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1日,青島發布營商環境優化提升行動方案,這是繼今年3月《青島市優化營商環境條例》實施以來,青島在優化營商環境方面又一重磅文件。
近年來,青島以深圳、上海等城市為標桿,開展“學深圳、趕深圳”、“一次辦好”、“證照分離”等營商惠企舉措,取得了一系列新突破。今年7月國家發展改革委公布2020年中國營商環境評價情況,共25個城市上榜,青島居第11位,是營商環境改善幅度最大的城市之一,提升超過10個百分位。
如今在青島,企業或民眾辦事只進一扇門、一次辦好已成常態。但是,優化營商環境,沒有最好只有更好。隨著經濟的發展,政策也要及時調整,不停的優化營商環境才能更好的適應經濟新業態。
此次公布的46條營商惠企新舉措,是青島市首次推出直接聚焦優化營商環境工作的創新突破行動方案。旨在營造良好的營商環境評價政策氛圍,把制度剛性和創新示范的標尺立起來,在打造更多營商環境“單項冠軍”的基礎上,加強改革系統集成、協同高效,著眼解決營商環境深層次問題。今年10月青島印發通知,凡是通過電子證照可以獲取的信息,一律不再要求企業提供相應材料。由紙質營業執照到電子營業執照,由證照分辦到證照合一,由一照含一證到一照含多證……單從證照改革這個小落點上,就能看到青島在優化營商環境上追求“更好”。
優化營商環境靠得是服務型政府理念,體現在行政審批部門的日常工作中,政策制定出來還要落實下去。隨著科技的進步和經濟的發展,行政領域的“秒批”“無感審批”成為可能。例如,青島在全省首創環評審批新模式,切實為小微企業減負;在實現企業注冊日益便利的同時,升級企業注銷一窗通系統;推行建筑工程施工許可“零材料”辦理模式,為建設單位提供個性化、便利化的精準服務......
同時,營商環境優化的輻射作用也在加強,形成各領域相輔相成的大環境。在政務服務和市場監管、數字政府等領域,青島不斷探索更便民惠商的政策措施,持續深化膠東五市“跨域通辦”;推動包容審慎等監管模式創新,輕微違法不予處罰,青島一直在努力讓人民群眾在每一項政務服務中感受到高效便捷和公平正義。
青島發布營商環境優化提升行動方案,再造行政機關工作流程“高效青島”的招牌越來越亮。在46條營商惠企新舉措的推動下,營商環境持續改善、審批服務提質增效、法治政府數字政府建設加快青島的營商環境必將再上一個新臺階,為全市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打造新優勢。
信網評論員 趙曉珊
[來源:信網 編輯:芃芃]大家愛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