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dress id="brzxx"><nobr id="brzxx"><progress id="brzxx"></progress></nobr></address>

    <address id="brzxx"></address>

    <address id="brzxx"></address>

    <noframes id="brzxx"><form id="brzxx"></form>

    搜索
    信網手機版移動繼續看新聞

    信號山:風口之下 青島“新文娛”發展還需努力

    2020年鳳凰音樂節現場(來源:信網)

    當下中國年輕觀眾最喜愛的新文娛類型一定繞不開這兩樣:一是說唱,二是脫口秀。6月開始,《中國說唱巔峰對決》、笑果《怎么辦!脫口秀專場》相繼在青島西海岸新區錄制,24位頂級說唱歌手、笑果文化的當家臺柱子蒞臨,也讓這里成為“新文娛之島”。

    2017年被認為是“新文娛”崛起的一年:原本“圈地自萌”的說唱音樂通過《中國有嘻哈》一夜爆紅;《吐槽大會》把喜劇脫口秀從理念到技術發揮到了極致。相對于舊有的演藝活動,說唱音樂、脫口秀都有著強烈的符號化傾向,小眾口味的表演門類已有大眾化的趨勢。出圈的作品,超級IP的誕生等不但把“地下”文化帶到了“地上”,甚至借此直接可以塑造一個城市的形象。

    曾經的“竹游人在南,隱藏在北。”對比近幾年的“新文娛”發展趨勢,南方發展明顯強于北方。這次頂級流量綜藝的錄制能否留下比流量更“重”的內容、能否讓青島跟上潮流還有待觀望。

    網絡上“人人都說山東土”,追根溯源是對于新潮文化的接受度不高,沒有一個更為開放的環境。雖然青島城市現代化建設越來越快,更容易接受新鮮事物,在這里新潮文化氣息仍然稍嫌薄弱。在青島,只有極個別的livehouse(現場演唱的場地)在做脫口秀商演,觀眾想看個表演機會都很難得。“好風憑借力,送我上青云。”青島想要注入新鮮血液,發展“新文娛”,除了政策的扶持必不可少外,更要加強創新,打出不一樣的玩法留住人才,同時吸引更多的優秀藝人來本地巡演。

    青島的文化底蘊并不差。在新型文娛產業上,既沒有挖掘出自己的故事,也沒有特色的代表。文化是一座永遠吃不空的山,征服觀眾的永遠是最具特色的內容。川渝地區的說唱歌手個個都帶有“川味兒”,GAI周延和Bridge程劍橋參加節目時以標志性的“勒是霧都”更是把重慶刻在了全國人民的腦子里,直接促成了一個現象級的說唱符號;長沙這座城市以“綜藝”聞名,但在這里卻同樣擁有良好的說唱氛圍,CSC(changsha city)是長沙說唱群體的標簽,是能讓外人能夠由內而外感受到的一種自豪。這幾個城市的成功都是值得青島去思考、學習。

    青島“新文娛”發展任重道遠,希望未來能夠重視起來,引進更多的潮流項目,將本地“新文娛”發展壯大,能夠產出青島特色地域文化走向全國。

    信網評論員 李源菁

    [來源:信網 編輯:陳曉宇]
    信網版權稿件,歡迎轉載。轉載時請保留完整信息,否則追究侵權責任。
    精彩美圖 更多 >>
    2022 07/04 20:06
    · 來源 ·
    信網
    · 責編 ·
    陳曉宇
    閱讀量
    掃描到手機
    用手機或平板電腦的二維碼應用拍下左側二維碼,可以在手機繼續閱讀。

    青島話題 更多 >>

    深度報道 更多 >>

    大家愛看

    信網手機版

    信網小程序

    青島網上辟謠平臺

    AI調解員

    Copyright ? 2014-2025 信網 All rights reserved. 魯ICP備14028146號-1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7120180021 增值電信:魯B2-20180061 魯公網安備:37020202000005號
    手機版 | 媒體資源 | 信網傳播力 | 關于信網 | 廣告服務 | 人才招聘 | 聯系我們 | 版權聲明|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
    亚洲欧美精品一区二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