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dress id="brzxx"><nobr id="brzxx"><progress id="brzxx"></progress></nobr></address>

    <address id="brzxx"></address>

    <address id="brzxx"></address>

    <noframes id="brzxx"><form id="brzxx"></form>

    搜索
    信網手機版移動繼續看新聞

    感受傳統文化魅力 青島即墨區“非遺”文化進社區

    非遺傅家葫蘆雕刻傳承人傅文靜講解葫蘆雕刻制作過程。(來源:即墨區委宣傳部)

    信網2月8日訊(通訊員 張濤 記者 谷正原)2月7日,青島市即墨區傅家葫蘆雕刻傳承人傅文靜在環秀街道景岱社區向居民們講解葫蘆雕刻制作過程。

    當日,青島市即墨區環秀街道景岱社區舉辦非物質文化遺產走進社區活動,向居民集中展示剪紙、葫蘆雕刻等非物質文化遺產,豐富了社區居民業余文化生活,讓居民們“零距離”感受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精髓和魅力,加深保護了解和認知,不斷提高全社會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意識。

    活動現場傅文靜老師向居民和孩子們介紹葫蘆雕刻的歷史淵源及藝術價值,指導居民們從簡單繪圖開始,學習葫蘆繪圖和烙制的基本技巧。“葫蘆”取其諧音“福祿”,代表著吉祥幸福。

    她說:“希望有更多人加入到非遺傳承隊伍中,讓小葫蘆‘講’出更多民俗故事。”居民們的學習興趣也十分濃厚,有的飛快在葫蘆上畫著自己喜歡的圖案,有的拿起手機拍下老師教的每一個畫面,生怕落下哪個步驟。最后,通過實際動手操作,居民們制作出了各式各樣、栩栩如生的葫蘆燙畫。 “這種非遺進社區的活動很好,可以讓孩子們多了解中國傳統文化。”社區居民劉月英說。

    “太有趣了,一張普通的紅紙能剪成這么漂亮的可愛的小兔子。”青島市即墨區環秀街道景岱社區活動室熱鬧非凡,10多名孩子在剪紙非遺傳承人宋葵花的帶領下,了解傳統剪紙藝術并進行了現場體驗?;顒又?,宋葵花首先從剪紙的歷史淵源、基本概念、方法和技巧等方面,向孩子們作了詳細的講解?,F場展示了剪紙過程,一張張紅紙,寥寥數剪,就可以剪成栩栩如生的圖案,這種神奇的變化激發了孩子們的興趣。她帶領小朋友們從最基本的剪紙技法做起,體驗剪紙的樂趣,一個個充滿童趣的剪紙作品躍然紙上。在老師的指導下,孩子們發揮創意,認真創作起來,讓孩子們感受剪紙藝術的魅力,激發孩子們的興趣教學簡單的剪紙技藝,一個個有趣的手工作品就完成了。 “一張紅紙、一把剪刀、一雙巧手”?;顒蝇F場,剪紙藝人宋葵花耐心講解剪紙藝術,居民們學得格外起勁,通過一件件剪紙藝術作品抒發內心的喜悅和對幸福生活的向往。

    景岱社區黨委書記朱建波說:“讓非遺進社區、讓傳統文化進社區,我們希望讓源自民間的非遺活起來,居民在家門口就能感受和學習傳統文化。”

    [來源:信網 編輯:戴慧慧]
    信網版權稿件,歡迎轉載。轉載時請保留完整信息,否則追究侵權責任。
    精彩美圖 更多 >>
    2023 02/08 15:38
    · 來源 ·
    信網
    · 作者 ·
    張濤 谷正原
    · 責編 ·
    戴慧慧
    閱讀量
    掃描到手機
    用手機或平板電腦的二維碼應用拍下左側二維碼,可以在手機繼續閱讀。

    青島話題 更多 >>

    深度報道 更多 >>

    大家愛看

    信網手機版

    信網小程序

    青島網上辟謠平臺

    AI調解員

    Copyright ? 2014-2025 信網 All rights reserved. 魯ICP備14028146號-1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7120180021 增值電信:魯B2-20180061 魯公網安備:37020202000005號
    手機版 | 媒體資源 | 信網傳播力 | 關于信網 | 廣告服務 | 人才招聘 | 聯系我們 | 版權聲明|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
    亚洲欧美精品一区二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