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dress id="brzxx"><nobr id="brzxx"><progress id="brzxx"></progress></nobr></address>

    <address id="brzxx"></address>

    <address id="brzxx"></address>

    <noframes id="brzxx"><form id="brzxx"></form>

    搜索
    信網手機版移動繼續看新聞

    告別趴趴屋“將軍樓” 青島市北河西剩余片區迎來新生

    \
    \
    簽約現場。(來源:青島市北區河西街道)

    信網12月9日訊 (記者王琪 通訊員 冀曄)城市更新,一頭連著高質量發展,一頭連著民生改善。12月7日,青島市北區城市更新和城市建設三年攻堅行動迎來重大進展,位于河西街道的河西、河崖舊村改造項目正式啟動,1200余戶居民將徹底告別趴趴屋、“將軍樓”。自此,河西街道剩余片區迎來新生。

    前世:張村河畔的“世外桃源”

    在河西村老村民的口口相傳中,“河西村”不僅僅是一個村名,而是連接著一場遷徙數千里的辛酸與無奈……傳說在明永樂年間,由于北方沿海深受倭寇侵擾,朝廷特令云南一座城中的軍戶舉家遷徙到北方安家落戶,以固大明王朝之疆土。

    一紙令下,軍戶們收拾細軟,拖家帶口,顛簸北上——先由陸路至重慶,后經水路到達揚州,再乘運河之波向海而行……奔波幾千里,終于,他們在路過一條河的時候,被眼前水草豐美的景色深深吸引。這條河就是張村河,肥沃的河床、廣袤的田野,先民們似乎看到了放牧牛羊、織網打魚、男耕女織的幸福生活。那之后,張村河邊房屋漸起,炊煙裊裊,人畜興旺,一派世外桃源的景象。

    因安家于河的西邊,故名河西。此一住,就是十八萬兩千多個日夜。期間,只有“一條大街五盤碾”的河西村,已由新中國成立前的300戶人家,發展到了3000多戶。

    \
    \
    河西老照片。(來源:青島市北區河西街道)

    今生:原址回遷迎接新生活

    時過境遷,曾風靡全村的“將軍樓”,已無法跟上城市建設的步伐。乘著青島市城市更新和城市建設三年攻堅行動的東風,河西、河崖黨委經多輪集體討論,決定以自主拆遷的方式,推動剩余片區舊村改造項目工作。

    12月7日上午,不少“將軍樓”的租客正陸續搬家。一位老河西村村民表示,老房是位于臺柳路上的一棟“將軍樓”和一處多層住宅。“老房子是八十年代建的,當時結完婚就住在那,后來居住條件太差了,十年前搬到了河西紫金園,老房子就出租出去了。”讓老人頭疼的是,每逢冬天或雨季,租客常常會打來電話,沒電、漏雨等情況時有發生,“我們一直都期盼著這一片趕緊征收,這次總算是如愿了。”

    更讓人欣喜的是,本次拆遷改造基本實現了原址回遷,安置區域為河西實業總公司辦公樓周邊區域,有70平、90平、120平等6種住宅戶型,還貼心設置了商業娛樂區、體育文化中心等。“居民如約按時簽訂拆遷協議,可享受簽約、騰房、回遷三項獎勵政策,選擇房屋補償的還可享受36個月的過渡費。” 河西實業總公司黨委委員、副總經理王琳秋介紹。今年64歲的老河西村村民袁本適就選擇了房屋補償,他告訴記者,補償總面積達590平方米,一家人都很滿意。

    如今,循著青島地鐵3號線,穿過熙熙攘攘的汽車貿易大道,走在河西村的老街上,透過窄巷延伸過來的新建高樓把我們喚醒,這屬于過去的一切,在城市更新建設的新征程中,將被賦予新的使命和生機。

    [來源:信網 編輯:戴慧慧]
    信網版權稿件,歡迎轉載。轉載時請保留完整信息,否則追究侵權責任。
    精彩美圖 更多 >>
    2022 12/09 10:21
    · 來源 ·
    信網
    · 責編 ·
    戴慧慧
    閱讀量
    掃描到手機
    用手機或平板電腦的二維碼應用拍下左側二維碼,可以在手機繼續閱讀。

    青島話題 更多 >>

    深度報道 更多 >>

    大家愛看

    信網手機版

    信網小程序

    青島網上辟謠平臺

    AI調解員

    Copyright ? 2014-2025 信網 All rights reserved. 魯ICP備14028146號-1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7120180021 增值電信:魯B2-20180061 魯公網安備:37020202000005號
    手機版 | 媒體資源 | 信網傳播力 | 關于信網 | 廣告服務 | 人才招聘 | 聯系我們 | 版權聲明|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
    亚洲欧美精品一区二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