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dress id="brzxx"><nobr id="brzxx"><progress id="brzxx"></progress></nobr></address>

    <address id="brzxx"></address>

    <address id="brzxx"></address>

    <noframes id="brzxx"><form id="brzxx"></form>

    搜索
    信網手機版移動繼續看新聞

    信號山:青島文旅業觸“云” 線上線下要打好“配合戰”

    隨著新冠疫情的反復,很多線下活動紛紛叫停,線下活動按下暫停鍵的同時,一些活動演出進行得如火如荼:青島市南區聯合轄區企業推出“春暖花開 約‘惠’市南”文旅消費推廣直播活動,文旅方面景區、博物館等也紛紛進入“云”賽道。

    文旅產業在數字科技的加持下,有關場景的時空體驗得以不斷延展,疫情發生后,居家不能外出的市民,自然對線上的文旅服務需求更為迫切,而線上文旅的發展,打破了時空的限制,“云文旅”的話題再度受到關注。

    線上平臺發放消費補貼、“云旅游”“云觀展”……青島早在2021年,文化和旅游惠民消費促進活動邁上云端,向數字化、智慧化升級,在線文旅休閑體驗漸漸成為市民進行文旅活動的新常態。

    云上看展看似熱熱鬧鬧,短板也是十分明顯的,線上有天然的局限性,不管如何創新,也難比現場的感覺好,“云文旅”最主要的應用場景其實就是沉浸式體驗,“云文旅”并不簡單是在線上發布一則圖文和視頻,而是通過用戶與“遠方”的實時互動,在直播中的專業講解,獲得自己在線下旅游時的體驗。

    對于“云文旅”產業,比技術更大的困擾,在資源強弱差距大,比如在云游博物館的熱潮中,玩得風生水起的,基本上是擁有知名IP、國寶眾多的大博物館。在現有資源下,如何從形式和內容上,對文旅資源進行整合和升級,是一個挑戰,青島“云文旅”產業任重道遠。

    如何通過線上盈利,也是“云文旅”需要思考的問題。截止到2021年11月底,青島市在線旅游市場的準客流量約3990萬人次,對比杭州的線上1.27億人次仍然有一定差距,尤其是線上交易額僅僅是杭州的七分之一。國家級文化科技創新服務聯盟主席代旭表示:“好的新業態需要吸引足夠的消費流并完成更高的消費轉化,這樣才能在投資與消費之間建立更高水平的動態平衡。”

    要實現線上盈利要更“智慧”,線上演出從最初的免費進入到付費階段后,今年又出現了“版本定制”的新業態。中國演出行業協會秘書長潘燕表示:“目前雖然還沒有特別成型的商業模式,但在線上的探索中,和觀眾有了更直接的溝通,演出機構也能更直接了解網絡觀眾的喜好和文化內容需求。”

    未來,“云上旅游”將是“線下旅游”的產業鏈延伸,“云文旅”也不再是簡單的復制線下內容,越來越定制化,線上平臺集合大數據,再通過挖掘與分析,逐步了解用戶的需求。雖然還未帶來收入的大幅增長,但是擴大了影響,增加了用戶。

    線上“種草”,線下也要美好,數字時代的來臨,青島線上線下打好“配合戰”,必將為文旅產業發展注入新活力。

    信網評論員 陳曉宇

    [來源:信網 編輯:亞麥]
    信網版權稿件,歡迎轉載。轉載時請保留完整信息,否則追究侵權責任。
    精彩美圖 更多 >>
    2022 03/29 19:34
    · 來源 ·
    信網
    · 責編 ·
    亞麥
    閱讀量
    掃描到手機
    用手機或平板電腦的二維碼應用拍下左側二維碼,可以在手機繼續閱讀。

    青島話題 更多 >>

    深度報道 更多 >>

    大家愛看

    信網手機版

    信網小程序

    青島網上辟謠平臺

    AI調解員

    Copyright ? 2014-2025 信網 All rights reserved. 魯ICP備14028146號-1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7120180021 增值電信:魯B2-20180061 魯公網安備:37020202000005號
    手機版 | 媒體資源 | 信網傳播力 | 關于信網 | 廣告服務 | 人才招聘 | 聯系我們 | 版權聲明|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
    亚洲欧美精品一区二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