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dress id="brzxx"><nobr id="brzxx"><progress id="brzxx"></progress></nobr></address>

    <address id="brzxx"></address>

    <address id="brzxx"></address>

    <noframes id="brzxx"><form id="brzxx"></form>

    搜索
    信網手機版移動繼續看新聞

    信新相映佳木斯路社區送清涼 志愿者服務感動居民

    2019-08-07 17:23:44
    來源:信網
    責任編輯:亞麥

    \

    ( 來源:信網)

    信網8月7日訊 8月7日上午9點30分,“信新相映”公益平臺志愿服務大集準時在遼源路街道佳木斯路社區黨群服務中心拉開帷幕,本次活動共有10支志愿團隊30名志愿者參與其中,為周邊居民提供了免費小家電維修、免費維修紗窗、理發、義診、珠寶鑒定、首飾清洗等多種服務。

    \

    志愿者于仙翠在為居民理發( 來源:信網)

    志愿者于仙翠是一位來自市北巴士第六分公司的車輛保潔人員,“信新相映”舉辦的每場公益活動都能看到她的身影。信網了解到于大姐本職工作的任務是比較繁重的,在夏天旅游旺季的時候,每天早上5點就要到達工作崗位,開始進行9輛公交車的內外保潔工作,“一般是從5點開始,干到12點左右才能把9輛車清潔完。如果參加公益活動的話,我會早上4點到崗,先把自己的工作做完,再來活動現場服務,活動結束后再趕回單位繼續工作。”雖然累,但是于大姐看到服務對象滿意的笑臉,聽到他們發自內心的感謝,她心里覺得非常滿足。“我以前開過理發店,有底子,公司在召集志愿者的時候我就主動報名了。我也不會別的,就會這點技術,能利用工作之余服務社會,心里覺得挺好的。”做了兩年多志愿者,于大姐已經記不清參加了多少活動,服務了多少市民了。“能為別人做點事,幫助到別人,為社會多少做點貢獻,我覺得很榮幸。”于大姐幫助他人的想法也是源于別人對她的幫助,“我孩子小的時候,我和他爸都要上班,家里只有老人和孩子,我的鄰居們就都來幫忙。在我生病住院的時候,鄰居都把我的孩子接到自己家里幫著照顧,我非常感恩。當時我就想,我一定要盡可能的幫助別人回饋社會。”對于于大姐的堅持,她的家人以行動表達了支持,“我老公現在在我要參加活動的時候都會早上4點陪我一起走4站路到單位,他幫著我一起干活,然后自己再去上班,對于我做公益這件事,我的家里人都非常支持。”于大姐認為自己的志愿團隊中只是最普通的一員,“單位領導擔心我太累了,我自己想的是,只要我還有能力就愿意一直做下去。”

    \

    志愿者上門為居民安裝紗窗( 來源:信網)

    \

    胡大媽揮手送別,依依不舍( 來源:信網)

    參加本次活動的居民絡繹不絕,一上午的時間,公交隧道第五分公司“暖行304劉藝志愿者團隊”就為居民免費更換了20多個紗窗的紗網,帶來的50米紗網全部用完,志愿者們個個忙的滿頭大汗。“這么熱的天,人家把紗窗帶過來也不容易,我們也希望能讓更多居民享受到服務。”志愿者郭師傅一邊干著活一邊說到。現場的紗窗維修結束后,郭師傅和于師傅還主動替居民胡大媽把換好的紗窗送回家安裝上。“我要給他們打200分!”對于志愿者的服務,胡大媽贊不絕口。紗窗安裝完成后,胡大媽在窗前依依不舍的送別志愿者們。

    \

    ( 來源:信網)

    \

    ( 來源:信網)

    \

    ( 來源:信網)

    參加本次活動的志愿團隊還有市北巴士第六分公司紅葉紅志愿團隊、公交市南巴士第二分公司志愿團隊、公交駕校金牌志愿團隊、公公交隧道第五分公司“暖行304劉藝志愿者團隊”、市南巴士一路相伴志愿者團隊、青島公交車輛維修分公司螺絲釘志愿服務隊、牙博士口腔醫療團隊、青島市眼科醫院、青島市胸科醫院、青島利群典當行等。

    活動結束后,佳木斯路社區黨委書記王婧向信網介紹了社區的基本情況,“我們社區存在大量開放式老舊樓院,居民構成比較復雜。社區內目前存在老年人多、殘疾人多、困難人多的‘三多’現象。隨著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居民的需求也從之前的物質、基本生活需求轉變為更高的精神文化需求。為了滿足居民需求,我們社區成立了黨員志愿者隊伍,定期走進困難家庭,也會在各個節點舉辦活動,通過活動發現并帶動更多有技能的居民,形成良性循環,構建和諧社區。”

    [來源:信網 編輯:亞麥]
    信網版權稿件,歡迎轉載。轉載時請保留完整信息,否則追究侵權責任。
    精彩美圖 更多 >>

    青島話題 更多 >>

    深度報道 更多 >>

    大家愛看

    信網手機版

    信網小程序

    青島網上辟謠平臺

    AI調解員

    Copyright ? 2014-2025 信網 All rights reserved. 魯ICP備14028146號-1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7120180021 增值電信:魯B2-20180061 魯公網安備:37020202000005號
    手機版 | 媒體資源 | 信網傳播力 | 關于信網 | 廣告服務 | 人才招聘 | 聯系我們 | 版權聲明|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
    亚洲欧美精品一区二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