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dress id="brzxx"><nobr id="brzxx"><progress id="brzxx"></progress></nobr></address>

    <address id="brzxx"></address>

    <address id="brzxx"></address>

    <noframes id="brzxx"><form id="brzxx"></form>

    搜索
    信網手機版移動繼續看新聞

    青島鄉醫管理取得新突破 收入明顯提升

    2018-05-04 13:49:30
    來源:信網
    作者:劉裕 肖海青
    責任編輯:光影

    信網5月4日訊 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大力培養合格的醫療衛生人才,近年來,青島市通過提高鄉村醫生待遇、完善人才引進機制、改善農村醫療環境等措施,大力推進鄉村醫生管理工作,在高校定向免費培養鄉村醫生等方面取得了新突破。

    提高鄉醫待遇,收入明顯提升。青島市首先提高在崗鄉村醫生基本收入標準,將基本公共衛生籌資標準提高至54元/年/人,位列山東省第一,并按照工作績效的48%撥付到村衛生室;將村衛生室一般診療費支付標準提高為10元/次,個人自負比例保持不變;鼓勵有條件的區市提高區域內基本藥物補助標準。目前,全市村衛生室基本藥物補助全面提高,最高的村衛生室達2.8萬/年,最低的村衛生室達9000元/年。

    鼓勵鄉村醫生承擔農村居民長期醫療護理保險,對養老院集中養老、居家養老的老人,以及失能、半失能人群,定期開展巡診巡護;推行村衛生室醫療責任險和運行補助等措施,全市80%的村衛生室投入醫療責任險,最高保額可達120萬元。部分條件較好的區市通過資金補助形式,為鄉村醫生購買養老保險。通過一系列政策,青島市在崗鄉村醫生收入有了大幅度的提高,人均收入增加近萬元。目前,青島市在崗鄉村醫生收入已經遠遠高于當地農村居民年均純收入,部分區市鄉村醫生年均收入已經高于鎮街衛生院在編職工收入,有效提升了鄉村醫生工作人員的積極性。

    為解決老年鄉村醫生后顧之憂,青島市將符合條件的老年鄉村醫生生活補助納入財政給予保障,目前,全市1.4萬余名老年鄉村醫生享受到此項補助,發放資金1.2億元。

    定向培養公開招錄鄉醫,實施“區市管鎮聘村用”。青島市出臺了《關于進一步加強鄉村醫生和基層醫療衛生機構醫生隊伍建設的實施意見》,指導和引領全市進一步加強鄉村醫生隊伍建設,促進鄉村醫生向職業化方向發展。實施“區市管鎮聘村用”機制,區市設立鄉村醫生人才庫,實行統一管理、統籌安排,鎮街衛生院與新進的定向委托培養的醫學畢業生簽訂勞動合同,享受與現有職工同等待遇,鄉村醫生隊伍建設整體水平得到全面提升。

    開展鄉村醫生定向免費醫學生培養。聯合省醫學高等??茖W校在青島市嶗山區試點開展鄉村醫生訂單式定向培養試點,凡招錄、報考定向培養并錄取的學生,簽訂定向就業協議后,可享受財政“兩免一補”,即免學費、免住宿費、發放補助生活費,累計享受到財政補貼??粕鸀?7200元、本科生為62000元,服務期不少于6年。目前,青島市40名學員已在校學習。下一步,將在現有試點的基礎上,擴大培訓學校范圍,在全市推廣鄉村醫生定向培養。

    面向社會和院校公開招錄鄉村醫生。結合老年鄉村醫生退出空崗情況,組織區市面向社會公開招錄鄉村醫生,具有執業(助理)醫師資格的人員都可參加招考。深入到省內多家醫學院校組織多場鄉村醫生專場招聘會,凡是醫學專業的大專畢業生都可以報考,對招錄畢業生在取得全科執業醫師資格后可提前一年晉升中級職稱,在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公開招聘時優先聘用。目前,已有近百名醫學本科或大專畢業生簽訂了就業意向協議。

    改善農村醫療環境,提升基層綜合服務能力。推進鎮街衛生院承辦中心村衛生室,按照服務半徑不超過一刻鐘和服務人口2000-4000人的原則,通過整合距離相近的村衛生室和依托新型農村社區建設,積極推進中心村衛生室建設,將原來分散執業的鄉村醫生和醫療設備實行集中調配使用。由鎮街衛生院承辦或領辦中心村衛生室,實行中心衛生室規劃布局、科室設置、外觀標識的“三統一”和行政、人員、業務、財務的“四統一”,選派部分醫護人員充實到中心村衛生室,實現村衛生室二十四小時有人值守和服務能力的大幅度提升,農村居民就近能夠享受到更加規范的醫療保健服務。

    嚴格鄉村醫生準入和退出機制。在村衛生室從業的醫護人員必須具備相應資格并按規定進行注冊。新進從業人員必須具備執業(助理)醫師或鄉村全科執業醫師資格,取得全日制大專及以上學歷的醫學畢業生,須在5年注冊期內取得執業(助理)醫師資格或鄉村全科執業助理醫師資格。組織區市對年滿60周歲的鄉村醫生退出鄉村醫生隊伍,對符合條件的鄉村醫生可實施逐年返聘,既保持了鄉村醫生結構,又保留了鄉村醫生優秀人才,全市鄉村醫生隊伍結構呈現年輕化,平均年齡由原來的52歲降到50歲左右。

    發揮“互聯網+醫療”優勢,打造智慧健康。將互聯網+應用到村衛生室中,為基層群眾提供方便快捷的服務,不斷加大資金投入力度,及時將村衛生室衛生網進行升級,建成了集醫療服務、基本藥物和醫保結算等于一體的村衛生室工作站系統。建立“健康信息云系統”,通過掃描服務對象手中的二維碼識別卡,在手機上即可實時掌握查看相關健康信息。同時實現手機APP軟件隨時查詢體檢結果,極大提高了居民體檢的積極性。引進信息化移動查體車,查體車具有身份識別和實時拍照功能、血液標本可“即采即檢”、能自動生成符合國家標準的電子健康檔案,并與衛生平臺相連,居民在衛生室持身份證即可享受一站式查體服務,實現了健康檔案、就診信息等互聯互通。

    信網全媒體記者 劉裕 通訊員 肖海青

    [來源:信網 編輯:光影]
    信網版權稿件,歡迎轉載。轉載時請保留完整信息,否則追究侵權責任。
    精彩美圖 更多 >>

    青島話題 更多 >>

    深度報道 更多 >>

    大家愛看

    信網手機版

    信網小程序

    青島網上辟謠平臺

    AI調解員

    Copyright © 2018 信網. All Rights Reserved 魯ICP備:14028146號 新聞備案:魯新網201653205魯公網安備:37020202000005號
    亚洲欧美精品一区二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