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dress id="brzxx"><nobr id="brzxx"><progress id="brzxx"></progress></nobr></address>

    <address id="brzxx"></address>

    <address id="brzxx"></address>

    <noframes id="brzxx"><form id="brzxx"></form>

    搜索
    信網手機版移動繼續看新聞

    “23號大爺”帶火棧橋攝影師 拍照得排隊一個多小時

    信網2月28日訊(記者 顧青青 孫倩)“20多年不漲價,10元兩張游客照”。2022年初,憑借過硬的拍照技術和親切的服務態度,在青島棧橋“23號攤位”拍游客照的趙建偉火了,因攤位為23號,趙建偉也被網友親切的稱呼為“23號大爺”。2月25日記者探訪時看到,“23號大爺”的走紅,吸引了不少游客前來棧橋打卡“網紅拍照攤”。不僅為青島棧橋吸引了一波“流量”,也讓原本低迷的棧橋拍照攤生意紅火,商戶們喜不自禁。

    23號大爺正在給游客們拍照 (來源:信網 記者 顧青青 攝)

    棧橋23號拍照攤成青島新晉網紅打卡地

    2月份,正值青島海鷗季,青島棧橋雪白成群的海鷗吸引了不少前來觀賞的游客。但是今年很多游客可不僅僅是為了海鷗,還為了一位年初就走紅于網絡的“23號大爺”趙建偉。

    2月25日中午,信網來到棧橋網紅攤位23號,還沒走近就看到趙建偉的拍照攤前排起了“長龍”。“58號!58號拍照了!”記者看到慕名前來拍照的人特別多,為維持秩序,趙建偉的23號拍照攤向游客發放了號碼牌,記者11點半到的時候領取到的號碼牌已經發放到了第85號。

    “27個號碼,估計得等1-2個小時。”負責收錢發放號碼牌的趙先生是趙建偉的弟弟,他稱,趙建偉在棧橋拍照20多年了,10元/兩張6寸照片的價格一直就沒變過。“火了之后,前來拍照的人確實多了,從早上7點我們到棧橋,我和我哥、嫂子三個人有的時候都忙不過來。”

    23號攤位上插著一束游客送的花 (來源:信網 記者 顧青青 )

    對于意外走紅網絡,趙建偉一家都很意外,也因此收獲了很多游客的關愛。“像攤位上的這束花就是游客拍照送給我們的,寓意贈人玫瑰,手有余香,我們也希望每個來這里拍照的人都能留下一份美好的回憶。”

    網紅拍照攤火了但照片絕不馬虎

    “我幫您拿包,拿衣服。”

    “身體往左轉,動作很好!”

    記者看到,每位來找趙建偉拍照的游客,趙建偉都會親自上前指導其動作,并且會在棧橋兩邊拍攝不同的角度和風景供游客挑選,而碰見有的游客拿著包和衣服不方便的,趙建偉也會幫其拿著,大包小包的背著。

    “攤火了是好事,但照該怎么拍就怎么拍。游客來找我拍照就是信任我,既然信任我,我就一定會拍到游客滿意為止。”記者觀察到,雖然只是兩張照片,但趙建偉給每個游客拍照都絕不馬虎,從拍片到選片,從照片打印到封膜,這一整套下來,一個游客至少都要5-10分鐘,趙建偉其親切的態度和令游客滿意的拍照技術,讓許多游客寧愿頂著寒風、排著“長龍”也心甘情愿駐足等待。

    而“23號大爺”趙建偉在抖音的火爆,不禁吸引了本地人前來打卡,還吸引了一波外地游客慕名前來,著實為青島旅游添了一把“流量”。來自曹縣的張先生,此次和女朋友就是通過抖音平臺了解到了“23號大爺”慕名而來。“這個23號大爺確實拍的不錯,不光態度好,價格也很親民,對我們提的要求也都一一允諾,青島棧橋景美,照片拍的更美,真沒白來。”

    23號網紅拍照攤帶動棧橋拍照攤從低迷到紅火

    23號大爺的拍照攤火了,但火爆的不止他。記者沿著棧橋走了一圈,發現棧橋上多個拍照攤生意都很紅火。記者隨機采訪了幾名攤主,發現其拍照技術、資歷以及服務個個不亞于“23號大爺”。

    郭常安的22號攤位在“網紅攤位”23號旁。今年65歲的他,從事照相已經有37年了,算起資歷還比“23號大爺”要資深一些。“從早上7點到晚上5點,我都在這兒出攤。鄰居火了,來棧橋拍照的游客明顯多了,我們也跟著蹭了一波熱度。原來每天拍照只能賺個飯錢,現在一天200-300元不成問題。

    郭常安的拍照攤位 (來源:信網 記者 顧青青 攝)

    記者觀察道,與23號網紅攤位一樣,郭常安的攤位拍照收費標準也是2張6寸照片/10元,郭常安向信網介紹道,“棧橋上每個拍照攤位的收費都是一樣的,20多年就沒變過。以往很多游客對游客照收費有歧義,甚至都不愿意細看我們的收費價格,覺得游客照不僅價格宰人拍的也不行。這會兒23號鄰居火了,大家才注意到原來棧橋的拍照攤位收費這么便宜,游客照也拍的不錯。”

    而除了“網紅攤位”帶來的人氣流量,游客對傳統游客照的觀念也發生了改變。“59號攤主”王春苗是一名女攝像師,從20歲在棧橋出攤至今,已有22年。她笑言,“現在大多數家庭都有數碼相機和能拍照的手機,后期P圖、美顏功能,讓現在的年輕人都不敢用傳統相機拍照,更別提‘上鏡毀所有’的游客照。除了歲數大點的游客還能拍拍游客照,年輕人敢不P圖拍攝游客照的非常少。”

    “59號攤主”王春苗 (來源:信網 記者 顧青青 攝)

    不過這個現象,隨著23號攤的走紅也有了改變。“最近來拍照的年輕人明顯多了,游客對傳統游客照的觀念也有了改變。很多年輕游客在我這兒拍完后發現,原來真實的游客照也能拍的這么美。”王春苗稱。

    而為了配合年輕人的拍照需求,記者觀察到,棧橋上很多攤主還自備了拍照“道具”。“墨鏡、鮮花、海鷗食料,這些年輕人的喜好,我攤上都齊全兒。”32號攤主丁宗勝,早年間在奧帆基地拍游客照,對于年輕游客的拍照喜好和拍照角度,他算是研究出了心得。“有的游客暈鏡頭,配上道具明顯表情就會自然,動作也會擺,出片兒效果也好。而且我的攤兒還配備了電腦,后期照片簡單的背景虛化、調色我這里都能滿足。”說罷,丁宗勝就邀請信網記者拍攝了幾張照片,不得不說,出來的效果讓記者非常滿意。

    丁宗勝給游客們準備了墨鏡道具 (來源:信網 記者 顧青青 攝)

    網紅照相攤能否成為棧橋新的“流量”入口

    “8號大爺拍的也賊拉好看”

    “22號大爺,在棧橋拍照37年,技術很不錯,今天認證過了。”

    “32號,特別是照片的背景虛化不輸海報。”

    這些評論,都是網友們在網絡平臺上對于青島棧橋照相攤的好評。記者看到,青島棧橋“23號大爺”照相攤在網絡的走火,不僅為棧橋引了“流量”,也徹底帶火了整條棧橋照相攤。

    如何把握這波網紅“流量”,為青島旅游增彩,避免曇花一現,青島政協委員楊舜堯認為,棧橋對于每一座海邊城市而言是一種標志性的建筑之物。青島棧橋,有著一百多年的歷史。成群的海鷗翩翩起舞、橋盡頭的回瀾閣無一不吸引著游客們前來打卡。

    “青島棧橋“23號大爺”的這波走紅,也側面印證互聯網發展趨勢。”楊舜堯表示,網紅+旅游是近幾年帶紅旅游景點的一種新的商業形式。“隨著青島旅游季的即將到來,青島文旅部門應利用網紅的影響力,利用抖音等網紅平臺增加營銷渠道做好線上運營推廣,進一步擴大棧橋的景點優勢,促進青島旅游業發展,或許將成為青島旅游新的“流量入口”。

    [來源:信網 編輯:亞麥]
    信網版權稿件,歡迎轉載。轉載時請保留完整信息,否則追究侵權責任。
    精彩美圖 更多 >>
    2022 02/28 21:27
    · 來源 ·
    信網
    · 責編 ·
    亞麥
    閱讀量
    掃描到手機
    用手機或平板電腦的二維碼應用拍下左側二維碼,可以在手機繼續閱讀。

    青島話題 更多 >>

    深度報道 更多 >>

    大家愛看

    信網手機版

    信網小程序

    青島網上辟謠平臺

    AI調解員

    Copyright ? 2014-2025 信網 All rights reserved. 魯ICP備14028146號-1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7120180021 增值電信:魯B2-20180061 魯公網安備:37020202000005號
    手機版 | 媒體資源 | 信網傳播力 | 關于信網 | 廣告服務 | 人才招聘 | 聯系我們 | 版權聲明|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
    亚洲欧美精品一区二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