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dress id="brzxx"><nobr id="brzxx"><progress id="brzxx"></progress></nobr></address>

    <address id="brzxx"></address>

    <address id="brzxx"></address>

    <noframes id="brzxx"><form id="brzxx"></form>

    搜索
    信網手機版移動繼續看新聞

    信號山:從大沽河頻現河蜆談生態 環境治理更需人民的力量

    近日,一度罕見的河蜆頻繁“現身”大沽河青島膠州段,數量之多吸引了不少島城市民前來挖捕,一小時收獲二三十斤不在話下。市民紛紛表示,近年來大沽河水質越來越好,河鮮資源也愈加豐富,兒時風景如畫的大沽河又重現在大家眼前。

    大沽河發源于山東省煙臺招遠市,流經棲霞、萊州、平度等9縣區后注入膠州灣。她是膠東半島最大的河流,也是青島市重點防洪、排澇的河道及重要供水源地,素有青島“母親河”之譽。八十年代后,樹木的砍伐、工業廢水的的排放,使得大沽河流域生態遭到嚴重破壞。

    2012年起,青島市開啟大沽河治理工程,禁止人為排放、傾倒污染水體的物質;禁止棄置礦渣、煤灰、泥土;禁止修建圍堤和阻水渠道、道路等等。直到今天,我們持續對大沽河進行生態修復保護,才出現“市民挖河蜆,一挖一麻袋”的盛景。

    水是生命之源,與人民生活息息相關,水源質量與生態保護不僅反映城市環境優劣,更體現城市文明程度與發展水平。青島市雖三面環海,但海水中含鹽量高,淡水資源并不豐富。由于人口眾多、工業化發展導致城市耗水急增,目前仍是水源型缺水城市。

    十年間,青島躋身新一線城市,環境保護工作也走在前列。全市主要污染物排放總量逐年消減,空氣質量優良天數年平均300天以上,達到國家二級標準;全市14個國控地表水考核斷面全部達標,水質均達四類及以上,多項監測數據達到歷史最好水平;近岸海域水質優良比例面積達到99%,入選中國最具生態競爭力城市。青島市打響藍天、碧水、凈土“保衛戰”,為城市交上一份滿意的答卷。

    生態環境保護從來不是一句空蕩蕩的口號,而是全體市民身體力行、知行合一的過程。國家政策是硬性的法律與制度,起到外部約束作用,但生態文明意識更應內化于心,通過自律控制個人行為。只有當生態保護意識成為大眾公認的意識,保護環境成為全體公民的自覺行動,國家的生態環境才會越來越好。

    青島市海洋發展局的孫兵兵向信網介紹,近年來,青島市改善了海域生態環境,促進了水生生物資源有效恢復和可持續利用,市民垂釣與趕海都常有新收獲。

    人不負青山,青山定不負人。改善生態環境,人人都是參與者,創造美好城市,人人都是建設者。人們尊重自然、順應自然,并與自然和諧共生,自然才會回饋于我們珍寶。大沽河河鮮蜆子的頻現,就是我們對自然環境保護最好的證明。

    未來,只有全體市民共同保護城市環境,在實際行動中發揮力量,青島才能將生態答卷寫在更廣闊的碧海藍天之中。

    信網評論員 王熠冉

    [來源:信網 編輯:陳燭光]
    信網版權稿件,歡迎轉載。轉載時請保留完整信息,否則追究侵權責任。
    精彩美圖 更多 >>
    2022 10/09 14:30
    · 來源 ·
    信網
    · 作者 ·
    王熠冉
    · 責編 ·
    陳燭光
    閱讀量
    掃描到手機
    用手機或平板電腦的二維碼應用拍下左側二維碼,可以在手機繼續閱讀。

    青島話題 更多 >>

    深度報道 更多 >>

    大家愛看

    信網手機版

    信網小程序

    青島網上辟謠平臺

    AI調解員

    Copyright ? 2014-2025 信網 All rights reserved. 魯ICP備14028146號-1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7120180021 增值電信:魯B2-20180061 魯公網安備:37020202000005號
    手機版 | 媒體資源 | 信網傳播力 | 關于信網 | 廣告服務 | 人才招聘 | 聯系我們 | 版權聲明|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
    亚洲欧美精品一区二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