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網4月26日訊(通訊員 滕媛 記者 于曉) 這幾天晚上,一群AR(增強現實)、MR(混合現實)設計師、技術人員和施工人員正來回穿梭在中山路上,為老城區“光影中山路,活力上街里”項目緊張的做著技術條件測試,路過的你可能會駐足驚嘆于這些百年建筑在披上“光影”的外衣后散發出的別樣魅力,而這些僅僅是市南區在打造建設中國首個城市歷史街區“元宇宙”項目中的冰山一角,老城區即將再次迎來“高光時刻”。
“老城區”遇見“元宇宙”,不一樣的“光影市南”
“元宇宙”這個充滿未來感的名詞,在2021年成功破圈,從科幻世界一路殺進現實世界,成為科技界、投資界和傳媒界的寵兒。那到底什么是元宇宙?根據《2020—2021年元宇宙發展研究報告》的解釋,元宇宙是整合多種新技術而產生的新型虛實相融的互聯網應用和社會形態。換言之,元宇宙的出現,將會推動大數據、云計算、區塊鏈、VR、AR等技術整合并推動技術創新,最終實現虛擬世界和真實世界的深度融合。
當“老城區”遇見“元宇宙”會是什么樣子?
在市南區歷史街區“元宇宙”的策劃方案中描繪了這樣一個藍圖——當你漫步在老城區,打開手機中的專屬app或者小程序,你的私人虛擬導游就會上線,提供全程陪伴服務,每到一處景點,相關的歷史記憶就會以AR形式場景重現,跨越時空的對話將在這里開啟,建筑不僅可閱讀,還實現了可互動。虛擬和現實在這里共生,整座老城區變身為大型“數字文化主題公園”,你帶著剛下單的老城區NFT數字藏品,z再來一場酣暢淋漓AR、MR的劇本殺或闖關游戲,在游戲中了解了歷史故事、用腳步丈量了老城......
金東數字創意股份有限公司作為項目的參與建設方,為整個項目提供了策劃解決方案,在董事長周安斌看來,老城區打造“元宇宙”有著天然的優勢,“老城區核心的是文化,可以為‘元宇宙’的打造提供充足的內容養分,而從整個行業的發展看來,此次打造城市歷史街區‘元宇宙’項目是具有開創性意義的,通過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等科技,重構了文旅新格局。”
據了解,該項目將運用數字孿生、大數據、云計算、區塊鏈、AR、MR等技術整合,打造線上虛擬城市景區,實現線上預約購票、線上購物、線上游覽等智慧旅游功能,AR優質短視頻、城市IP虛擬形象、虛擬消費、文創品等產品也將陸續上線,線下將打造沉浸式餐秀、夜游、市集、演藝等體驗項目,實現“街區街道+高科技多媒體+活動巡游”的模式,延長游客停留時間,提升復游率。一期工程將以中山路為主軸,輻射銀魚巷、大鮑島等片區,著重打造萬國風潮、活力街區、光影百年主題。今年7月份,裸眼3D創意大屏、沉浸式夜游、城市記憶館將在中山路與游客見面。
“今年市南區提出了‘光影市南’的概念,而在老城區建設方面,我們不斷外延擴展‘光影’的定義,融入最新的數字技術進行解讀,希望以創意、科技提升復興中山路街區,在西部老城區實現‘建筑可閱讀、街道可漫游、歷史可穿越’,希望在7月份能給大家呈現出一個耳目一新的中山路,以‘光影中山路·活力上街里’的形象打響‘光影市南’品牌的第一炮。”市南區歷史城區保護發展局工委書記張志棟說道。
以項目撬動產業,搶跑數字經濟“新賽道”
全球科技創新產業專家王煜全曾這樣評價元宇宙,“元宇宙既不是一個遙遠的、完全不需要惦記的概念,也不是一個已經成熟的、直接可以摘果子的行業,我們要明白,它必然是未來,但現在就要為之付出努力。”在今年的全國兩會上,“元宇宙”出現在了多位人大代表、政協委員的議案提案中,分享了他們對中國應如何接受和規范“元宇宙”的看法。這些提案說明國家層面對元宇宙越來越重視了,相關配套政策的落地也會加快,是利好行業發展的事情。這也同時說明,人們對共享、沉浸式虛擬空間的概念越來越感興趣,認為這是下一代互聯網的演變趨勢,元宇宙時代的迅速到來已經勢不可擋。
當下,正處于“風口期”的“元宇宙”,已經成為各大旅游城市的搶灘熱點,西安、張家界等地紛紛拋出‘元宇宙’概念項目。如何在激烈的競爭中脫穎而出,在數字經濟新賽道上占有一席之地,市南區給出了自己的答案——以項目撬動產業。整個歷史城區核心區面積達6.3平方公里,涉及商業、歷史文化、商務、旅游等多種業態,如此之大體量、模式復雜的“元宇宙”項目在全國實屬罕見,現在老城區已經實現“5G”全覆蓋,也為數字技術在老城落地打下了堅實的基礎。2022年,市南區政府工作報告中正式提出“強化沉浸式VR技術在老城區應用”,未來,無論是從文化的挖掘、內容的設計、技術的開發,老城區都會需要大量的數字企業和人才團隊?,F在,市南區已經向世界各地的優秀數字企業和團體伸出“橄欖枝”。前不久,市南區就以數字技術企業西部行的方式,邀請歌爾創客咨詢服務有限公司、星鯊虛擬現實技術研究院、航訊網絡技術服務有限公司、云鼎科技有限公司、道可云網絡科技有限公司等企業深入探訪老城區,共謀合作發展機遇。“在老城區的保護利用上,我們將為虛擬現實等高新技術開放更多應用場景,通過項目把上下游產業鏈引進來,也歡迎更多高科技企業、人才能入駐老城、深耕老城,為老城區的發展貢獻力量。”張志棟說。
新語境下,講好老城故事
歷史文化是城市的靈魂、是發展的寶藏。當前,市南區利用最新的數字技術與文化遺產結合,實現歷史文化遺產價值增值。“老城區的歷史文化內核才是整個項目的核心競爭力,我們堅持‘內容為王’,深挖老城歷史文化富礦,開發紅色文化、名人文化、商業文化、老街文化等八大文化主題,讓歷史說話,讓文物說話。”市南區歷史城區保護更新指揮部負責人介紹了整個項目在內容開發方面的工作進展情況,為了更加清晰準確的梳理城市發展脈絡,市南區編制了《市南區西部歷史街區發展通覽》《西部歷史文化資源征編工作規劃》兩個規劃,“我們希望能將總結梳理的城市發展經驗、百年歷史文化放到更大的歷史坐標來中來觀察,做到以史為鑒,為城市更新發展起到指導意義。”
大家愛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