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網5月15日訊(記者 趙彥閱)金融是實體經濟的血脈,青島的資本市場正持續為實體經濟賦能。近日,以“創投風投創時代,創新創業創未來—聚力高質量,澎湃新動能”為主題的2023青島·全球創投風投大會拉開大幕。青島再次凝聚全球資本的目光,國內外創投風投領域頭部投資人、經濟學家、企業家、金融機構代表等上千人匯聚一堂,共話資本的機遇與未來。會上55個項目集中簽約,簽約項目數量實現較大突破,新發布的創投政策引導作用更加精準,投資方向也更貼合青島發展實際。一系列重磅內容的發布為行業提供著未來的發展指南,共同構筑了青島實體經濟的發展信心。
以盛會為媒 鏈接全球資源
近日,2023青島·全球創投風投大會在青島成功召開,以“創投風投創時代,創新創業創未來—聚力高質量,澎湃新動能”為主題的盛會,吸引了全球近百位知名投資機構、經濟學家、產業專家、企業首腦齊聚青島,共同見證了政策發布、項目簽約、企業頒獎、品牌發布等重要時刻。打造合作共贏的創投風投交流平臺,激活高質量發展新動能。大會會期為2天,采取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召開,設置一場主論壇+六場分論壇,并同步開啟新興產業專業園區項目路演推介及區(市)推介。
作為東道主,本次青島迎來了恒豐理財品牌發布,中泰證券青島區域總部、青島資本市場服務基地揭牌啟用,55個項目集中簽約。簽約項目中規模20億以上的項目10個,其中,50億元項目2個,30億元項目5個。新的“合伙人”將在電子信息、集成電路、智能制造、生物醫療、虛擬現實等戰略性新興產業和卡脖子技術領域為城市提供助力,讓青島的金融力量再次擴大,成為青島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支撐和強大引擎。如今,更多的產業力量以實際行動印證著青島的口碑,將和青島一道探索共贏之路。
2019年,青島舉辦了首屆全球(青島)創投風投大會。自此之后,一年一度的“資本盛會”成為青島鏈接全球資本的最佳舞臺,資本因城市而來,城市因資本而變。站在2023年這一經濟和資本市場恢復發展的窗口期的節點上,創投風投大會更是承載著多方的期待。以盛會為媒,鏈接全球資源,城市與資本的雙向奔赴將為青島發展注入澎湃的動能。
“青島創投風投十條”政策3.0版是亮點
經過持續深耕和精心培育,青島·全球創投風投大會已成為青島乃至全國金融業發展的一次盛會,為青島“雙招雙引”搭建了更廣闊的舞臺,為金融服務實體經濟提供了有力支撐,提升了青島金融產業規模和服務能級,為青島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注入了強勁發展動力。
本次大會的亮點就是在現場發布了《青島市進一步支持打造創投風投中心若干政策措施》。該政策作為“青島創投風投十條”政策3.0版,涵蓋范圍更廣、獎勵幅度更大、助力招引更準。涉及持續支持創投風投來青島聚集發展、切實倡導創投風投服務實體經濟等十個方面,覆蓋了創投風投“募、投、管、退”全鏈條以及優化創投風投營商環境內容,設置最高5000萬元的獎勵,作為東道主的青島拿出了滿滿的誠意,字里行間皆是城市的熱情。
和以往相比,這次上線的“3.0”力度更大,在支持投早投小投科技、拓寬創投風投募資和退出渠道等多個方面進行了優化升級。其中較為直觀的是,在“2.0”中,青島為“投早投小投科技”的機構設置了最高獎金500萬元的獎勵上限,而在“3.0”版本中,這一“天花板”被取消,改為了“機構投資我市種子期項目和人才企業且持股滿2年的,按其實際到位投資額的10%給予獎勵,獎勵不設上限”。
金融服務實體經濟是本源
實體強,則城市強。實體經濟始終是青島建設高能級城市的根基,也是走向未來的核心驅動。縱觀本次簽約的基金項目投資方向,均集中在電子信息、集成電路、智能制造、生物醫療、虛擬現實等戰略性新興產業和卡脖子技術領域,與青島市“六個城市”建設、24條產業鏈發展以及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高度契合,充分體現了金融服務實體經濟本源。其中,部分基金投向有的更加注重行業發展需求,有的更加注重服務國家重大戰略需求,助力鄉村振興戰略實施,部分領域還填補了國內空白。
青島各區市也抓住機遇加密區域金融體系,為產業發展夯實資本基礎。市南區設立的重點基金園區項目“浮山灣基金谷”揭牌,將充分發揮金融(基金)行業集聚效應,搭建立足青島、服務山東的投融資大平臺,計劃到2026年基金管理規模達到千億元以上;嶗山區現場簽約的12個基金項目,總投資額達158億元,主要投向醫藥健康、新一代信息技術、人工智能、虛擬現實、先進制造業等“四新”經濟。
聚力高質量,澎湃新動能。如今,青島經濟社會的高質量發展,為創投風投機構提供了廣闊的投資機遇。在大會的影響帶動和各界的支持參與下,青島創投風投產業生態也將不斷優化,高質量資本在青島快速聚集,為青島新經濟發展、新動能培育提供更加強大的助力。[信網·信號新聞]
[來源:信網 編輯:趙慶欣]大家愛看