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dress id="brzxx"><nobr id="brzxx"><progress id="brzxx"></progress></nobr></address>

    <address id="brzxx"></address>

    <address id="brzxx"></address>

    <noframes id="brzxx"><form id="brzxx"></form>

    搜索
    信網手機版移動繼續看新聞

    2023年青島市南區計劃實施23個老舊街區改造項目

    \
    “口袋公園”效果圖(來源:市南區委宣傳部)

    信網3月8日訊 (記者 于曉)住有所居,居有所安。隨著市南區老舊小區改造工程的持續推進,一個個小區舊貌換新顏,墻皮脫落的樓體粉刷一新,坑坑洼洼的路面變得平坦整潔,家門口有了鍛煉的小廣場……廣大居民群眾收獲了滿滿的幸福感。

    2023年開端,新年總是帶著新氣象,承載著新期待。老舊小區改造提升仍是市南區老百姓特別關注的民生工程。2023年,市南區將繼續以深化文明典范城市創建工作為抓手,圍繞基礎設施完善、生活品質提高等要求,扎實推進老舊小區改造工作,全面提升城區環境品質,增進民生福祉。

    眾多老舊小區被“點亮”,群眾“愿景”變“實景”

    在秀湛路社區華嚴支路7號樓院,72歲的王女士已經居住了20多年。之前小區功能老化嚴重、地下管線“超期服役”、空中飛線猶如蛛網、衛生死角隨處可見,居民生活環境和生活質量亟需得到改善和提高。

    2022年,華嚴支路7號樓院經過一系列的改造,道路整潔、環境宜人,王女士的生活也變了樣兒。她經常到改造后占地約600平方米的活力游樂場所,與樓院的老鄰居散散步、聊聊天,心情也變得更敞亮了。

    無獨有偶,走進改造升級后的登州路11號,院內籃球架、樓院信息欄、衛生間……一應俱全。右轉進入過道,映入眼簾的便是一幅生動活潑的彩繪墻。繼續前行便到了時光花園,鄰居三五人、朋友七八人,時光花園里議時光,網格樓院里說風尚,好生愜意。

    自開展城市更新和建設三年攻堅行動以來,從粉刷樓體、增補綠地等拉升小區“顏值”,到更新鋪設水、電、氣、暖等管道設施,整治小區“里子”——2022年,市南區改造老舊小區82萬平方米,受益居民1.3萬戶,新增既有住宅加裝電梯222部。

    老舊小區改造是民生工程,也是發展工程,對滿足人民群眾美好生活需要、提升城區環境品質、推進城市更新進程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2023年市南區政府工作報告指出,計劃實施23個老舊街區改造項目,改造建筑面積242萬平方米,既有居住建筑節能改造250萬平方米,加裝電梯投入使用100部以上。

    \
    改造一新的社區小廣場(來源:市南區委宣傳部)

    建停車場、口袋公園,老舊小區升級改造駛入“快車道”

    走進市南區燕兒島路和寧夏路交叉口建設現場,工友們正在澆筑混凝土,如火如荼地施工。再過一段時間,這里將被打造成為微笑公園,讓居民在家門口就能感受綠意,感受“詩和遠方”。而這處小小的口袋公園正是金門路街道三明路社區“見縫插針”打造社區新空間,加快推進老舊小區改造的縮影。

    據悉,三明路社區老舊小區改造主要涉及燕兒島路一小區、古田路一片區等七個區域。項目區域內共有64棟樓,約2551戶,總建筑面積17萬平方米。

    作為年代久遠的老舊小區,樓間空地之間高差變化很大,臺階、坡道不規范,存在安全隱患;地面鋪裝破損嚴重,綠地下木及地被缺失,線纜雜亂,違建臨建等現象較為普遍,居民改造意愿很強烈。

    為此,街道下大力氣改造提升城鎮老舊小區,改善居民居住條件,讓群眾生活更方便、更舒心、更美好,按照“繁花三明”的設計主體,推進三明路社區改造煥新工作。據了解,目前違建拆除及拆違后恢復、弱電改線施工、老舊擋墻加固、擋墻外立面粉刷等工作都在條不紊的進行,有的已經進入了收尾階段。

    如今,走進改造后的小區,整潔有序的環境令人眼前一亮,“繞著改造后的小區走上一走,整潔、干凈、有序,讓人心情愉悅”。在三明路社區住了10多年的李先生說。

    每天回家為“搶車位”發愁,“停車難”“回家難”是部分老舊小區居民生活的常態。去年,市南區在老舊小區改造中充分盤活利用“邊角地”“閑置地”,因地制宜規劃停車泊位、加裝非機動車棚,機動車、非機動車亂停亂放等現象大為緩解。

    在三明路社區改造過程中,街道和社區設置調查問卷,向市民征詢老舊小區改造的意見。根據結果統計,居民反映最多的問題正是停車位少、停車難。

    民之所呼,政之所向。位于三明路以東、寧夏路以南的三明路地塊停車場建設已經啟動,相關前期手續正在辦理。項目計劃在地下空間建設智慧立體機械停車庫,規劃停車泊位達140余個,真正讓附近的居民回家和停車不再是“進退兩難”。

    從怎么改到怎么管,居民群眾唱“主角”

    居民小區是城市中人們生活的“單元格”。小區的設施建設、環境治理,與每一位居民的生活息息相關。老舊小區怎么改,改后怎么管,生活在小區的居民群眾最有發言權。

    凝聚共識在前,2022年市南區老舊小區改造涉及整治384棟居民樓,能夠把一個個改造項目順利完成,得益于在改造過程中充分發揮了群眾協商議事的作用。

    比如,在八大關街道,社區網格自管會建立小區支部黨員、居民代表、商戶代表等多方參與的協商議事機制,在老舊小區改造方案設計、方案公示、進場施工等每個環節,邀請社區干部、居民代表、設計人員開展民意調查,收集居民的意見建議,由居民“菜單式”確定改造內容,變居民“被動接受”為“主動參與”。

    “小區居民利益訴求不同,意見不一很正常,但是社區充分發揮群眾參與機制,選出熱心能人,組織居民協商。”八大關街道辦事處相關負責人說,街道發動老教師、老教授、老黨員,以及社區調解組織組建網格自管會,又把樓院里的居民骨干力量都挖掘了出來,暢通街區管理的“神經末梢”。

    老舊小區改造,“三分改、七分管”,如何做好老舊小區改造后的維護和治理,湛山街道給出了它的答案。

    街道在城市更新進程中,積極探索,為物業服務引入預留了發展空間,與青鐵物業等積極溝通協作,通過改造街道內廢棄車庫,打造了“大物管”辦公室,建立青鐵物業社區物管服務中心2處,配置微型消防車1輛,電動巡邏車2臺。屆時,“大物管”辦公室將以更加便捷的智慧服務平臺,滿足居民群眾對保潔、保安、保序、保綠等全方位要求,同時也會定期舉辦居民自管議事及社區文化體育活動,拉進居民和物業、網格之間的聯系,預計服務秀湛路社區內48個樓座,129個單元,2000余戶居民。[信網·信號新聞]

    [來源:信網 編輯:戴慧慧]
    信網版權稿件,歡迎轉載。轉載時請保留完整信息,否則追究侵權責任。
    精彩美圖 更多 >>
    2023 03/08 20:21
    · 來源 ·
    信網
    · 作者 ·
    于曉
    · 責編 ·
    戴慧慧
    閱讀量
    掃描到手機
    用手機或平板電腦的二維碼應用拍下左側二維碼,可以在手機繼續閱讀。

    青島話題 更多 >>

    深度報道 更多 >>

    大家愛看

    信網手機版

    信網小程序

    青島網上辟謠平臺

    AI調解員

    Copyright ? 2014-2025 信網 All rights reserved. 魯ICP備14028146號-1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7120180021 增值電信:魯B2-20180061 魯公網安備:37020202000005號
    手機版 | 媒體資源 | 信網傳播力 | 關于信網 | 廣告服務 | 人才招聘 | 聯系我們 | 版權聲明|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
    亚洲欧美精品一区二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