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按照“圍繞中心、服務大局、提高質量、講求實效”的提案工作方針,市政協提案辦聯合信網傳媒推出“優秀提案背后的故事”系列策劃,挖掘優秀提案的思想內涵,捕捉提案人的思想亮點,廣泛宣傳、典型引路,以此不斷提升政協委員履職成效。
信網12月21日訊(記者 趙彥閱)持續開拓面向“一帶一路”國家和地區的“上合快線”,提高綜合運輸保障能力、建立待發運貨物分級管控及反饋機制、充分開發使用人工智能及物聯網技術,利用信息化手段多渠道協調物資運輸發送……提升上合示范區國際物流系統能力是青島市政協委員、軟控股份有限公司副總裁武守濤在市政協十四屆一次會議上的提案,也是這次會議中的優秀提案。
武守濤委員的提案得到了上和示范區、市交通運輸局、市商務局的高度重視。據介紹,2022 年上半年,青島市共開行中歐班列430列,同比增長44.8%,占全省開行量的47.7%,躍居全省首位;其中回程班列213列,同比增長3450%,班列服務地方經貿合作的支撐作用日益凸顯。
上合示范區國際物流能力穩穩向上
“上合示范區成功申建商貿服務型國家物流樞紐,有助于青島成為生產服務型、港口型、商貿服務型疊加樞紐城市。”武守濤表示,伴隨著2021年8月份青島膠東國際機場轉場運營,膠州擁有了全省唯一一座4F級機場、全省唯一的國家級臨空經濟示范區,為上合示范區進一步打造海陸空鐵“四港一體”國際聯運綜合港、構建“東接日韓面向亞太、北接蒙俄、南連東盟、西接上合組織國家”的國際物流大通道的目標提供得天獨厚的便利條件。
“但受疫情影響,全球供應鏈出現危機,面向‘一帶一路’國家的物流運輸運力出現了保障不足的情況。”武守濤說。
多種因素導致物流通道受阻
物流是經濟發展的血脈,更是暢通國際貿易的重要環節。自2020年來,受新冠疫情沖擊及地區不穩定因素影響,全球供應鏈危機集中爆發,國際供應鏈及物流通道受阻。包括上合示范區以及青島市區域內積壓了大量的待發運物資,物流通道擁堵嚴重,一定程度影響了轄區內企業國際訂單正常履約及“一帶一路”國家和國際潛在市場的開拓。
種種不確定因素都對提升上合示范區國際物流匹配及保障系統能力提出了新挑戰。武守濤說:“在供給端,由于工廠的產能不足出現斷貨情況,在運輸上,空運運輸能力受限,海運集港出港滯后,導致運費大幅上升。”
結合軟控集團實際業務需求,武守濤在上合示范區范圍內做了一定的調研和了解后,提出了持續開拓班列、建立貨物發運分級管控機制以及利用人工智能信息化手段協調物資發運等意見建議。
班列通達進出口業務“兩端開花”
武守濤的提案受到了青島市政協的高度重視,青島市政協黨組書記、主席汲斌昌親自督辦。7月13日,青島市政協專項組織召開了“關于提升上合示范區國際物流系統能力的提案”督辦前調研座談會。由上合示范區管委會,青島市交通運輸局和青島市商務局等各主要承辦單位分別介紹了提案辦理情況以及在國際物流系統能力建設方面所做的工作。與會專家學者從思路理念、政策制度、內外環境、疫情影響等不同層面分析了上合示范區國際物流體系面臨的機遇和挑戰,提出了許多具有前瞻性的意見和建議。
經多次溝通協商后,在上合示范區管委會、膠州市人民政府等政府有關部門的支持下,軟控集團與包括傳化集團、山東高速齊魯號歐亞班列運營公司青島分公司及臨沂分公司、中鐵聯集青島中心站等在內的多家單位和部門進行持續有效對接和溝通,各單位也提出了切實可行的物流發運方案和指導建議。目前,作為青島市先進制造業產業鏈第一批“鏈主”企業,軟控集團已經和傳化集團就哈薩克斯坦輪胎廠大包項目達成合作,相應物資已在8月下旬實現首批次發運。
如今,上合組織國家及“一帶一路”沿線國家企業通過中歐班列運輸原材料進口和成品出口,不斷拓展板材、糧食、礦產品、煤炭等上合組織國家特色產品回程貨源,運輸效率不斷提高。上合示范區將不斷深化同俄鐵、哈鐵、阿鐵的合作關系,設立山東高速集團境外辦事處,拓展境外物流樞紐合作,提升中歐班列在上合組織國家的影響力。
關于提升上合示范區國際物流系統能力的提案
提案人:武守濤
一、基本情況
2019年,商務部發布《中國—上海合作組織地方經貿合作示范區建設總體方案》中,提到“深度融入‘一帶一路’建設,拓展山東青島與上合組織國家相關地區間的交流合作,把上合示范區建設成國際多雙邊框架下地方經貿合作樣板”,并明確重點建設打造上合示范區國際物流、現代貿易等“五大中心”。
在國際物流中心打造方面,經過近幾年發展,上合示范區成功申建商貿服務型國家物流樞紐,助力青島成為生產服務型、港口型、商貿服務型疊加樞紐城市。2021年上合示范區青島多式聯運中心共開行中歐班列621列,同比增長54.9%;完成集裝箱作業量86.1萬標箱,同比增長12.5%;2021年以來,上合示范區新增12條國際班列線路,通達上合組織及“一帶一路”沿線20個國家49個城市;2021年示范區完成進出口總額265億元,同比增長61.8%,為維護全球供應鏈穩定發揮了重要作用。
伴隨著2021年8月份青島膠東國際機場轉場運營,膠州擁有全省唯一一座4F級機場、全省唯一的國家級臨空經濟示范區,為上合示范區進一步打造海陸空鐵“四港一體”國際聯運綜合港、構建“東接日韓面向亞太、北接蒙俄、南連東盟、西接上合組織國家”的國際物流大通道的目標提供得天獨厚的便利條件。
二、存在問題
1、疫情常態影響,帶來全球供應鏈危機,面向“一帶一路”國家的物流運輸運力保障不足。
2020年以來,新冠疫情在全球快速擴散蔓延。在供給端,導致各國關閉經濟活動受嚴重沖擊,工廠產能不足,全球多次產生不同種類物資不同程度斷貨情況。同時,在物流運輸方面,疫情蔓延阻斷了全球物流運輸??者\運輸能力受限,海運集港出港滯后,運費大幅上升,受制于國際間疫情防控措施,公路運輸也大幅受限,大量國內企業將出口業務物流解決方案寄希望于歐亞班列等鐵路運輸方式。
2、上合示范區物流運輸組織受沖擊嚴重,重點物資發運嚴重受阻。
上合示范區作為商貿服務型國家物流樞紐,在近兩年的物流運輸組織方面也受到極大沖擊。大量的待發運物資無法拿到發運計劃,造成物資發運受阻,物流發運計劃延遲2-3個月成為常態,一定程度影響訂單履約及國際市場開拓;同時部分“一帶一路”國家標桿項目重點物資也因為發運計劃短缺,無法及時履約,造成貨物產品交付延遲且不受控,嚴重影響國際重點合作。
3、目前上合示范區物流場站對于大型生產裝備類物資裝箱能力有限,影響運輸能力的發揮。
上合示范區作為上合組織國家和“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重要沿海物流樞紐,承擔著中國同上合組織國家互聯互通的重任。近兩年,基于已有的運營線路,上合示范區的鐵路物流網絡體系已初具規模,這對于后續的新線路開拓具有重要基礎意義。
但目前實際情況看,示范區物流場站相應條件對于應對大型設備類等物資的裝卸,從硬件到軟件均有進一步提升的空間,而對于這種大型設備的出口,應該是上合組織國家間的深層經濟合作的關鍵組成部分,也是后續合作的關注重點之一。
三、意見建議
1、持續開拓面向“一帶一路”國家和地區的“上合快線”,提高綜合運輸保障能力,進一步暢通陸上貿易通道。
以通道帶動物流,以物流帶動產業,以產業促進開放。據目前形勢研判,短期內疫情防控常態化的趨勢不會改變,同時加上地緣政治不穩定因素,預計海運及公路運輸運力緊張的情況也將在一段時間內延續,建議青島市及上合示范區物流主管單位利用此時機,充分發揮上合示范區在青島口岸海陸空鐵綜合交通網絡中心的區位優勢,更好發揮青島市在“一帶一路”新亞歐大陸橋經濟走廊建設和海上合作中的作用,在前期卓有成效的溝通基礎上,進一步提速開拓建立“上合快線”,挖潛“陸—海—空—鐵”多式聯運方式,重點加快拓展國際班列新線路和回程班列,全面提高綜合運輸保障能力,提升中歐班列集結中心樞紐地位,進一步打造高效快捷、綠色環保、市場競爭力強的國際貿易大通道。
2、建立待發運貨物分級管控及反饋機制,健全物流班列運力計劃申請溝通渠道,爭取艙位計劃安排主動權,優先保障重點物資及時發運。
目前針對物資發運組織情況,上合示范區青島多式聯運中心更多是從計劃執行層面進行計劃匹配,對于擬發運物資的重要性、優先級等信息在一定層面上反饋話語權有待于進一步提升,造成部分重點物資和緊急物資無法及時有效發出,針對此情況,建議:
(1)鼓勵重點物資發運需求企業與國鐵集團及山東高速集團進行對接,青島市政府及上合示范區推動建立并明確介紹相應的溝通渠道,幫助企業向政府主管單位申請相應的發運計劃。
(2)建立待發運貨物分級管控及反饋機制,及時了解發運貨物及產品情況,對于重點物資,及時向上級計劃管控單位進行溝通反饋,爭取發運主動權,確保關鍵重點物資能及時發運,進一步提升對一帶一路國家和地區間項目合作的服務能力和水平。
3、充分開發使用人工智能及物聯網技術,利用信息化手段多渠道協調物資運輸發送。
結合目前信息化技術發展,上合示范區可以利用RFID硬件和TSS(交通安全信息系統)軟件相結合,在持續提高膠州中鐵聯集場站集裝箱裝載硬件能力的同時,推廣采用智能集裝箱技術,實時監測運輸定位和箱內情況,了解貨物及時方位、動態和安全狀況,從而加強交貨時長把握,優化供應鏈布局,降低風險,提升貨物運輸實時性、可控性和安全性。
[來源:信網 編輯:孫寶震]大家愛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