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dress id="brzxx"><nobr id="brzxx"><progress id="brzxx"></progress></nobr></address>

    <address id="brzxx"></address>

    <address id="brzxx"></address>

    <noframes id="brzxx"><form id="brzxx"></form>

    搜索
    信網手機版移動繼續看新聞

    信號山:政策信號密集釋放 山東全力支持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

    山東是民營經濟發展的沃土,民營經濟是山東發展的重要支撐。

    近日,山東省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工作會議在濟南召開。這次大會上,山東省委、省政府明確,將始終堅定支持民營經濟發展壯大,只要符合經濟高質量發展方向,只要有利于民營企業做強做大,只要有利于民營企業家健康成長,都將不遺余力、全力支持。

    這場會議彰顯了山東推動民營經濟新一輪大發展、大跨越的決心。

    民營經濟扛起發展大旗

    民營經濟是山東發展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最新數據顯示,山東省民營經濟市場主體達1388.3萬戶,占全部市場主體的98%以上。2022年民營經濟實現增加值4.53萬億元,占GDP的51.8%。進出口總額2.46萬億元,同比增長17.7%,占全省進出口總額的73.7%;納稅8509億元,占全部稅收的73.3%,吸納就業人口占總就業人口的80%以上。

    一串串數字表明,民營企業是山東經濟發展的重要力量、技術創新的重要主體、財政稅收的重要來源、社會就業的重要渠道。

    青島CBD高樓林立,經濟活躍。(來源:信網)

    給足民營經濟發展信心

    信心比黃金更重要。當前,山東推動民營經濟發展的決心之大前所未有,力度之大也前所未有,一系列政策措施,只為給民營企業、給民營企業家足夠的發展信心。

    僅僅在4月,山東接連出臺政策措施,優化民營企業發展環境,支持民營經濟發展壯大。4月13日,山東省促進非公有制經濟發展工作領導小組印發《山東省促進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2023年十大專項行動》,當日還同步印發了《山東省助力中小微企業穩增長調結構強能力工作措施》;4月14日,省委常委會召開會議,會議審議了《關于支持民營經濟健康發展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意見》。

    除此之外,為進一步激發民營企業家干事創業熱情,推動全省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從今年起,山東開展民營企業“掛帥出征”引領行動,每兩年發布一次民營企業家“掛帥出征”百強榜。

    作為全國民營經濟示范城市首批創建城市,青島頂格推進民營經濟發展。通過設立“青島企業家日”激勵企業創新創優,也喚起全社會對企業家的尊重、關心、支持,營造親商、安商、扶商和崇尚創業、鼓勵創造、尊重創新的氛圍。

    山東對于民營企業和民營企業家的重視,讓民營經濟在齊魯大地上蓬勃發展。

    創新引領民營經濟再攀高峰

    創新是實現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關鍵之舉。近年來,山東大力支持民營企業科技研發和人才集聚,不斷激發創新活力,增強發展動能。數據顯示,在山東,包括民營企業在內的各類企業建有省級以上重點實驗室近120家、省級以上技術創新中心100家、新型研發機構250余家,為科技創新提供有力保障。

    青島科技創新園是科創企業的聚集地。 (來源:信網)

    民營經濟始終走在創新發展前沿。目前,山東民營高新技術企業有1.9萬家,占高新技術企業總數的95.1%,企業平均研發投入占比達到5%。國家制造業單項冠軍達到145家、專精特新“小巨人”達到756家,數量分別均居全國第二位和第三位,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后勁充足。

    借風勢,乘風起。山東錨定“走在前、開新局”,持續強化民營經濟的發展支撐作用,樹立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風向標。在種種利好政策的支持下,展望未來,民營經濟在山東有無限發展可能。

    信網評論員 趙曉珊

    [來源:信網 編輯:胡晨薇]
    信網版權稿件,歡迎轉載。轉載時請保留完整信息,否則追究侵權責任。
    精彩美圖 更多 >>
    2023 05/11 13:44
    · 來源 ·
    信網
    · 作者 ·
    趙曉珊
    · 責編 ·
    胡晨薇
    閱讀量
    掃描到手機
    用手機或平板電腦的二維碼應用拍下左側二維碼,可以在手機繼續閱讀。

    青島話題 更多 >>

    深度報道 更多 >>

    大家愛看

    信網手機版

    信網小程序

    青島網上辟謠平臺

    AI調解員

    Copyright ? 2014-2025 信網 All rights reserved. 魯ICP備14028146號-1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7120180021 增值電信:魯B2-20180061 魯公網安備:37020202000005號
    手機版 | 媒體資源 | 信網傳播力 | 關于信網 | 廣告服務 | 人才招聘 | 聯系我們 | 版權聲明|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
    亚洲欧美精品一区二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