨的十九大開啟中國經濟新局面等課題展開授課。
2月23日“學習大講堂”首講,岳慶平教授以《黨的十九大精神解讀》為題作了講座。紅島經濟區工委委員,高新區工委副書記、管委副主任尚立群出席活動,高新區工委委員、紀工委書記賀實主持開班式并講話,于惠霞、褚曉明、肖焰恒、慈國慶、尹義林、薛潤波、聞武等領導參加活動,高新區機關、事業單位全體干部等400余人聽取了講座。
岳慶平以“十個新”、“十個最”、“八個明確”、“十四個堅持”、“八大改革著力點”、“十件民生實事”、“八個增強”、“六大任務”為切入點做了全方位指導解讀。提到高新區如何落實省委書記劉家義《在山東省全面展開新舊動能轉換重大工程動員大會上的講話》精神,岳教授表示一直對高新區新舊動能的轉換寄予厚望。在這方面高新區一直走在前列,歷來注重引進高層次拔尖人才,營造創新創業的優質環境。每個高新區工作人員都應該從自身從點滴做起,為新舊動能轉換和創新創業貢獻自己的力量。
十九大報告為我們的經濟發展勾畫了什么樣的藍圖?如何從中去了解中國經濟的未來?新動能的“新”從何而來......在2月24日大講堂第二講,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產業經濟部副部長楊建龍帶來的《解讀十九大開啟中國經濟新局面》講座中,這些熱門的話題都找到了答案。楊建龍從當前中國經濟發展面臨的新矛盾、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來龍去脈、一帶一路等問題開始說起,進而分析了區域發展格局正在發生的巨變以及新動能、新技術、新產業、新機遇等話題。
2月27日開始,“學習大講堂”活動進入到第二階段—了解形勢開拓視野。“學習大講堂”第三講邀請到了實力派養生專家張秀芳老師就《健康養生 健康生活》作了深度講解。講座中,張秀芳從呼吸系統入手,對脊椎、臟腑等關乎人體健康的重要系統做了深入淺出、通俗易懂的講解。同時輔以案例和實踐,帶大家對日常體征防護常識進行了現場學習。
十九大報告中提到“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是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的戰略支撐”,很好的詮釋了創新的重大作用。如何更好地領會十九大報告中的創新精神、把握產業變革大趨勢、高新區如何創新培養新經濟新動能?......在2月28日“學習大講堂”第四講中,科技部研究中心研究部部長胥和平帶來的題為《創新引領 培育增長新動能》的講座,深度解析了這些問題。提到高新區的發展,胥和平對青島高新區的發展給予了較高評價。新形勢提出新考驗,他建議青島高新區下一步要進一步夯實自身知識創新能力,提高在引領新經濟發展上的能力,增強培育新經濟新動能的能力,把全域全行業創新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上,突出產業集群,成為整個城市發展的強大引擎。
3月1日大講堂最后一講,兩彈一星國際基金會名譽會長、中國紅色文化委員會常務副會長、海軍少將吳方臣以《大國安全》為題作了講座,解讀了中國安全形勢、陸地形勢發展、海上形勢發展、海軍的主要任務和軍民融合共筑強軍夢。
五個半天的時間,五場高規格的講座,一流的專家學者,紅島經濟區機關干部圍繞黨的十九大精神、經濟發展、科技創新、軍事外交等領域進行了集中學習,在機關上下掀起了一股創新學習的小高潮,機關干部們紛紛踴躍聽課汲取專家講課“干貨”,同時表示要把學習的內容運用到實際工作中,落實到全區新一年全面建設發展的事業中。
信網全媒體記者 叢黎
[編輯:光影]大家愛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