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網5月18日訊 劉志剛,現任青島市交警支隊市南大隊隧道中隊副中隊長,1995年10月從警以來,他歷經了市北大隊、市南大隊、隧道中隊,從事過道路執勤、事故處理、車輛檢查、交規宣傳等幾乎囊括了所有交警職責的一線工作。他說,警察這份職業是神圣的,有一種榮譽感和使命感,他從骨子里熱愛這份職業。從2010年至2016年,劉志剛連續6年被評為優秀公務員、兩次個人三等功、四次嘉獎……榮獲的嘉獎不勝枚舉。23年,劉志剛無懼風雨,壯志躊躇地戰斗在交通管理工作的一線崗位上。
23年時間成為一線工作上的全面能手
結實的身板、黝黑的皮膚,是劉志剛給人的第一印象,常年的風吹日曬雕刻出了他堅毅的面龐。從1995年10月從警以來,他在交通管理的一線崗位上已經戰斗了23個年頭。
23年來,劉志剛輾轉了青島市交警支隊市北大隊、市南大隊,2017年7月,他到了青島市交警支隊市南大隊隧道中隊任職副中隊長。在23年的職業生涯中,劉志剛可謂經驗豐富,他從事過道路執勤、事故處理、車輛檢查、交規宣傳等幾乎囊括了所有交警職責的一線工作,成為了一線工作上的全面能手。
青島市交警支隊市南大隊隧道中隊肩負著膠州灣隧道的交通安全保障工作,同時還承擔著一部分老城區的交通管理工作和部分新冠高架橋的交通管理工作,轄區內重點區域包含膠州灣隧道、團島農貿市場、八大峽廣場、房產交易中心以及5所中學、5所小學。加之老城區道路環境因素,壓力大、任務重。而肩負著一線指揮崗位的劉志剛任務更加艱巨,既要配合中隊長的指揮工作,同時還要帶領一線干警落實實際工作。
尤其在老城區,居民多以老年人為主,道路狀況復雜,轄區內又有團島農貿市場,“車多人多”成為農貿市場周圍的顯著特點,相較于車輛管理,行人的疏導工作任務更加艱巨,劉志剛帶領一線干警投入大量的精力,在團島農貿市場周圍維護交通秩序,保障市民的出行安全。針對老城區難停車的特點,劉志剛與同事們想盡辦法,充分實現停車泊位的增加。
司機行人一句謝謝就很滿足
“車越來越多,壓力越來越大。”在劉志剛看來,如今的交通環境與他剛參加工作時變化非常大,他告訴信網,1995年,剛參加工作時,路面上的車輛非常少,“就那么點車,那時候好管理。”
劉志剛說,交警的工作雖然累,但他也時常能夠感受到快樂,“現在人的素質普遍提高了,大部分司機在勸導下,能認識到自己的錯誤,甚至說上一聲謝謝,有的行人也會說上一句謝謝,那種感覺很好,很滿足。”
交通管理工作任重而道遠,劉志剛說,隨著轄區交通環境的改變,如何做好交通管理工作,進一步提高駕駛員的素質和遵紀守法的觀念,是他作為交通管理工作者在今后探討的重點問題。
無暇顧及家庭但從未后悔
“他吃藥比吃飯積極。”從劉志剛的同事那里,信網了解到,看似健康的他實際上長期患有高血壓,劉志剛本人也坦言,長年累月地工作,自己身上落下了不少小毛病。“就是喜歡這個工作嘛。”劉志剛告訴信網,從小時候,警察在他的心里就是神圣的,“我喜歡交警這個職業,它讓我有榮譽感和使命感。”
從2010年至2016年,劉志剛連續6年被評為優秀公務員、兩次個人三等功、四次嘉獎……榮獲的嘉獎不勝枚舉。
突出的工作背后,是劉志剛對家庭的虧欠,談到家庭,他說,妻子對他的工作還是很支持的,但工作性質決定了他不可能事業和家庭都顧及的上。
尤其是在執行任務時,劉志剛更沒有時間去擁抱家庭的溫暖,“基本上隧道天天要夜查,還有其他地方也要查,最晚的時候能到凌晨2點多,我三天要值一次班,24小時待命。”
“虧欠的太多。”談到家庭,劉志剛的眼神中閃爍出一抹難以察覺的愧疚,他的孩子今年上初二,馬上就要進行“小三科”考試,但身為父親的他,在孩子的生活和學習上根本無暇顧及。
23年,劉志剛從初出茅廬轉變成了如今的鐵漢,風雨的雕琢讓他的眼神如炬,歲月的洗禮讓他更堅定信念,他從未后悔選擇交警這個職業,他以高度的責任感,繼續維護著一方百姓的交通安全。
信網全媒體記者杜杲燃
[來源:信網 編輯:三人目]大家愛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