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dress id="brzxx"><nobr id="brzxx"><progress id="brzxx"></progress></nobr></address>

    <address id="brzxx"></address>

    <address id="brzxx"></address>

    <noframes id="brzxx"><form id="brzxx"></form>

    搜索
    信網手機版移動繼續看新聞

    信號山:面對市民線上投訴 不能只靠線上回復

    近日,有市民反映西海岸新區一條修好不久的公路在大雨過后出現倒灌,給他造成了不小的損失。該市民多次聯系主管部門,卻只能得到“已經電腦回復過了”的答復,并讓市民自己找街道解決問題。

    面對主管部門工作人員生硬的語氣和“踢皮球”式的回復,投訴的市民感到無奈,事情一直沒有得到解決。一條網線在拉近政府部門與市民距離的同時,也讓“懶政者”有了可乘之機,把線上回復作為處理問題的終點,而不關心問題實際解決情況。

    隨著網上政府信箱等各類投訴渠道的日益完善,越來越多的市民習慣在線上反映問題,政府部門的回復速度很快,但是也出現多個部門線上“踢皮球”的情況,更有顯示“已辦結”的工單,在回訪時卻發現并未解決的情況。需要承認的是,部分線上投訴的問題具有復雜性,可能在處理時要牽涉多方力量,但這不能成為“踢皮球”的借口。如果解決起來需要一個過程,就該明白講清楚,而不是線上作出答復后卻又遲遲不解決。

    政府部門在處理市民線上投訴時,需要“線上線下”兩條腿走路,堅持問題導向、結果導向,而不僅是在線上走流程。線下實地調查才能更好的了解問題所在和群眾訴求,僅僅依靠線上回復敷衍了事,是一種不負責任的態度。

    同時,主管部門落實“回頭看”的監督作用也非常重要,回復了就要跟進。關注處理進展情況,負起監督的責任,確保企業和基層部門在落實的過程中不打折扣。

    網上政務在暢通投訴渠道的同時,還需要堵住線上“踢皮球”的投訴處理方式,對推諉扯皮加大監督和考核的力度,同時投訴的辦理過程最好能夠公開透明,方便群眾進行監督。

    信網評論員 趙曉珊

    [來源:信網 編輯:趙曉珊]
    信網版權稿件,歡迎轉載。轉載時請保留完整信息,否則追究侵權責任。
    精彩美圖 更多 >>
    2022 08/01 16:47
    · 來源 ·
    信網
    · 作者 ·
    趙曉珊
    · 責編 ·
    趙曉珊
    閱讀量
    掃描到手機
    用手機或平板電腦的二維碼應用拍下左側二維碼,可以在手機繼續閱讀。

    青島話題 更多 >>

    深度報道 更多 >>

    大家愛看

    信網手機版

    信網小程序

    青島網上辟謠平臺

    AI調解員

    Copyright ? 2014-2025 信網 All rights reserved. 魯ICP備14028146號-1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7120180021 增值電信:魯B2-20180061 魯公網安備:37020202000005號
    手機版 | 媒體資源 | 信網傳播力 | 關于信網 | 廣告服務 | 人才招聘 | 聯系我們 | 版權聲明|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
    亚洲欧美精品一区二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