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牌連鎖餐飲、時尚商業、文創藝術、老字號等項目向老城區域落戶集聚,這是青島開展城市更新和城市建設三年攻堅行動強勁的一步,更是青島動態維護文旅市場活力持續性的必答考卷。
日前,市南區舉行城市更新和城市建設管理指揮部調度會議,2022年,市南區將打造“老建筑+新消費”“舊里院+新經濟”“原場景+新體驗”的業態場景,以全域5A級景區標準打造中山路歷史片區,加快煥發百年中山路新活力。
市南區正在塑造寧陽路“上街里銀魚巷”、浙江路廣場“美好生活in青島”、濟寧支路“新青年”、大學路“源青島”四大文化IP平臺,持續導入高端文藝演出、時尚節會、文化沙龍等活動。市北區以廣興里為代表的這種“前商后產”新模式,正在廣泛嵌入老里院、老建筑和老街區,讓歷史城區的品牌影響力不斷提升;先期改造的館陶路金融主題風情街區,已吸引到春光里、青島新金融產業園等一批優質項目入駐;四方路歷史文化街區如今也形成了集文化、歷史、建筑、藝術于一體的城市會客廳……
“人間煙火”在時光深處的老城區散發著新潮光芒,近兩年,創意集市在青島的運營布局可見一斑。青島規模最大的市集之一——市北區四流南路80號紡織谷舉辦的“星星市集”,這個在青島的德國人組織的圣誕市集,讓這座百年滄桑的老建筑與新潮的時尚攤位融合得毫無違和感,為消費帶來了新活力。特殊時點下的創意市集從來不缺乏人氣,氛圍感拉滿,但市集內核細節卻讓很多人大呼無感,產品同質化、無序的定價、組織者的非專業性等問題漸露端倪。
創意集市不止是做生意,更是承接老城區歷史風貌的文化載體,要鼓勵相關商協會引導行業自律,發揚工匠精神提質升級,在這片區域綻放別樣的生命力。
如今,越來越多年輕人傾向于來到老城區尋找富有文化氣息的消費場景,市南區將打造銀魚巷“老城潮街”的品牌形象,致力于吸引本地年輕人前來打卡。截至目前,中山路區域實現落地開業的商文旅項目共計45個。越來越多“潮店”選址落地,為老城建筑帶來更多的詮釋。
網紅店“比誰火”不難營造,“比誰活得久”才是王道。以歷史人文融合都市生活,與時俱進甚至引領潮流,才能保持對消費者的吸引,同時也考驗著經營者的審美庫存,能否在不斷更新業態下站穩腳跟。
無論是扮靚城市的創意市集,還是風格“小資”的店鋪扎堆老城區,市場規律離不開精心策劃。擁有政府扶持的打造決心,擁有得天獨厚的的環境條件,擁有業態豐富的資源優勢,青島老城區布局實現新“玩法”離不開與內核底蘊相得益彰。產品新穎、裝修奇特或只是敲門磚,賞心悅目似過眼云煙,“空有其表”豈能喧賓奪主,注重結合歷史文化傳承,夯實文化內核才能永不過時。
青島老城區更新發展,市場與消費者之間始終處于一個動態調整和動態選擇的過程。持續維護文旅市場活力,要學會充分借助優勢、結合特點“講故事”,前瞻性布局新業態。大浪淘沙,經得住時間的見證和資源融合的考驗,青島文旅產業乘勝追擊后勁十足。
信網評論員 秦璐
[來源:信網 編輯:可可]大家愛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