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秋季學期即將開始,文具市場變得熱鬧起來,8月,青島市市場監督管理局抽查30批次學生用品產品,所檢項目全部符合標準。安全和質量雖過關,但不少文具開始逐漸玩具化,商家為了吸引孩子,給普通文具增加了裝飾和新奇功能,使其更像玩具,使用功能反而退居其次。
從盲盒隱藏款到電動橡皮,商家在文具宣傳時稱,新穎款式能夠為學習增添樂趣,智能化文具能夠節省時間,學生拿到這些文具之后卻成了消遣工具,注意力被分散,學習效率不增反降,讓一些家長感到擔心。
在過去的學生時代,在挑選文具時,學生和家長往往優先考慮圓珠筆書寫是否流暢,作業本夠不夠厚等因素,將實用性和質量放在首位,圖案和款式不那么重要。
近些年,文具市場競爭激烈,僅滿足功能性,企業已經無法獲得優勢,看到其他商品的盲盒和各種聯名款興起,文具商家開始花費更多精力制造新花樣,一個削筆刀擁有汽車、房子、動物等十多個款式,孩子們走進文具店更像是玩具店,看的眼花繚亂,好不好用先買了再說。新穎款式越來越多伴隨的是價格的不斷上漲,普通文具被附加玩具屬性后,有的價格高出幾倍甚至數十倍,給家長帶來額外經濟負擔,款式頻繁更新和盲盒式文具帶來的重復購買,極易造成浪費。
和高昂的價格相比,新穎文具帶來的效果并不好,有學生表示一些款式在購買時看著十分喜歡,實際用起來很不順手,一些頭輕尾重的筆桿設計持握也不舒適,計時器、放大鏡、溫度計等功能平時幾乎用不到。新款式文具用著有諸多不便之處,但對于充滿好奇的學生仍有很大誘惑,在你有我沒有的情況下,容易造成攀比心理,長期以往可能影響孩子身心健康成長。
文具的功能越來越復雜,在學習時也將分走更多精力,一些打著智能旗號的文具也并未節省時間,用電動橡皮擦下橡皮屑,再用桌面吸塵器吸走碎屑,成了學習時的一大消遣,說好能節約時間,用起來反倒降低了學習效率,家長面對這種情況也只能無奈和后悔。
人的注意力是有限的,在學習時,來自各種無關的刺激越少越有利于集中注意力,將文具做的越來越玩具化并不能起到解壓或者寓教于樂的作用,過于“花哨”容易適得其反。讓文具回歸學習工具,最簡單的功能才能更好的提高學習效率,學校和家長也需正確引導,將玩具和文具區別對待,分開購買。
信網評論員 孫寶震
[來源:信網 編輯:戴慧慧]大家愛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