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1日,青島市場監督管理局相關領導做客行風在線欄目。節目中,關于小區電梯質量安全等相關問題被不同的聽眾多次提起。近日,信網也報道了有關小區停電電梯停運的新聞。(詳細見《小區停電電梯也停運 星雨華府業主盼加裝備用電源》)。
隨著青島高層建筑增加、老舊小區改造加快,電梯數量不斷增加。電梯成為了市民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工具,成為了城市安全的重要組成部分。正常情況下,電梯本就應該是便捷出行的必備品,結果因故障頻發,導致很多居民心驚膽戰,出現“有門不敢出,有家不敢回”的情況。青島星雨華府北區的業主張先生就曾對記者吐槽,他們小區電梯突然停運那天,自己從26樓步梯走下來,全身都是汗,腿都軟了。
電梯出現問題在所難免,但是非正?,F象出現多了就不由得讓人懷疑:“超齡”電梯能否及時換新?日常運行電梯是否按規定進行全方面“體檢”?小區物業公司是否在平時就能真正做到及時檢查和維保?接到群眾投訴相關部門是否到現場實地查看過?
電梯屬于特種設備,安全應該由多方重點“把關”,特別注意、特別關心,維保和監管要及時跟上,不要等有了問題才想起來做“事后諸葛”。
事后補救不如事前預防。電梯安全涉及方方面面,監管部門前期質量檢驗把控不能走走過場就完事。應按照規章制度,對廠家的電梯質量檢查嚴把第一道關。建議針對相關廠家建立黑白名單制,從源頭守住安全底線。在后期的監管不能抱有僥幸心理,可以利用相關技術實時監控,也可以制定符合當地的保障電梯的法律法規,發現問題嚴懲重處,強化曝光。7月,綠城物業青島分公司就因違法使用檢驗不合格的電梯,被青島市北區市場監管局進行200000元的行政處罰。
電梯能否正常運行并非小事,它關乎居民生命安全,容不得絲毫馬虎。物業在后期維保上不能只給業主“口頭畫大餅”,要真正在日常工作中落實到位。通過經常性的維護保養和定期自行檢查加以評估,及時排除潛在的安全風險,保證24小時值班聯絡,及時處理險情。提升市民乘梯安全感,目前,青島在全市全面推行了“智慧電梯維保”,公眾監督“一掃便知”電梯最近一次維保記錄、現場維保照片等內容。
電梯安全是公共安全,業主作為電梯的使用者,在日常生活中要規范使用,共同維護。進入電梯不要嬉戲打鬧,亂按電梯按鈕。發現故障后,向相關部門反映問題,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青島已設立電梯故障處置24小時值班,若遇到突發情況被困電梯,可以拔打96333電話,也可以掃描智慧電梯碼,及時向96333平臺發出求救信號。工作人員會快速鎖定故障電梯地理位置,啟動聯動救援處置機制。
未來,電梯的數量還會繼續增長。電梯安全事關民生,安全保障尤為重要,要時刻警惕和重視電梯事故的苗頭,任何時候都要把安全放在第一位。把電梯安全還給公眾,刻不容緩。
信網評論員 李源菁
[來源:信網 編輯:秦璐]大家愛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