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dress id="brzxx"><nobr id="brzxx"><progress id="brzxx"></progress></nobr></address>

    <address id="brzxx"></address>

    <address id="brzxx"></address>

    <noframes id="brzxx"><form id="brzxx"></form>

    搜索
    信網手機版移動繼續看新聞

    青島市政協常委郭振棟:加快推進青島會展業發展

    青島市政協常委、致公黨青島市委會副主委、青島市民營經濟發展局局長 郭振棟。(來源:受訪者)

    信網12月28日訊(記者 顧青青)青島作為“一帶一路”雙節點城市,RCEP區域經貿合作具有天然地緣優勢,外向型經濟發展迅速,會展業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近年來受疫情影響,會展業的發展受到很大制約。今年兩會,青島市政協常委、致公黨青島市委會副主委、青島市民營經濟發展局局長郭振棟建議青島市以三年行動方案為基準,抓住后疫情時期會展業發展的機遇期,強力推進會展業的發展,為青島市經濟高質量發展增添動力。

    “后疫情時期青島會展業面臨新的發展機遇和優勢。”青島市政協常委郭振棟介紹說:國家十四五規劃中,關于“逐步形成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以及《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加快建設全國統一大市場的意見》都把拉動消費,更好發揮消費對經濟發展的帶動作用作為重中之重,這對青島市會展業發展提供了強大的政策依據。

    他表示,過去幾年全球供應鏈經受了數次危機考驗,正在從只追求效率逐漸變為尋求更為穩健、風險更小的模式,全球供應鏈市場正在經歷一場大洗牌,為青島有針對性地舉辦更專業、品質更優秀、供應商質量更好的展會提供了契機。

    目前數字經濟、線上展會、電商產業以及元宇宙等已經被專業買家及消費者認可,專業的公司更加接受區塊鏈、NFT、DeFi 和Web 3.0 或下一代互聯網下的加密貨幣。“如果青島能順應時代需求,著力打造工業互聯網產業、數字經濟及智慧城市等,必將為會展業帶來更多的發展機會。”郭振棟認為,青島在RCEP區域經貿合作中具有天然地緣優勢、港口優勢、傳統的大宗貿易優勢、《博鰲亞洲論壇健康大會》優勢。“后疫情時代,健康和保健行業無疑將成為企業和百姓觀注的重點,結合青島市連續多年舉辦《博鰲亞洲論壇健康大會》的契機,開拓思路,在大健康范疇內策劃更多的會展將會提升青島市會展產業的層級。”

    如何在后疫情時期加快推進青島市會展業發展,郭振棟在提案中還建議打造特色主題農產品博覽會。立足于“一帶一路”、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等國家戰略,發揮好中國(山東)自由貿易試驗區、中國—上海合作組織地方經貿合作示范區、黃河流域重要開放門戶、中日韓地方經貿合作示范區、“一帶一路”雙節點城市等區位、平臺作用,充分利用好青島市眾多的會展場館優勢,著眼于后疫情時期,提前著手策劃籌備黃河流域、中日韓地方、“一帶一路”等特色主題農產品博覽會。

    其次,他建議青島市對標香港,加強與香港的交流和融合,借鑒其成功經驗,充分利用青島市的天時地利條件,加快推動會展業高質量發展。

    另外,郭振棟認為青島可牽頭成立“膠東五市會展業聯盟”。實現強強聯合,統籌膠東五市會展資源、產業資源、企業資源,為區域內中小企業搭建線上及線下有效的國際化服務平臺,營造以中小企業為主體的區域產業生態圈。

    同時,郭振棟還建議青島市打造線下線上相結合,線下為主、線上為輔的混合展覽體系,迎合因疫情而改變的展商和買家最新喜好,有針對性的組織國內參展企業尤其是更加注重邀請的采購商的質量,行之有效地提升貿易質量,進而打造更高品質的會展產業。并定期組織高質量的境外展會,促進制造業和服務業進出口及國內貿易,多元化嘗試在境外優秀會展中舉辦“展中展”“青島主題館”,為青島本地企業拓展國際貿易市場提供更為有效的國際化平臺。

    [來源:信網 編輯:孫寶震]
    信網版權稿件,歡迎轉載。轉載時請保留完整信息,否則追究侵權責任。
    精彩美圖 更多 >>
    2022 12/28 18:09
    · 來源 ·
    信網
    · 作者 ·
    顧青青
    · 責編 ·
    孫寶震
    閱讀量
    掃描到手機
    用手機或平板電腦的二維碼應用拍下左側二維碼,可以在手機繼續閱讀。

    青島話題 更多 >>

    深度報道 更多 >>

    大家愛看

    信網手機版

    信網小程序

    青島網上辟謠平臺

    AI調解員

    Copyright ? 2014-2025 信網 All rights reserved. 魯ICP備14028146號-1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7120180021 增值電信:魯B2-20180061 魯公網安備:37020202000005號
    手機版 | 媒體資源 | 信網傳播力 | 關于信網 | 廣告服務 | 人才招聘 | 聯系我們 | 版權聲明|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
    亚洲欧美精品一区二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