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dress id="brzxx"><nobr id="brzxx"><progress id="brzxx"></progress></nobr></address>

    <address id="brzxx"></address>

    <address id="brzxx"></address>

    <noframes id="brzxx"><form id="brzxx"></form>

    搜索
    信網手機版移動繼續看新聞

    顧客欲以舊換新 才被告知金手鐲并非純金

    2018-10-16 16:04:07
    來源:信網
    作者:于曉
    責任編輯:芃芃

    信網10月16日訊 五年前,市民王女士在臺東利群的中國黃金專柜購買一只黃金手鐲,按克計算手鐲總價有7500多元。前段時間,她母親提出想換個新款的金手鐲,王女士就拿著這只五年前買的金鐲子去了商場。不料,工作人員卻告訴王女士,手鐲中有一部分并不是足金的,在兌換時需要減掉這部分重量,這不禁讓王女士懷疑自己買到了“假黃金手鐲”。信網咨詢了利群商廈珠寶部,工作人員解釋由于黃金手鐲卡扣部分的工藝需要,在制作時確實使用的是18K金,目前已經按照消費者的要求,按照原有首飾的重量為其兌換了新的手鐲。

    金手鐲不純了?

    “一開始我去的是另一家商場的中國黃金柜臺,結果人家說這個手鐲有一部分不是純金的,必須要減掉這部分克數才能兌換。”這個答案讓王女士有點懵,當時購買小票還留著呢,怎么金手鐲就不純了呢?當王女士來到當時購買金手鐲的利群商廈時,發現中國黃金的柜臺已經撤了。

    信網了解到,用舊的黃金飾品兌換新款飾品,這在黃金飾品市場中是一項比較常見的服務,消費者只需要補上差價即可,不過不同品牌的廠家在兌換時也會根據黃金飾品的不同磨損情況收取一定的折舊費、工費或者差價。

    根據王女士反映的情況,信網聯系到了利群商廈珠寶部的工作人員,對于王女士所說的金手鐲不純一事,工作人員解釋這是由于手鐲的制作工藝要求導致的。“這種款式的手鐲在2013年前后是比較流行的,但是手鐲的卡扣部分對硬度的要求比較高,所以在制作時使用的是18K金,而不是24K金,也就是現在所說的足金。”

    工作人員解釋,18K金的硬度更高,但純度確實低于24K金,不過從單克的價值看18K金的價值更高,所以在購買時都按照24K金的價格計算并不會讓消費者吃虧,“而且無論是24K金還是18K金,都是符合國家要求的。”

    商場已經與顧客協商好

    信網走訪商場發現,在黃金飾品中的一些配件比如黃金耳釘的耳釘堵、手鐲卡扣等確實不是足金,但是銷售人員很少主動告知消費者這種情況,只有部分品牌會在柜臺上粘貼提示,“也基本上沒人問這種問題,來的顧客如果想要黃金飾品,我們就都介紹是足金的。”目前,利群商廈已經與王女士協商好,按照消費者的要求兌換了新的首飾。

    根據2016年5月4日開始實施的《首飾貴金屬純度的規定及命名方法》第1號修改單,含量與純度是兩個概念。含量是貴金屬質量分數的具體值,純度是貴金屬質量分數在某一范圍內以千分數表示的最小值,像足金指的是大于等于990.0‰的黃金含量,而18K金則是指大于等于750.0‰而小于916.0‰的黃金含量。

    律師:商家應主動告知消費者情況

    雖然按照工作人員的說法,無論黃金首飾中使用18K金還是足金都符合規定,但這種純度上的差異真的可以不提前告知消費者嗎?北京京師律師事務所青島分所的李升成律師認為,消費者權益保護法中明確規定消費者享有知情權和公平交易權,所以即便是黃金首飾“不純”是符合工藝要求的,商家也應該主動告知消費者,“畢竟18K金和足金在價值上還是有差距的,如果不告知消費者則有欺詐嫌疑。” 信網全媒體首席記者 于曉

    [來源:信網 編輯:芃芃]
    信網版權稿件,歡迎轉載。轉載時請保留完整信息,否則追究侵權責任。
    精彩美圖 更多 >>

    青島話題 更多 >>

    深度報道 更多 >>

    大家愛看

    信網手機版

    信網小程序

    青島網上辟謠平臺

    AI調解員

    Copyright © 2018 信網. All Rights Reserved 魯ICP備:14028146號 新聞備案:魯新網201653205魯公網安備:37020202000005號
    亚洲欧美精品一区二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