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網4月18日訊(記者 趙彥閱)外貿是暢通國內國際雙循環的關鍵樞紐,青島作為國家首批沿海開放城市,是當之無愧的外貿大市。近年來,青島外貿結構不斷調整優化,呈現出增量提質的發展態勢。乘著國家穩外貿政策效應的持續釋放,青島的外貿市場也出現了新信號。一系列優勢政策的保駕護航,一批批海外項目的簽約落地,一個個新伙伴不斷加入青島外貿“朋友圈”……如今,更大的市場、更完善的政策、更高水平的對外開放正催生更多新發展機遇和潛力,為青島外貿注入持續動能。
市長帶隊助力企業“搶單”
回望過去的一年,青島全力穩住外貿基本盤,外貿進出口邁上了9000億臺階,實現了9117.2億元、增長7.4%。頂住困難壓力艱難前行,青島外貿取得這份漂亮的成績來之不易。伴隨疫情防控措施不斷優化調整和國家穩外貿政策效應持續釋放,外貿發展環境正加快發生變化,為新一輪增長提供了有利條件。在充分研判外貿工作面臨的機遇與挑戰的基礎上,市委市政府明確,2023年將加大力度實施一系列促進外經貿發展的舉措,加快建設國際貿易強市。
青島與韓國隔海相望,是與韓國交流最密切的中國城市之一。近年來雙方經貿往來始終保持著平穩健康發展的勢頭,韓國已是青島第二大外資來源地和第二大貿易對象國。4月9日至11日,青島市代表團對韓國進行友好訪問。在韓期間,代表團先后到訪韓國首爾市、仁川市,舉辦經貿合作交流會,訪問企業和商務機構。200多位韓國企業代表參加交流會,交流會上,市商務局對青島重點產業及企業對韓合作意向進行了推介,涉及汽車配件、生物醫藥、現代商貿、證券金融、現代農業等領域的11個合作項目和13個入駐青島K茂的項目集中簽約。
通過面對面的交流活動,青島企業和韓國企業達成了一批合作成果。青島經貿“朋友圈”不斷擴大,助力外貿企業“出海”搶單,為青島外貿2023年繼續跨上新臺階提供了有力支撐。
海外參展一季度位列第八
赴外參展、搶訂單,是外貿企業的頭等大事。參展商找需求,采購商找供給,展會成為成本最低、效率最高的供需對接市場。根據中國貿易報發布的2023年一季度《中企海外參展數據調研簡報》,在國內城市參展企業數量排名中,深圳、寧波、上海、杭州、臺州、廣州、北京、青島、金華、佛山位列TOP10。其中,青島以195家參展商數量位列第8。
“走出去”,就有機會,就有資源。近日,西海岸新區在韓國首爾舉辦了“青島西海岸新區-韓國首爾經貿合作推介會暨西海岸新區全球海外倉資源共享聯盟成立儀式”。推介會上,西海岸新區就產業優勢、外貿港口優勢、營商環境、人才政策等進行了全面介紹,吸引韓國各大品牌商家與新區企業開展深度合作。在“青島西海岸新區-韓國跨境電商合作企業簽約儀式”上,新世界國際、D20等30家韓國企業與青島西海岸華魯實業有限公司簽訂跨境電商合作協議,簽約企業將在新區成立貿易公司,并與新區企業合作開展跨境電商業務。未來雙方將充分發揮供應鏈優勢,擴大新區跨境電商進口規模。
“今年將加快建設貿易強市,想方設法優政策、搶訂單、拓市場。著眼于促進外貿穩規模優結構,實施好外貿拓展行動,創新跨境線上線下辦展、境外代參展等融合辦展。”青島市商務局相關負責人說到。搶抓海外對接渠道暢通暢行機會,青島正給更多外貿企業積極“走出去”鼓足勇氣。對接海外客戶,創造商機,更快更深融入世界市場,政府推動、企業主導、多方協同的經貿促進工作新局面正在加速形成。
政策靠前保駕護航
高水平對外開放是青島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動力所在、潛力所在、活力所在。外貿是暢通國內國際雙循環的關鍵樞紐,為支持廣大企業發展外貿經濟,青島市商務局出臺《青島市支持企業開拓國際市場若干政策措施》,制定了三個方面的十項具體措施。通過國際機票費用補貼、境外參展費減免、海外倉展銷費用補貼等措施,鼓勵、支持企業到國外開拓市場。
同時出臺了《青島市2023年走出去拓市場促招商搶訂單工作方案》,圍繞全市24條重點產業鏈,梳理出100家擬拜訪境外企業招商引資目標庫、90家擬拜訪境外機構招商引資目標庫、20個2023年重點組織的境外展會計劃,以及100個2023年推薦的境外展會計劃,積極探索與重點國別(地區)更大范圍、更寬領域、更深層次開放合作。
此外,青島正在加快推進國家外貿轉型升級基地建設。目前已獲批家電、服裝、船舶、化工產品、汽車及零部件等12個出口產業集聚、特色鮮明、技術創新領先的國家外貿轉型升級基地,數量居全省首位。同時注重促進縣域經濟發展,西海岸新區和即墨區被評為山東省對外開放強縣。
不懼困難挑戰、萬里奔波找市場,通過一攬子“政策+方案”,青島正支持和鼓勵外貿企業抓機遇、搶訂單、促合作。期待今年青島外貿繼續穩增長,為青島經濟發展作出更大貢獻。[信網·信號新聞]
[來源:信網 編輯:胡晨薇]大家愛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