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網12月28日訊(記者 顧青青)實習,是每個畢業生必經的階段。但對于未成年人來說,因年紀尚小,心智不成熟,很容易遭受到不法侵害。目前,未成年實習所暴露出的學生管理和安全保護方面的問題亟待解決規范。今年兩會,青島市政協委員、致公黨城陽區基層委主委、城陽區收藏家協會主席潘軍生就加強未成年實習學生監管提出了自己的建議。
潘軍生調研發現,目前未成年踏入社會實習,存在遭遇許多管理規范問題。比如部分實習單位與派遣學校、實習學生雖簽訂三方實習協議,但協議內容籠統,缺少對學生日常管理職責的明確劃分,未從實質上保障未成年實習生合法權益。實習單位與派遣學校管理職責劃分不清,存在監管空白。
此外,部分實習單位存在將實習學生與正式職工混同管理問題。在接收未成年實習生時,除進行職業教育培訓外,也未及時加強人身安全教育方面培訓,并對實習期間實習學生同職工談戀愛、飲酒、夜不歸宿等不良行為,錯誤地采取尊重人身自由態度處理,易間接誘發違法犯罪事件的發生。
為加強未成年實習學生監管,潘軍生建議參照教育部《關于加強和規范普通本科高校實習管理工作的意見》的規定,進一步明確實習學校、實習單位管理責任。同時,勞動監察部門要嚴格依據《未成年工特殊保護規定》,加強三方實習協議備案登記工作。并通過派遣學校主管部門加強管理,制定落實指導老師同吃、同住、同跟班等“三同時”管理制度,嚴格夜間查寢、請銷假制度,確保實習學生按時歸寢。要將實習學生群體納入督查范圍,督促實習單位嚴格落實生產安全制度,嚴禁安排未成年實習學生從事過重、有毒、有害等危害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的勞動或者危險作業。
其次,潘軍生還建議派遣學校跟進學生實習培訓,加強與實習單位協作配合,除進行工作技能培訓外,要著重加強對未成年實習學生的人身安全教育、理想教育、道德教育,引導其樹牢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通過進一步拓展普法教育范圍,探索采取“夜校”“大喇叭課堂”等形式,加強實習單位領導干部、正式職工法治教育。通過全面加強法律監督,依法能動履職,強化行刑銜接機制,積極推動落實侵害未成年人案件強制報告制度,對實習期間發現未成年人身心健康受到侵害、疑似受到侵害或者面臨其他危險情形的,督導實習單位立即向公安、民政、教育等有關部門報告,切實保證學生合法權益。
[來源:信網 編輯:孫寶震]大家愛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