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網6月21日訊 一個地方營商環境怎么樣,政府服務好不好,政策是否利于企業發展等軟環境條件,往往成為決定企業是否注冊、落戶的重要因素。近日,信網從嶗山區市場監督管理局了解到,截至5月底,嶗山區已注冊各類市場主體61727戶,同比增長15.6%,注冊資金億元以上企業達到581戶,占比比全市平均數高4.5個百分點。這些數據的背后都體現著嶗山區在著力優化營商環境、深化“放管服”改革等方面做出的不懈努力,為吸引優質企業落戶創造條件,為更好地服務經濟發展夯實根基。
“零退回、一次過” 政企合作智能登記助力宜家落戶
在青島宜家家居有限公司落戶過程中,嶗山區積極主動做好企業服務工作,前期因企業申請的名稱行業為“家居銷售”,無法突出宜家品牌多元化的特點,區市場監管局得知后,積極與市工商局溝通協調,在不影響企業原申報材料的情況下,“青島宜家家居有限公司”名稱得以核準通過。企業進入設立階段后,區市場監管局安排招商專員全程靠上幫助企業完成設立登記材料,利用微信、電話第一時間解答企業問題,利用“政企合作智能登記”模式,線上審查企業登記材料,“鍵對鍵”的提出修改意見,確保簽字蓋章“一次過”,提交材料“零退回”。
10月13日,青島宜家家居有限公司在拍下企業用地之后,宜家相關負責人前來區行政審批大廳提交設立材料。由于前期所有材料已經通過在線審查,整個受理過程只用了10分鐘,青島宜家家居有限公司順利取得營業執照。
嶗山區市場監管局藺科長介紹說:“當時宜家的相關負責人在北京,以往所有的手續都需要他們本人前來辦理。我們當時用快遞郵寄材料,用微信拍照對傳照片等方式簡化了前期手續和流程,本來他們預計明年才能營業,結果提前到今年”。
“改什么、放什么” 切實提升百姓獲得感和幸福指數
“國務院十次會議七次講‘放管服’,我們也在想,改革開放四十周年,‘放管服’改革到現在地步,到底還應該放什么,管什么。”嶗山區市場監管局局長齊玉國表示,改革應當切實解決老百姓的面臨的堵點、痛點、難點問題,結合全省正在開展的“大學習、大調研、大改進”工作,嶗山區市場監管局牽頭召集區已辦企業、待辦企業和常駐企業進行座談。“聽他們講完了之后,說實話我們都有點驚訝,改革必須切合民意,閉門造車談改革是行不通的。所以我們決定換一個角度考慮改革舉措,我們以一名創業者的身份對企業注冊的全流程進行體驗,從中發現了很多問題,在此基礎上我們堅持問題導向,以提升老百姓的獲得感、滿意度為目標,從頭梳理改革流程,提出了以‘六個辦’為核心的‘一次辦好,全程無憂’嶗山商事制度改革模式。”
“六個辦 一次辦好” 用嶗山模式做好服務企業的“店小二”
為什么提出“六個辦”?嶗山區市場監管局局長齊玉國這樣說,“你提出的任何做法不能憑空來。嶗山區是(青島)大學最集中的地方,人才市場和孵化器也具備一定的規模,針對這部分大學生或創業者,如何讓他們想創業,了解創業,愿意創業。對此,我們就提供培訓和資訊服務,讓他們‘愿意辦’ 。”
優化咨詢導辦,推出自助語音應答服務、制定辦事指南、創新微信在線咨詢服務,讓創業者“愿意辦”。加強專業指導,引入專業幫辦、開通“銀政企登記直通車”服務,打通營商環境建設的“最后一公里”,讓創業者“無憂辦”。
全面推進全程電子化登記,開發“嶗山微注冊”微信平臺,推行“政企合作智能登記模式”,拓展自助辦理服務途徑,發揮“互聯網+”優勢,加快“網上辦”。實施“一窗受理、統籌聯辦”、銀行開戶提速辦理、推行“一窗受理、全域通辦”登記模式,實現商事主體登記“跨區域、零距離”服務,實現“一窗辦”。
優化辦事流程,實行“容缺承諾”審批模式、實施“審核合一、一人通辦、一辦到底”制度,實現“馬上辦”。實施閉環服務,推進“雙隨機、一公開”監管、抓好企業年報公示工作、不斷完善信用信息平臺建設,實現“全程辦”。
改革的探索之路,很多時候意味著你要摸著石頭過河,才能知道“路”在何方。談起嶗山優化營商環境的改革之路,齊玉國局長表示不變則已,變時,就一定要做符合民情,能切實提升百姓獲得感的舉措。“嶗山區398平方公里,還有山區的。我們問自己,你說老百姓是在當地辦手續方便,還是跑大廳來方便?我們就率先提出一個理念,讓老百姓出門就可以辦企業!為此,我們就和銀行合作,將企業開辦窗口延伸到老百姓身邊,通過試點,效果非常好,很受歡迎,青島市工商局也準備把這個做法在全市鋪開。”
對于正在做的事兒,嶗山區市場監管局表示,他們愿意做拓路者和試金石,用“店小二”的服務意識換群眾的“幸福指數”、企業的“發展指數”,用便利、優質的服務打造高標準、國際化、法治化、便利化的營商環境。
信網全媒體記者 杜杲燃 通訊員 逄汲濱
[來源:信網 編輯:光影]大家愛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