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dress id="brzxx"><nobr id="brzxx"><progress id="brzxx"></progress></nobr></address>

    <address id="brzxx"></address>

    <address id="brzxx"></address>

    <noframes id="brzxx"><form id="brzxx"></form>

    搜索
    信網手機版移動繼續看新聞
    2021 09/29 10:03
    · 來源 ·
    信網
    · 作者 ·
    李源菁
    · 責編 ·
    白楊
    閱讀量
    掃描到手機
    用手機或平板電腦的二維碼應用拍下左側二維碼,可以在手機繼續閱讀。

    信號山:新興地下商業扎堆涌現 盤活還需各方努力

    合理利用城市地下空間,發展地下商業,是一座城市商業成熟的重要標志。

    地鐵1號線井岡山路站地下街區“時尚·長江”項目西段主體近日完工,這個北方最大時尚創意地下體驗中心已現雛形,即將亮相。與此同時,威海路平戰結合地下工程臺東一路-寧海路段地下負一層也即將完工……與地跌緊密融合的新興地下商業如雨后春筍,扎堆出現。

    地下“掘金”在提速,但是隨之而來的質疑也沒有消停:“青島地下商業者,成者少敗者多”“地鐵建成四通八達,但是地下商業不一能‘活’”……

    這些說法并不是毫無根據。曾在1997年開業的中山商城火爆青島,商城憑借潮流服飾等主打產品,長期成為青島時尚聚集地。顧客絡繹不絕,商鋪更是“一票難求”。十年河東十年河西。如今的中山商城已十分冷清,平時也少有人去。不止是中山商城,家樂福旁的麗人街地下商城,只有過地下通道的路人,多數店鋪正在清倉或轉租。

    老牌地下商城的衰落,既有主觀原因,也有客觀因素。由于光線不足、通風條件不佳,營商環境與地上相比大打折扣,消費者逐漸“不愛去”;開發商急于回籠資金,一股腦將商鋪全部出售,物業管理公司最多請一個,商戶只能自行管理;中高檔品牌不愿入駐,導致整體消費檔次偏低,以傳統的服裝鞋帽為主。由于近幾年電商發展勢頭兇猛,老牌地下商城傳統營商思維并未改變,因此根本無精力應對。

    如今,青島地鐵網越織越密,依托地鐵而建的地下商業也將會越來越多。在吸取老牌地下商城經驗教訓下,也要重視新出現的問題:依靠地鐵引流只是一方面,更多的是要想盡方法吸引并增強客流黏性。

    為避免重蹈覆轍,就需要多方共同的努力共建新興地下商業。

    “顧客即為上帝”,不能為了商業而做商業忘了本。想要在地下商業中做成功,就要將場景體驗、本地文化、特色小吃等各類豐富元素匯聚一起,吸引需求不同的消費者,打造出具有青島特色的地下商業。要不斷的學習和借鑒地鐵商業發達的城市,例如香港地鐵公司。雖然地鐵總長只有43.2公里,但日客運量最高時可達到280萬人次,地鐵商鋪帶來的經濟收入早已超過96億港幣。而對市場研究透徹,定位清晰,則是香港地鐵商業的關鍵所在?,F代商業發展更新速度極快,加之疫情的影響,轉變傳統地下商業模式迫在眉睫。“新零售”已成為商業發展的主流,地下商業更是要與時俱進,利用好直播平臺等的便利,將線下與線上融合,順應商業發展的潮流。

    做商業不忘規劃創新,做生意不忘消費者。是終點,也是起點。老牌地下商業的輝煌已成回憶,新興地下商業來日可期。只有多方智慧的匯集,才能避免出現“空城計”的再度發生,才能重新燃起青島地下商業的新希望!

    信網評論員 李源菁

    [來源:信網 編輯:白楊]
    信網版權稿件,歡迎轉載。轉載時請保留完整信息,否則追究侵權責任。
    精彩美圖 更多 >>

    青島話題 更多 >>

    深度報道 更多 >>

    大家愛看

    信網手機版

    信網小程序

    青島網上辟謠平臺

    AI調解員

    Copyright ? 2014-2025 信網 All rights reserved. 魯ICP備14028146號-1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7120180021 增值電信:魯B2-20180061 魯公網安備:37020202000005號
    手機版 | 媒體資源 | 信網傳播力 | 關于信網 | 廣告服務 | 人才招聘 | 聯系我們 | 版權聲明|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
    亚洲欧美精品一区二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